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出版圖書)

此物最相思(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物最相思》是台灣暢銷書作家張曼娟的精品散文作品,主要講述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愛情體驗。作品以王維的絕句《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 此物最相思。”開篇,二十個字,二十首古詩,二十個愛情故事,通過古今愛情故事的對比,闡述了古典愛情新主義——要謙卑的體會愛情,回味愛情。

2010年中文簡體版系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精美插圖中文簡體版版系華文天下策劃,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此物最相思
  • 作者:張曼娟
  • ISBN:9787510830983
  • 類別:詩詞研究/精美散文
  • 頁數:224
  • 定價:36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9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內文欣賞,內頁圖片展示,目前中文簡體版本,

內容簡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張曼娟以王維的《相思》開篇,利用二十首詩,二十個愛情故事,將古代與當今的愛情體驗相結合,給了愛情一個全新的詮釋——愛情沒有指導原則,只有謙卑的體會。
明明相愛卻選擇以朋友方式相處的雙雙,告訴我們在愛情中節制也是一種選擇;對於時下令人關注的焦點“剩女”“北大荒”,張曼娟的觀點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愛情方式更重要,沒有愛的心靈才是荒涼的。攝影師與小魚兒的忘年戀、李後主與小周后的不倫愛情、遭到情郎負心的薄命紅顏霍小玉……一場場或平實或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令人神往,令人唏噓,更引人無數遐思,幡然醒悟。

作者簡介

張曼娟,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具文學作家與大學教授身份。二十餘年創作約四十種,出版發行擴及中國大陸、港澳、星馬地區。近年投入“文普書”寫作,致力推廣少兒經典閱讀,2005年成立“張曼娟國小堂”對語文教育推廣頗有貢獻。教學、創作之餘,從事電視、廣播等媒體工作。
其作品細膩純淨,深情感人,透露很深的人文關懷。主要作品有《海水正藍》《緣起不滅》《愛情,詩流域》《人間好時節》《此物最相思》等。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充滿詩意的作品,作者以獨到的視角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愛情故事,並將之升華到古典詩詞蘊含的哲理中,巧妙地將古代與現今的愛情體驗相結合。《此物最相思》一書中,現代的故事,給人親切、貼近生活之感;而古人的故事則多了一些達人逸事,多了一分雋永與唏噓之味。讀罷此書,你將收穫的不僅是愛情的相處之道,更有人生的處世哲學。

目錄

因為隱秘,所以炙烈
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細微又巨大,愛的超感應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不相愛,才能一直愛下去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距離是美感,也是智慧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無愛的心靈多荒涼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
此時此地,正好遇見你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一無所有,依然相信愛
相思已是不曾閒,又那得、工夫咒你

難以抗拒的誘惑
分明一見怕銷魂,卻愁不到銷魂處
愛到深處愈惶
恐欲別牽郎衣,郎今到何處
因為被愛,才有任性的權利
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不能忍受的也包容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愛,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代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惡質的分手,毀壞一切美好
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一直在那裡,只等你回頭認取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便是死亡也不會消逝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心中長存,初見的美好悸動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當成末世一樣,深深相愛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情書是最恆久的抒情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
持之以恆的浪漫,最珍貴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愛的出發,最奇幻的旅程
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風一處棲

內文欣賞

無愛的心靈多荒涼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
愛情,是每個人內心的渴望吧,不管是什麼樣的年紀。當一個人的內心仍為了愛戀的感覺而澎湃,而苦惱,而焦煩,而寂寞,都是一種來自上天的祝福。在北京大學演講的時候,有聽眾問我對於楊振寧與年輕妻子的感情,有什麼看法?我發自內心地說:“不管年齡有多大,還有愛的渴盼,還能有愛的追求與實踐,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然而,我確實發現,男人追求愛情比女人更容易些。女人的年紀愈大,經歷愈豐富,似乎愈容易把愛情“看破”了。我去北京做新書發行的宣傳,想不到媒體幾乎都把焦點放在我的“單身”上,我確實是個資深的單身女人了,而我的單身理直氣壯,並且神清氣爽,這顯然與他們所想像的不太相同。長久單身的女人,仿佛錯過了青春,錯過了婚姻,錯過了幸福,多少應該有些失意或是自怨自艾,才符合大家的想像。
有個男記者,與我聊了半天,有點囁嚅地說:“是這樣啊,在咱們北京,就有那么一群文化水平高,收入高,年齡也比較高的‘三高’單身女性,常常聚在一起,她們自稱為‘北大荒’。”
“北大荒?”我驚奇又興奮地大笑起來,真是太有創意的說法了啊。帶著自嘲與諧趣,北,當然是北京;大,年齡大的“大”女人;荒,是一種沒有男人與愛情的荒涼狀態吧。如果我住在北京,一定要設法認識這群“北大荒”。雖然我並不覺得年紀大又單身的女性,沒有愛情,就一定是“荒”的。
當我回到台北,和我的“北大荒”朋友分享了這次的見聞。
“有人說啊,工作比較投入,發展較好的女人,都受了愛情的詛咒。”一位年近四十歲,最近剛剛升職的女性朋友自暴自棄地說。
“也許,對於愛情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的單身生活吧?”另一個朋友提出不同看法,“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到了這個年紀,對愛情的看法和需求,與年輕時候,真的很不一樣了嗎?”近來有個年齡比她大幾歲的男人,對她表達好感與追求,只是,這男人思考太多,行動太少,“光是想著要去哪裡跨年,就足足想了一個多月,最後,哪裡都去不了。”年輕時的衝動,已在歲月中磨成了深思熟慮,而愛情這件事,偏偏得多一點衝動與熱情。
另一個朋友卻說:“行動太多也是很麻煩的啊。”她的公司里來了一個年輕的男同事,比她小十歲,開始的時候只是在工作上互通有無,每當她加班,男人就會陪著她一起工作,還去買宵夜給她吃。在她過生日時,男人直接告白,接著,便熱烈地陷入不可自拔的情火中。“問題是,我的感覺還沒到啊,愛情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吧?”年輕男人每天都送花給她,當著同事的面,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但是,她只覺得工作受到干擾,心裡壓力好大,真的一點都不覺得浪漫。
於是,我這兩個有機會戀愛的朋友,都只想回到單身自在的生活。帶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如履薄冰地行走在愛情道途中,自然是很容易退卻或放棄的。曾經全心全意投入,又令人受傷痛苦的愛情啊,當女人在現實世界中拼搏許久,吃盡苦頭,終於得以安身立命之後,愛情,似乎已不再重要了。“從此無心愛良夜,任它明月下西樓”,真的是對於愛情不再有憧憬與想像了嗎?還是因為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感情方式?
沒有一顆心靈應該荒涼無愛。
我相信這些女人,只是需要更細膩的體貼,多點耐心,多點灌溉,了解她們需要的是怎樣的對待。那看似荒涼的心靈土壤,依然孕育著種子,能開放出無比芳香鮮艷的奇花。
|詩人是情人|
寫 情
唐·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斜倚在花紋如水痕、華貴如珍寶的竹蓆上,止不住地思緒悠長。這一次突破萬難,在遙遠的地方相見,是期望已久的約會,沒想到竟在一夜之間起了變化,就像是世間情感的不可依恃,說取消就取消,說不愛就不愛了。在這一整晚的孤單與絕望之後,就算再有美麗夜晚的誘惑出現,我也不會動心,就讓皎潔明月如我澄澈的心,深深地,往西樓的方向沉沒吧。
李益(公元748~829),隴西人,進士及第,因仕途失意,客游於燕趙之間。他年輕時的一段情事,被小說家記錄下來,成為唐傳奇中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霍小玉傳》。霍小玉是王爺府中庶出的女兒,曾經倍受寵愛,卻在王爺過世後,與母親一起離開了王府,潛居在市井之中,只想找一個心靈相通的靈魂伴侶,談一場令生命燃燒的戀愛。隴西李益以他的詩,打動了情竇初開的少女小玉,成了她想要仰望終身的那個“良人”。
這場身份懸殊、沒有婚姻作為保障的情感關係,當然是不穩固的,小玉心裡很明白,她曾在兩情綢繆的繾綣之夜,對李益提出了極卑微的請求:“你是個讀書人,而我只是出身低下的女子,自知不可能成為良配。我只求你給我八年的歡愛時光。八年之後,你才三十歲,還可以追求大好前程,而我也準備好遁入空門,以半生的寂寥,來換取這八年的真愛歲月。”這樣真摯又哀傷,愛的請願書,便是鐵石心腸也要動容的啊。李益不斷向小玉保證,絕不會辜負她的深情。
然而,八年還不到,李益返家探望母親,母親已經為他訂下了門第之女盧家表妹,而且要籌措一大筆聘金。因為母命難違,李益再也不回小玉身邊,四處遊走,為聘金奔波。痴情的小玉苦苦尋問,求神卜卦,盪盡資產,總沒有李益的蹤跡,卻輾轉聽說他已經另有婚配了。小玉滿懷憂憤,臥病在床,奄奄一息。李益後來重回長安,被一位黃衫俠客挾持到小玉面前,小玉看見負心的情人,掩面痛哭道:“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這也成為她的絕命辭。
小玉死後,李益性情大變,對妻妾猜忌刻薄,有人說是因為小玉對他的詛咒,或是因果報應。在我看來,一生再無單純愛悅,應該是李益對這段負情之愛的永恆懺悔與自責吧。
姑且不論這個故事是否屬實,還是文人的穿鑿附會,李益確實是個善於寫情的詩人。這首《問情》詩,正是霍小玉這樣的,成千上萬的痴情男女,共同的寫照。
曼話情詩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曼 弄潮兒確實有優勢啊,起碼是喜愛戶外運動的健康寶寶。
鷓鴣詞
唐·李益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曼 重要的是,郎到底想不想歸啊?

內頁圖片展示

頁內部分圖片展示:
此物最相思(出版圖書)
此物最相思(出版圖書)
此物最相思(出版圖書)
此物最相思(出版圖書)

目前中文簡體版本

湖南人民出版社版(2010)
九州出版社版(20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