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實用教程

模具CAD實用教程

《模具CAD實用教程》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9787301186572。

基本介紹

  • 書名:模具CAD實用教程
  • 作者:許樹勤 
  • ISBN: 9787301186572, 7301186576
  • 頁數:202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模具CAD實用教程》以SolidWorks系統為三維CAD軟體,在基礎部分通過零件造型,介紹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和選單和建模結構。書中涵蓋沖模CAD、鍛模CAD和注塑模CAD三大部分,每部分都包括相應的模具設計的預備知識,特別注意利用Solidworks系統的自身功能實現工藝設計和模具設計。

編輯推薦

《模具CAD實用教程》:
編寫體例新穎 借鑑優秀教材特別是國外精品教材的寫作思路和方法,圖文並茂,活潑新穎。書中設定導入案例、閱讀材料和套用案例等多種模組,並配備大量實物圖和實景圖,並輔以示意圖進行介紹,增強教材的可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識內容新穎 充分反映學科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體現最新教學改革成果,並將學科發展趨勢和前沿研究內容以閱讀材料的方式介紹給學生,增強教材內容的延展性,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知識體系實用 以學生就業所需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為著眼點,著重講解套用型人才培養所需的技能。理論講解簡單實用,重視實踐環節,強化實際操作訓練,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讓學生學而有用,學而能用。
內容編排實用 以學生為本,緊緊抓住學生專業學習的動力點,並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過程,結合不同的工程實例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案例分析和習題設定注重啟發性,強調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模”字溯源
1.2 模具的定義
1.3 模具的分類
1.4 人與模具
1.5 模具的生產
1.6 模具與模具專業
1.7 模具設計軟體
1.8 商業CAD系統簡介
1.9 選擇CAD軟體時應考慮的問題
小結
思考題與作業
第2章 SolidWorks、Pro/E基礎套用
2.1 SolidWorks、Pro/E軟體簡介
2.1.1 SolidWorks、Pro/E軟體特點
2.1.2 SolidWor_ks輸入/輸出檔案格式
2.2 SolidWorks、Pro/E的工作視窗
2.3 SolidWorks、Pro/E的建模結構
2.3.1 新建零件圖
2.3.2 給零件圖命名
2.3.3 繪圖基準面
2.3.4 草圖
2.3.5 特徵
2.4 三通實體造型
2.4.1 三通結構分析
2.4.2 三通SolidWorks建模
2.4.3 三通Pro/E建模
2.5 支承座
2.5.1 支承座結構分析
2.5.2 支承座SolidWorks建模
2.5.3 支承座:Pro/E建模
2.6 卡板
2.6.1 卡板結構分析
2.6.2 卡板SolidWorks建模
2.6.3 卡板Pro/E建模
2.7 連桿熱鍛件
2.7.1 連桿熱鍛件結構分析
2.7.2 連桿SolidWorks建模
2.7.3 連桿Pro/E建模
2.8 換擋叉
2.8.1 換擋叉零件結構分析
2.8.2 換擋叉零件建模步驟
2.9 杯子
2.9.1 數據檔案準備
2.9.2 數據檔案傳輸
2.9.3 杯子SolidWorks建模
2.9.4 杯子:Pro/E建模
2.10模組系列零件設計
2.10.1 模組SolidWorks建模
2.10.2 模組Pro/E建模
2.10.3 SolidWorks命名草圖、特徵及尺寸
2.10.4 SolidWorks系列零件設計表
2.10.5 Pro/E族表設計
小結
思考題與作業
第3章 沖模CAD
3.1 概述
3.2 沖模的分類
3.2.1 根據工藝性質分類
3.2.2 根據工序組合程度分類
3.3 沖模的組成
3.4 沖模設計的主要內容
3.4.1 衝壓工藝設計
3.4.2 模具設計
3.5 沖裁模壓力中心的計算
3.5.1 壓力中心的定義
3.5.2 壓力中心計算的力學原理
3.5.3 壓力中心的求解方法
3.5.4 壓力中心的求解舉例
3.6 毛坯排樣
3.6.1 沖裁件面積
3.6.2 排樣方案確定
3.7 沖裁力的計算
3.7.1 沖裁力的計算公式
3.7.2 沖裁線的長度
3.7.3 沖裁力
3.8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3.8.1 凸、凹模尺寸特點
3.8.2 尺寸計算原則
3.8.3 尺寸計算方法
3.9 卡板落料沖孔複合模的三維建模
3.9.1 卡板複合模的組成
3.9.2 凹模
3.9.3 頂件器
3.9.4 凸模
3.9.5 上模固定板
3.9.6 上模座
3.9.7 凸凹模
3.9.8 卸料板
3.9.9 下模固定板
3.9.10下模座
3.10模具裝配
3.10.1 新建裝配體
3.10.2 插入第一個零件
3.10.3 添加零件
3.10.4 配合前的準備
3.10.5 添加配合
3.10.6 刪除配合
3.10.7 移動零部件
3.10.8 旋轉零部件
3.10.9 重新添加配合關係
3.10.10完成裝配體
3.10.11添加裝配體特徵
3.10.12派生零部件
小結
思考題與作業
第4章 鍛模CAD
4.1 概述
4.1.1 鍛模的分類與結構特點
4.1.2 鍛模的設計流程
4.2 鍛件的設計
4.2.1 確定分模面
4.2.2 余塊
4.2.3 機加工餘量和模鍛斜度
4.2.4 圓角
4.3 鍛模設計的基本參數
4.3.1 鍛件長度L件
4.3.2 鍛件質量m件和鍛件體積V件
4.3.3 鍛件周邊長度L周長
4.3.4 鍛件最大投影面積A件
4.4 飛邊槽設計
4.4.1 初選模鍛設備
4.4.2 帶飛邊槽的鍛件
4.4.3 模鍛設備噸位的校核
4.4.4 鉗口
4.5 軸類鍛件制坯模膛設計
4.5.1 截面圖
4.5.2 直徑圖
4.5.3 模鍛工藝方案
4.5.4 滾擠模膛
4.5.5 預鍛件
4.5.6 切斷模膛設計
4.6 模膛結構設計
4.6.1 鍛模中心
4.6.2 模膛中心
4.7 鍛模的三維造型
4.7.1 模組
第5章 注塑模CA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