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山脊

標本山脊

標本山脊(Specimen Ridge):位於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東北門路上,海拔高度2702米,大約長13.7公里。山脊沿拉馬爾山谷的南緣,分開了鏡像高原(Mirror Plateau)和拉馬爾山谷。山脊在塔台樞紐至紫晶山脈的走向是西北至東南。沿山脊可以看到豐富的紫水晶,蛋白石和矽化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化樹群,其中還有石化樹葉的印痕,針葉樹枝和顯微花粉的標本,這些均來自眾多現在已不繼續在公園內生長的物種。標本山脊向遊客提供了極好的觀察遠古時代的視窗,那時植物種群和氣候與今天大不相同。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自然景觀,石樹成因,專家結論,

地理位置

標本山脊位於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海拔高度2702米,大約長13.7公里。山脊沿拉馬爾山谷的南緣,分開了鏡像高原(Mirror Plateau)和拉馬爾山谷。山脊在塔台樞紐至紫晶山脈的走向是西北至東南。沿山脊可以看到豐富的紫水晶,蛋白石和矽化木。該處被稱為標本山脊大概在1870年,是由當地礦工和勘探者命名。山脊南側有一條30.3公里的穿越小徑——標本山脊步道(Specimen Ridge Trail)。在塔台樞紐和小鹼山溪(Soda Butte Creek)之間,步道穿過化石林和過紫晶山巔,此段的距離是2930米。

自然景觀

化石林起點:塔台樞紐以西6.4公里,位於東北入口大道(過拉馬河前最後一個岔路口)。沿著東北入口大道向東走,在距離塔台樞紐大約4千米處經過一些冰川湖,在右前方能領略到標本山脊的雄姿,在接近山頂的地方可以清晰看見兩大片黃土地,與其他被樹木所覆蓋的地方有所不同。在這兩片黃土地以東一些的地方是一片石化了的樹林,用望遠鏡可以看見光禿禿的石壁上伸出的石化了的樹根。距標本山脊的最高處,繼續前進60米,可看到沃什伯恩山的美景與草原。
終點:相同區域;距離:5千米;海拔:向上攀爬340米;時間:約三個半小時。
離開大路,穿過一片較平坦的灌木叢,經過幾個巨大的花崗岩石(冰川遺蹟),走過一大片草地,來到目的地北面的山脊。一旦踏上山脊,路變得平緩,順著兩排樹木間有一條小路,可以直達石化森林。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個巨大的石化樹墩,插著兩條長長的樹枝,是被石化樹,這些都是一棵巨大紅杉遺留下來的。這棵巨木環抱一周有26.5英尺,一度高達200到300英尺,在紅杉下還隱藏著幾棵松樹。一些早期的旅行家這樣描述這裡“仿佛佇立著一座座廟宇”。

石樹成因

大約五千五百萬年前,黃石地區進入了火山活躍期。從阿布薩羅卡山脊(Absaroka Ridge)噴涌而出的火山灰、泥漿和角碩岩徹底掩蓋了生長在這裡附近的植被。火山物質漸漸冷卻後,產生了無數的裂縫,水順著這些裂縫漸漸滲出,這些水從途徑的岩石里吸取二氧化矽,然後被樹木大量吸收,二氧化矽在植物細胞里逐漸沉澱。經過長時間的腐化,只留下如岩石般堅硬的外殼。後來,穿越拉馬山谷的冰川讓這些標本重見天日。
石化這個現象當時規模極大。如今這些樹的年輪依然可辨,利用顯微鏡,細胞結構也是可見的。地質學家拼湊出了一片擁有上百種植物的森林,發現當時最多的樹種是胡桃木楓樹紅杉橡木水木松樹,由此看來,五千萬年前的黃石地區的氣候與現在迥然不同,大約在海拔幾千英尺高度,年降雨量達到50到60英寸。石化森林是地質學家回視過去的瞬間視窗。
使這裡的石化森林獨一無二的原因還有一點:這些化石依然矗立,而它們的根須已經深埋在地下幾百萬年了,這是極為罕見的。

專家結論

普林斯頓大學的厄林·多福教授建立了這樣的理論,這些化石不僅僅來自一片被掩埋的森林,而是二十七片不同的森林(世界最多),層層疊疊,厚達1200英尺。他解釋說,阿布薩羅卡山脊的火山活動持續了一千五百萬年,在那段時間裡,活動期和沉寂期交替出現。活動期掩埋並石化植被;然而到了沉寂期,新的綠色又鋪滿了山坡,似乎是為了被下一次火山爆發所掩埋而生長。於是在遊客下坡的過稱中,經過了不同的森林,一座比一座更古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