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類經營

櫟類經營

《櫟類經營》是中國林業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的一本關於櫟類森林經營的圖書,主編:侯元兆、陳幸良、孫國吉。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在論述了我國櫟類資源的現狀、用途、地位和經營潛力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櫟類天然林的經營目標、資源分類、未來經營模式和經營技術,並系統地介紹了歐洲櫟類經營理念和技術體系。本書還附有幾篇歐洲林學家們多次在華講座的PPT綜述,這些材料進一步體現了歐洲林學和櫟類經營理念。讀者通過本書,可以獲得有關櫟類經營的國內外最新信息。
本書對於我國的櫟類資源管理,應當是有較大參考價值的。
本書還體現了一個天然次生林經營的林學體系,其核心是矮林中林、喬林的林型分類及其經營技術,以及低質天然次生林走向優質森林是通過“轉變”途徑的林學概念。這是近三十年來我國林學的空白領域。這些理論都極為新穎,絕大多數讀者可能從未聽說過,但卻已存在和演化了200多年。是否說這是我國林學理論體系的一個缺陷,讀者自己思考。本書還藉由論述這個問題,提出了我國的森林資源建設應當由人工林思維進入天然林思維的新時代。本書還就我國林業如何應對綠色發展時代需求,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是一本談櫟類資源的書,也是一本談林學創新的書。
本書是一個多人團隊供了幾年的結果,包括多位地方林業專家和官員,以及幾位著名歐洲林學家多次來華現場工作的貢獻。

目錄

1 我國櫟類資源的規模
2 我國櫟類資源的質量
3 櫟類的用途
4 歐洲的櫟類經營
4.1 幼林的建立
4.2 幼林管護
4.3 冠幅與修枝
4.4 年輪控制
4.5 培育高價值立木
4.6 目標樹選擇和疏伐
5 我國的櫟類經營經驗與效果
6 未來經營模式
6.1 經營的目標:近自然異齡混交林
6.2 經營的原則:近自然
6.3 天然次生林的分類(森林經營的起點)
6.4 由起點到目標的路徑:轉變+改造
6.5 矮林的轉變
6.6 中林的轉變
6.7 喬林的轉變
6.8 櫟類經營的特殊性
6.9 櫟類人工林的轉變
6.10 近原始櫟類天然林
6.11 經營效果
7 櫟類經營的引申評論
附錄
附錄1 還櫟類一個公道,給櫟類一個前途
附錄2 櫟類,我國天然林保護的“目標樹”
附錄3 我國櫟類落葉林的保護與經營
附錄4 中國天然櫟類森林資源概況
附錄5 我遍識過中國的櫟類資源
附錄6 法國的櫟類:樹種,木材結構和用途
附錄7 櫟類矮林向喬林的轉變
附錄8 德國的櫟類資源及其經營
附錄9 建立高價值櫟類林分指南
附錄10 櫟類林分的建立和撫育
附錄11 氣候變化與櫟類森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