歲月的智慧:金庸和他的師友們

《歲月的智慧:金庸和他的師友們》是金庸先生的一本交遊錄,書中詳細記述了金庸先生和學界、文化界等諸多同仁、前輩、晚輩、同學師友等的交往。涉及到的人物有國小老師陳未冬、中學老師章克標、同學沈寶新、武俠前輩梁羽生、老報人羅孚、“代筆”倪匡、“快樂畫家”黃永玉、美食家蔡瀾、紅學專家馮其庸、北大教授嚴家炎、文學家巴金、老朋友邵逸夫、棋師聶衛平等一大批文化大家,史料翔實、文筆生動。

基本介紹

  • 書名:歲月的智慧:金庸和他的師友們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頁數:314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日報出版社
  • 作者:蔣連根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152332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歲月的智慧:金庸和他的師友們》寫到,從江南鄉間的讀書少年,到名滿天下的一代宗師,金庸的人生中有著太多豐富多彩的傳奇。不同階段與眾多師友們的交遊往還,是他生命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成就了他與眾不同的人生軌跡:其中有歡笑,有淚水,有世間最最珍貴的友情與關愛,當然,還有百年歲月中,留下的歷久彌新的人生智慧。
《歲月的智慧:金庸和他的師友們》是金庸先生的一本交遊錄,書中詳細記述了金庸先生和學界、文化界等諸多同仁、前輩、晚輩、同學師友等的交往

作者簡介

蔣連根,筆名耕夫,生於1955年。也許生不逢辰,長身體的時候遇上了饑荒歲月,上學求知識的時候遇上了“文革”風暴,就業的時候遇上了上山下鄉。國中畢業為躲避下鄉去了一家工廠當爐前工,三年學徒終於熬成了師傅,心中卻依然留戀著昔日的校園。跟“白卷英雄”張鐵生同一年,報名參加了工農兵大學生的考試選拔,因為沒交“白卷”也就沒被選上,望門投止參軍入伍,竟然春風得意人了新聞道兒,因為新聞報導成績突出,記了兩次三等功,並代理師直屬隊的新聞幹事。然而拒絕提乾而復員回鄉,先在政府部門當秘書,不甘心於公務員的寂寞,1988年“跳槽”進人海寧日報社,當了二十餘年的一線記者,專跑文化、教育線。在捧得多項新聞獎之後,不甘心於自己的低學歷身份,毅然走進全國成人高考的考場,先修經濟管理專科,再完成浙江大學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現在一家區域報紙任編輯。“未必出類拔萃,但一定與眾不同。”這是他的人生追求。

圖書目錄

少年之友
啟蒙“喔喔啼”——國小老師陳未冬
恩德何敢忘——中學校長張印通
老尚風流是壽征——中學老師章克標
“一事能狂”忘年交——副刊編輯陳向平
精誠合作三十年——同學沈寶新
同窗誼在救命有恩——同學沈德緒
合租衢州舊閣樓——同學王浩然
患難知己
亦狂亦俠亦文好朋友——武俠前輩梁騎生
金庸粱羽生的“催生婆”——老報人羅孚
曾代金庸寫小說——“代筆”倪匡
猶記當年寫“夜話”——助手潘粵生
紅過臉的兄弟還是兄弟——“明月”主編胡菊人
依戀舊時月色——“明月戀人”董橋
小字輩的朋友——訊息發布人潘耀明
還喚金庸為“小查”——“快樂畫家”黃永玉
亦師亦友
結伴同遊最長旅途的人——美食家蔡瀾
和而不同的老友——老報人董千里
有“金石姻緣”的評點人——“紅學”專家馮其庸
半師半友的學術同道——北大教授嚴家炎
“後輩小作家”最欽仰的人——文學家巴金
喜歡吃雞蛋,更喜歡那隻生蛋的雞——“錢門弟子”余英時
行過大禮的圍棋老師——棋聖聶衛平
君子之交
電影江湖的武林盟主——老朋友邵逸夫
直通談笑過羅湖——“和平紳士”查濟民
作家堆里混了個棋手——棋界元老陳祖德
他開創了改編金庸劇的風潮——“百萬導演”張徹
出版新作向金庸致敬——“咖啡作家”溫瑞安
“月老”做成一場愛情遊戲——金庸劇填詞人黃沾
比愛情少卻比友情多——小龍女的原型夏夢
晚年知遇
倡導“金學”第一人——“小巨人”沈登恩
可再加一“項”友聰明——大陸“金學”第一家陳墨
被放進丹爐里的孫悟空——專欄作家陶傑
畫出一個另類的江湖——御用“畫”家董培新
送他一技筆祝他“好好學習”——金庸劇製片人張紀中
另類師生剮樣情——洋導師麥大維
“故事為王”源自金庸小說——“小老鄉”編劇於正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今年的夏天特別長,特別火熱,紫薇花也就開得久,開得艷。
我欣賞紫薇花,因為它的花期特長,從夏至秋花開不斷,故又名“百日紅”。我的窗外就有一株紫薇,當我的這部書脫稿的時候,我已經讀懂了它的花語:恆久、耐暑、友誼。
三年前,在夏天還沒著來臨的時候,我開始撰寫“金庸至情系列”。顧名思義,“金庸至情系列”一是圍繞一個“情”字展開;二是應該有系列篇章。金庸交友無數,視朋友高於一切,這本書是寫他的友情,所以名為《金庸和他的師友們》,儘管金庸的朋友遠遠不止書中所寫的36個。
我是一名報紙編輯,編過以宣揚名人文化為主旨的副刊“海寧潮”,原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江坪先生曾經指著這個版面說:“這個名人專版,一個很有意思很有特色的版面。名人文化在當地是一種寶貴的人文資源,對新聞媒體來說,就是一種獨家的新聞資源了。一份地方小報能夠長期保留這么一個專版,在全省、全國也是少有的。”當初十幾年,我是新聞“兩棲人”,出門是一線記者,遊走在名人坊間,采寫出一篇篇專訪和隨筆;進門是後方編輯,是《海寧潮》的主持人,邀約親歷者、名人之後撰稿,組織版面,於是,結識了許多文朋筆友,積累了一大摞名人名家的信函。
以鄉親的身份與他們攀談;以草根記者的身份作短暫的採訪,是我人生際遇中最幸運的事兒。金庸舊居修復以後,朋友們陸續來訪,還有前來參加金庸小說研討套的專家們,我便有了訪問他們的機會。至今,我清晰記得馮其庸教授說過的一句話:“人生就如一本連環畫,耐讀的是人,耐看的是他的故事,難說的是他的感情。”作為本色的記者,只要是能讓讀者耐讀、耐看的,無論有多“難說”的我也得說。於是,撰寫“金庸至情系列”的念頭也就自然而然地萌生了。
窗外的紫薇花開得火紅,它是友誼之花,久盛乏花。此番,我沐浴在百日紅里,更加深切地體會了“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這句話的含意。“在外的朋友”中有人民日報出版社的陳志明老師,對我的寫作給予了鼓勵和幫助。還有徐志摩研究專家顧永棣老師,在我遭遇無理責難、將要放棄的時候,他贈予我一句話——“別去想別人怎么說你的,自顧自走自己的路,寫自己想寫的文章。”就在這一刻,我從友情中感受了溫暖,才有了繼續寫下去的正能量。
另外,我還寫過一本《金庸和他的家人們》的書,親情友情兩朵花並蒂盛開。兩本書飽含著家人的關愛、理解和奉獻。這裡,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妻子譚桂芬女士。在我剛要動筆寫書的時候,我的孫兒亦函呱呱落地,剛剛從病魔中掙扎出來的妻子視親情貴於生命,她多么希望我能多承擔一些家務,多抱抱孩子。但是。我一次次匆匆來回,獨自留她在杭州(兒子和兒媳在那兒工作)承擔起撫養孫兒的辛勞。一年前,85歲的老父親病臥在床,我的寫作是在八小時以外,對我來說,業餘的時聞十務珍貴,沒法,我只得將妻子拉回來代我盡孝。而我,在伺候老爸之餘,悄悄躲進書房。老爸走了,我則抹乾眼淚,又將家務和孩子全丟給了妻子,一頭鑽進了書稿里。寫完這本書,我向妻子表示歉意,她卻說:“我是你老婆呀,別說了!”
好,我就不說了。
如今,這兩本書同時出版,我的小孫孫也快三周歲了,那就作為爺爺送給小孫孫的一份禮物吧!我還要欣喜地告訴他:“小寶貝,你的成長有親情和友情陪伴著,你一定很幸福!”
連根
2013年於七夕之夜

序言

連根先生又出書了。
出書的常規,一次一本。連根這次破了規,一次兩本。一本是這裡要說的《金庸和他的師友們》,還有一本是《金庸和他的家人們》
讓我驚異的是,書里還寫了我。
第一章第三節《老尚風流是壽征》里說:1998年11月20日,山西作家韓石山來到海寧,之前他看過章克標的《文壇登龍術》,一直想拜訪章克標老人。由蔣連根與另外兩位文友陪同,去桃園裡新村看望了老人。章先生妻子李覺茵前年過世,老人孤單單地住兩間屋,洗衣做飯跑郵局均自個做。韓石山埋怨道:“你們只關心他的文學,怎么不關心他的生活,得給他找一個妻,老人離不開老伴呀!”此時,連根想起剛剛發生過的“女明星登報徵婚”事件,便信口說:“章老,您也可以在報紙上登一則《徵婚啟事》么!”。接下來便有了章克標百歲徵婚的佳話。
這兩天沒事,從容地翻閱了連根先生的這本書稿。讓我感興趣的,一是動手之早,二是搜羅之廣。當然,還得加上多年的記者生涯,練得的一手好文筆,娓娓道來,而又清清爽爽。
不必細數書里的故事。書不長,常人盡一天之力,足可看完。重要的是價值,要叫我說,這本書,可說是解讀金庸的一把鑰匙。道理嘛,師長看學問,朋友看品格。師長看學問,是說從一個人的師長,可以看出他學問的路子。朋友看品格,就更好理解了,不贅。
看完全書,我覺得,金庸先生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大作家,同時又感到,這老先生太較真了。或許是他的童心,或許是他的天性,或許是愛惜羽毛,或許是身有軟肋,隨你是怎么說都行,但較真,卻是不能減去分毫的。
且舉一例。
書中第三章第三節《有“金石姻緣”的評點人——“紅學”專家馮其庸》里說:1996年12月,馮其庸與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位副總編赴港,與金庸簽訂契約,由金庸獨家授權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豪華珍藏版《評點本金庸武俠壘集》。1998年10月,由金庸本人重新點校,馮其庸和嚴家炎、陳墨等12位專家歷時三載評點的《金庸武俠全集》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4個月後,金庸在杭州拒絕為-手持評點本的讀者簽名,並指責出版社是“聰明的盜版”,還說“像這樣的評點,就是小學生也會寫的”。馮其庸很大度,有報紙採訪,他說:“對於‘小學生’之類的話根本用不著辯解,也沒有意思,難道我還用證明我是不是小學生水平嗎?”
曲意辯解的是金庸,說他的話是那樣,意思不是那樣,云云。
我總覺得,這樣的事,原本就不應當發生。別說自己當初欣然應允。就是沒有應允,只要是拿了稿酬,看在對方都還是正經學者的份兒上,笑笑也就過去了。
最可笑的是與王朔的一場筆墨官司。
同一節中是這樣說的:1999年11月1日,北京作家王朔在《中國青年報》刊載一篇長達三千餘字的文章,說金庸的一本武俠書,名字忘了,他實在讀不下去。“只留下一個印象,情節重複,行文羅嗦,永遠是見面就打架,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偏不說清楚,而且誰也乾不掉誰,一到要出人命的時候,就從天下掉下來一個擋橫兒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亂的深仇大恨,整個故事情節就靠這個推動著。”幾天后,金庸接招,在《文匯報》發表《不虞之譽和求全之毀》。各家報刊紛紛轉載,一場圍繞金庸作品的論爭由此打響。
王朔在大陸文壇,是有名的臭嘴,金庸對大陸文壇的情形,又不是不知曉,有什麼必要接這個招呢?
究其然,我以為,作為一個大作家,金庸先生還是欠缺點什麼。
以金庸的歲數,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壇,金先生只沾了個四十年代的邊兒,去了香港,忙於寫武俠辦報紙,這方面的書看的怕也不是很多,對舊時文壇上的情形,不太瞭然,更無切膚的體驗。還是我來說破吧。中國文壇,不,世界文壇也一樣,有一條鐵律,誰也難以違拗,就是:凡大作家必然是譽滿天下,謗亦隨之。最明顯的兩個例子,一個是魯迅,一個是胡適。當然,也可以逆推,那就是看他的“謗”到了什麼程度,什麼級別。若到了“國人皆曰可殺”,不用問,大作家也。
這個道理,現在影視界的三流演員都懂,且做起來有板有眼,有聲有色。
與我通電話時,連根先生流露出一點擔憂,怕他的兩本書出來後,金庸先生會不高興,說什麼刻薄的話。我說了譽與謗的關係後,又說,金庸先生年紀大了不懂,蔣先生不該昧於此道吧。那邊,連根先生嗬嗬地笑了。看不見我也知道。當了爺爺的蔣先生,笑起來是頗有幾分嫵媚的。
知我罪我,隨蔣先生定奪吧。
我一句話也不會說。我雖知道這個道理,但我同時知道,對我這樣級別的作家來說,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壞的,好的。
是為序。
2013年8月2日於□□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