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工藝學第3版

機械製造工藝學第3版是2018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先逵。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製造工藝學第3版
  • 作者:王先逵
  • ISBN:978-7-111-40954-0
  • 定價:43.0
  • 出版時間:2018-05-22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責編:劉小慧、王丹鳳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1995年11月出版的《機械製造工藝學》一書的第3版,是根據近年來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同時保持“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指導委員會”制訂的教學計畫和課程教學大綱編寫的。全書內容共分七章:即緒論、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工具機夾具設計、機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機械加工表面質量及其控制、機器裝配工藝過程設計、機械製造工藝理論和技術的發展。作為精品教材,力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在保證基本內容的基礎上,為反映現代製造技術的發展,增加了一些新內容;理論聯繫實際,多用實例、圖、表等來表述,貫徹國家新的製圖標準,而且每章均有一定數量的習題和思考題,便於學生思考,掌握內容要點。為了方便教師備課,同時修訂了原有教師版課件。

目錄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機械製造工程學科的發展1
一、製造的永恆性1
二、廣義製造論3
三、機械製造科學技術的發展6
第二節生產過程、工藝過程與工藝系統6
一、機械產品生產過程6
二、機械加工工藝過程7
三、機械加工工藝系統9
第三節生產類型與工藝特點9
一、生產綱領9
二、生產批量10
三、生產類型及其工藝特點10
第四節工件加工時的定位和基準11
一、工件的定位11
二、基準20
習題與思考題21
第二章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25
第一節概述25
一、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作用25
二、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格式25
三、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設計原則、
步驟和內容25
第二節工藝路線的制訂31
一、定位基準的選擇31
二、加工經濟精度與加工方法的選擇34
三、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線36
四、工藝順序的安排41
五、工序的集中與分散42
六、加工階段的劃分42
第三節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
確定43
一、加工餘量的概念43
二、加工餘量的確定46
三、工序尺寸與公差的確定47
第四節工藝尺寸鏈48
一、直線尺寸鏈48
二、平面尺寸鏈56
第五節時間定額和提高生產率的
工藝途徑58
一、時間定額58
二、提高生產率的工藝途徑60
第六節工藝方案的比較與技術經濟
指標63
一、工藝方案的比較63
二、技術經濟指標65
第七節實例65
一、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實例65
二、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實例分析73
第八節數控加工工藝設計75
一、數控加工的主要特點75
二、數控加工工序設計75
三、數控編程簡介76
四、數控加工工序綜合舉例80
五、工序安全與程式試運行82
第九節成組加工工藝設計82
一、成組技術的基本原理82
二、零件的分類編碼82
三、成組工藝86
第十節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90
一、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的基本
方法90
二、樣件法CAPP91
習題與思考題94
第三章工具機夾具設計98
第一節工具機夾具概述98
一、工具機夾具及其組成98
二、工具機夾具的功能98
三、工具機夾具的分類100
第二節工件在夾具上的定位100
一、常用定位方法與定位元件100
二、定位誤差計算106
第三節工件的夾緊110
一、對夾緊裝置的要求110
二、夾緊力的確定110
三、常用夾緊機構113
第四節各類工具機夾具121
一、車床與圓磨床夾具121
二、鑽床夾具和鏜床夾具123
三、銑床夾具128
四、加工中心工具機夾具131
第五節柔性夾具132
一、組合夾具132
二、可調整夾具137
三、其他柔性夾具139
第六節工具機專用夾具的設計步驟
和方法141
一、專用夾具設計的基本要求141
二、專用夾具設計的一般步驟141
三、夾具設計中的幾個重要問題143
第七節計算機輔助夾具設計148
一、計算機輔助夾具設計系統工作
原理148
二、計算機輔助夾具設計系統套用
軟體設計148
三、夾具裝配體及裝配圖的轉換152
四、計算機輔助夾具設計技術的
發展方向154
習題與思考題156
第四章機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160
第一節概述160
一、機械加工精度160
二、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誤差及
分類160
三、誤差的敏感方向162
四、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162
五、全面質量管理162
第二節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對加工
精度的影響164
一、加工原理誤差164
二、調整誤差164
三、工具機誤差165
四、夾具的製造誤差與磨損179
五、刀具的製造誤差與磨損180
第三節工藝系統的受力變形對加工
精度的影響180
一、基本概念180
二、工藝系統剛度的計算181
三、工藝系統剛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82
四、工具機部件剛度187
五、減小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加工
精度影響的措施189
六、工件殘餘應力引起的變形191
第四節工藝系統的熱變形對加工精度
的影響192
一、概述192
二、工件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93
三、刀具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95
四、工具機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95
五、減少工藝系統熱變形對加工精度
影響的措施197
第五節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199
一、加工誤差的性質199
二、分布圖分析法200
三、點圖分析法207
四、工具機調整尺寸210
第六節保證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徑212
一、誤差預防技術212
二、誤差補償技術214
第七節加工誤差綜合分析實例216
習題與思考題226
第五章機械加工表面質量及其
控制229
第一節加工表面質量及其對零件使用
性能的影響229
一、加工表面質量的概念229
二、加工表面質量對零件使用性能的
影響230
第二節影響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
工藝因素及其改進措施232
一、切削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232
二、磨削加工後的表面粗糙度233
三、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微觀形貌的
測量235
第三節影響表層金屬力學物理性能的
工藝因素及其改進措施240
一、加工表面層的冷作硬化240
二、表面金屬的金相組織變化242
三、表層金屬的殘餘應力244
四、表面強化工藝249
第四節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振動252
一、機械加工中的強迫振動252
二、機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動253
三、機械加工振動的診斷技術259
四、機械加工振動的防治263
習題與思考題267
第六章機器裝配工藝過程
設計270
第一節概述270
一、機器裝配的基本概念270
二、裝配工藝系統圖270
第二節裝配工藝規程的制訂271
一、制訂裝配工藝規程的基本原則及
原始資料272
二、制訂裝配工藝規程的步驟272
第三節機器結構的裝配工藝性274
一、機器結構應能分成獨立的裝配
單元274
二、減少裝配時的修配和機械加工275
三、機器結構應便於裝配和拆卸276
第四節裝配尺寸鏈277
一、裝配精度277
二、裝配尺寸鏈的建立278
三、裝配尺寸鏈的查找方法279
四、裝配尺寸鏈的計算方法281
第五節保證裝配精度的裝配方法281
一、互換裝配法281
二、選擇裝配法288
三、修配裝配法291
四、調整裝配法295
第六節機器裝配的自動化298
一、自動裝配機與裝配機器人298
二、裝配自動線300
第七節機器的虛擬裝配301
一、虛擬現實與虛擬裝配301
二、虛擬裝配的類型302
三、虛擬裝配環境的建立303
四、虛擬裝配的關鍵技術304
五、虛擬裝配套用系統的實現305
習題與思考題309第七章機械製造工藝理論和技術
的發展311
第一節概述311
一、製造工藝的重要性311
二、現代製造工藝理論和技術的
發展311
第二節機械製造工藝理論312
一、加工成形機理312
二、精度原理313
三、相似性原理和成組技術314
四、工藝決策原理314
五、最佳化原理316
第三節現代製造工藝方法316
一、特種加工技術316
二、特種加工方法317
三、快速原型製造[Rapid Prototype
(Part)Manufacturing——RPM]
和成形製造324
四、高速加工和超高速加工326
五、精密工程和納米技術328
第四節製造單元和製造系統340
一、製造單元和製造系統的自動化340
二、自動生產線342
三、柔性製造系統343
第五節先進制造模式347
一、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347
二、並行工程354
三、精良生產357
四、敏捷製造和虛擬製造357
五、大規模定製製造358
六、企業集群製造358
七、綠色製造359
第六節智慧型製造技術360
一、智慧型製造的涵義360
二、智慧型製造技術的方法361
三、智慧型製造的形式368
習題與思考題368
參考文獻3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