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南丁格爾護士獎獲得者)

楊秋(南丁格爾護士獎獲得者)

楊秋,女,漢族,曾為都江堰市向峨鄉衛生院護士,現為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榮獲全球護理界最高榮譽的南丁格爾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秋
  • 外文名:Yang Qiu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護士
  • 主要成就:南丁格爾護士獎獲得者
人物故事,榮譽,

人物故事

楊秋在“5.12”汶川地震中痛失親人,仍堅守崗位,忘我工作,化悲痛為大愛無私的醫者情懷,在抗震救災中表現優異,2009年6月,被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授予第42屆“南丁格爾獎”(該獎項是護士的國際最高榮譽),同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為楊秋頒獎。2008年8月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2008年9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5月獲“中國好護士”。
痛失愛女化悲痛為工作動力
2008年,在向峨鄉衛生院工作已經十個年頭的楊秋,生活平靜而有序。當時34歲的她有一個6歲的女兒,愛人也是鄉衛生院的醫生。然而,快樂的日子都在5月12日被徹底打破了。
那一天,楊秋正跟隨成都市疾控中心專家到蓮月村進行衛生檢查。當他們走進蓮月村水庫時,地震發生了。
看著眼前坍塌的房屋,楊秋馬上決定趕回衛生院救人。當她用最快的速度趕回衛生院時,昔日人來人往的場鎮已成一片廢墟。楊秋立即加入到向峨中學的救援行動中。沒有工具,用手扒,一個孩子得救了,兩個孩子得救了……而她的手指也出血了。就在楊秋拚命搶救這些孩子時,她還不知自己6歲的女兒也被埋在了不遠處的新建國小廢墟里。下午6時,正在參加醫療救治的楊秋從旁人那裡得到了這個揪心的訊息。
當楊秋在廢墟中找到女兒遺體時,淚水奪眶而出。看著女兒的遺體被運走後,夫妻倆又毅然回到醫院,繼續投入搶救。那些日子裡,楊秋把忘我工作當作撫平失去女兒之痛的唯一方法。6天后,仍在搶救一線的楊秋從女兒班主任的電話中得知,女兒將在5月18日火化。楊秋這才想起,這一天正是女兒6歲的生日。
細處著眼、小處做起,實現“視窗”服務真便民
2009年4月,楊秋從向峨鄉衛生院調到了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繼續做一名護士。“您好!”當您剛步入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大門,迎候在門診大廳的導醫護士便會微笑地招呼您。一位老人孤身前往醫院看病,正當他舉目四顧為難時,服務台的護士見狀後,未待老人開口,早就笑吟吟地迎上前,替他建就診卡、掛號,攙扶就診,代為付費、取藥,直至老人愉快、滿意地離去……這一個個真實的場景,每天都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門診部上演。這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清晰地勾劃、反映出都江堰市人民醫院門診部打造標桿視窗、提升服務品質而發生的巨變!“現在醫院的‘視窗’亮了!”來這裡看病的患者和家屬不禁發出這樣的讚嘆。
醫院門診“視窗”的巨變,楊秋功不可沒。作為這個標桿視窗的帶頭人,楊秋每天早上7點30分,總是提前半個小時就進入工作狀態。門診部前台、就醫服務中心、二次分診、導醫護士各崗位區域準備情況如何,她都要提前一一檢查和了解。門診醫務人員在工作中落實改善服務態度、最佳化就醫流程、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增添管理措施等執行情況如何,老百姓就醫滿不滿意,也是楊秋檢驗自身工作的標尺。“我們把建卡視窗前移至門診大廳前廳,在門診二樓增設收費視窗,添置19台自助掛號繳費機,開通網上、電話預約掛號,114服務台和建立患者移動服務平台等預約就診服務,視窗延時服務等都為市民就診節約了不少時間,隨著就醫體驗的不斷改善,現在患者抱怨少多了。”楊秋例舉針對門診遇到的排隊老大難問題所採取的措施。楊秋說,醫院門診部和信息管理部聯手在都江堰市首推的手機微信移動平台,至今用戶已達5.9萬,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獲取手機掛號、智慧型導診、就診指引、手機支付、就醫反饋、健康諮詢、查看報告等相關就醫信息,患者只需微信關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微信號或掃描二維碼,無需下載第三方APP,就能一鍵式獲取全新醫療體驗,提前預知各科室坐診醫生、診斷報告、出診時間等信息,避免了排長隊、無診號的尷尬……楊秋以自己優質的服務,熱情的關懷,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鑄造著醫院門診“視窗”美麗的名片,同時她也以始終如一地接受著大家的檢驗。
自我提升、護士坐診,白衣天使精心呵護“準媽媽”
在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婦產科門診部,一塊助產士門診的牌匾下面寫著“副主任護師楊秋”,“護士坐門診?”“原則上只有醫生看病才坐門診,護士一般都不能坐門診,坐門診意味著必須要考取資格證。”
原來,去年一年,楊秋不斷提高自己,先後考取了助產士門診和母乳諮詢門診兩個證。說起考證的初衷,楊秋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及二胎政策的放開,孕婦孕產期保健、生活飲食等問題特別引起大家關注,為了給更多準媽媽送去溫暖和關愛,她自告奮勇參加學習培訓。在醫院的支持下,經過長時間的籌備,市人民醫院助產士門診於2018年11月正式開設。楊秋每周二、周四坐診全天。為了方便大家諮詢交流,楊秋特地建了“助產士門診”微信群,孕產婦或準媽媽會在群里諮詢楊秋。通常,楊秋都會及時給予解答,她不清楚的,會諮詢相關科室醫生,再一一回復。“繼續兢兢業業工作,不留遺憾。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繼續發揮好醫患之間的紐帶作用。”
傳播理念、志願護理,“南丁格爾”精神走遍基層家家戶戶
在楊秋工作的日常,她一如既往地堅持兢兢業業工作,她也感染著她身邊的同事。在楊秋的感召下,中國南丁格爾志願護理服務隊都江堰市人民醫院分隊於2016年6月成立,至今已有近200名護士加入到了志願者隊伍中,主動奉獻愛心,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傳播健康理念,維護民眾健康。她和志願者們利用業餘時間和專業技能,走進社區、學校、養老院、企業、農村,為民眾和學生送去常見急症、中毒和創傷的急救知識,為他們義診;他們整合專家團隊的專業優勢,不定期到鄉鎮社區做志願服務,為他們提供義診和傳播專業的護理知識;他們積極開展出院患者的隨訪和延伸服務,把專業的護理知識帶給患者及家屬;他們不斷加強志願護理服務能力建設,以一顆仁愛、慈善、奉獻之心來為更多百姓服務……。楊秋說,護士這個職業,讓她體會出了護理人用勤勞的雙手和博大的愛心去迎接生命的誕生、護送生命的回歸、解除患者的疾病與痛苦,呵護脆弱生命的人生價值,她願意一生做一名護理志願者,並以此為榮耀和驕傲。
做中國好護士,是楊秋人生不懈的追求,也是她前進的動力。病人的滿意永遠是她護理追求的“金標準”。楊秋說,只有用心靈和他們溝通,用行動為他們解除病痛,營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護理氛圍,才能把繁雜的護理工作化作潺潺流水,流進每個病人的心田。在基層護理崗位上一乾就是24年的楊秋,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默默奉獻給了岷江之濱的這片土地和人民。

榮譽

6月16日,獲得了南丁格爾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