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縣白雲寺

榮縣白雲寺

榮縣白雲寺位於縣城西約24公里,坐落在度佳鎮高灣村3組(小地名瓜瓢山),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1200年左右),清末民初進行過維修,由熊紹安等5人管理寺廟。寺內有大雄寶殿、觀音閣、羅漢堂、箱房等建築,占地約13畝,解放後停止了宗教活動,1962年縣林業局在瓜瓢山開辦林場,寺廟在文革時期破“四舊”時被毀。1998年至2000年由僧人發起,在居士和信眾的大力資助下,白雲寺得以修復。為滿足信教民眾的正常宗教生活需要,2003年6月經榮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榮府函[2003]79號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榮縣白雲寺
  • 始建時間: 唐朝開元年間
  • 修復時間:1998年至2000年
  • 面積: 50餘畝
概述:,發展:,

概述:

白雲寺座西向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50餘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已初具規模。殿堂有大雄寶殿(占地面積700平方米)、彌陀殿(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和兩座配殿、七佛殿(占地面積200平方米)、觀音殿、藥師殿、天王殿、念佛堂、五觀堂、會議室和居士林。上頂依照中國四大佛山建造四座殿堂,供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寺內共有佛像80餘尊,均為塑像,都穿金繪彩、栩栩如生,其中彌陀殿高30米,彌陀佛像高18米,氣勢宏偉,莊嚴無比,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像高5 米,七佛殿內的佛像均高4米。白雲寺建築體系完整、風格統一、殿堂林立、環境優美,寺內景觀獨具匠心、岩洞水瀑、橋閣亭樓、飛檐曲欄渾然天成,匾額對聯盡出名家之手,皆為警醒眾生的佳聯妙句。
白雲寺
榮縣白雲寺
榮縣白雲寺

發展:

榮縣白雲寺自批准開放以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積極引導信教民眾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弘揚佛教優良傳統,踐行“人間佛教”思想,重視對教義教規做出符合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闡釋,引導佛教積極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努力開拓創新,積極服務社會公益事業,宗教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榮縣白雲寺
榮縣白雲寺還在擴建中...。
榮縣白雲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