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權(畫家)

楊永權(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63年生,廣東省廣州市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廣州市越秀書畫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永權
  • 出生地:廣東省廣州市
  • 出生日期:1963年
  • 主要成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簡介,出版,作品,主要作品,作品圖片,作品評論,黎日晁,楊家聰,李醒韜,朱 帆,卜紹基,展覽,個人畫展,主要聯展,

簡介

1963年生,中國工筆重彩畫家,畢業於廣州紡織工業職工大學,結業於中國美術家協會高研班、羊城書畫藝術學校,擅長工筆花鳥畫創作,多次次在廣東畫院舉辦個人畫展及聯展。作品分別被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山大學、廣東省佛教協會、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及海內外人士收藏。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園林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廣州市越秀區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陀城篆刻家協會副主席、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廣州旅遊文化研究會研究員、羊城書法研究會理事。

出版

《楊永權畫集》(第一卷)嶺南美術出版社
《楊永權畫集》(第二卷) 香港文匯出版社
《嶺南新藝展系列專集—楊永權畫選》 廣東畫院藝術拓展部
《楊永權工筆花鳥畫選》 香港藝術元素出版有限公司
《中國畫精品集—楊永權工筆花鳥畫集》 天津楊柳青畫社
《新視野當代名家中國畫鑑賞系列叢書楊永權》 安徽美術出版社

作品

主要作品

《馬蹄蓮》獲大地彩虹廣東省美術書法攝影作品聯展銀獎
《荷滿塘》入選廣東省第三屆中國畫展
《向日葵》入選首屆全國漆畫展·中國美協主辦
《荷滿塘》入選首屆中國北京國際雙年展序列展《全國當代花鳥畫藝術大展》·中國美協主辦
《隨風》入選廣東省第四屆中國畫展
《高潔圖》入選《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主辦並收藏
《野趣》獲共沐藍天共創和諧廣東美術慈善創作大賽銀獎
《芭林晨曲》入選廣東省第五屆中國畫展
《清閒》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廣州市美術作品展銅獎
《蕉風》獲“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暨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70周年——廣州美術大展”優秀獎

作品圖片

作品評論

黎日晁

大膽求證 從容潑彩——工筆畫家楊永權印象 黎日晁
中國畫是一種體現人格、才情和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歷代大家崇尚自然樸實的人品、淡於功利,在積極探索的過程悟出真理,加上尊師重道,廣泛涉獵各家所長,勤奮中必然結出豐碩果實。楊永權是具有這等素質的畫家。
楊永權的畫,雖色彩華麗濃厚,但絕無浮燥之氣,這因為他為人澄明忠厚,既不存媚俗之想;也非譁眾取寵之輩,於是行筆點染不緊不慢,胸有成竹,在誠懇、真摯和自然中塑造色彩斑斕的世界。
他先是在工筆畫花鳥畫中施展才華,創作十分勤奮,曾三次舉辦個人畫展,並多次參加市、省及全國展覽,2001年還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楊永權畫集》(第一卷),2003年由香港文匯出版社出版《楊永權畫集》(第二卷),可謂碩果纍纍,但他不甘在藝術上早早定型而作繭自縛。隨著現代社會的飛躍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審美需求也相應發生變化,為了開拓更寬闊的畫路,楊永權較多地研究新材料、新技法的運用。他作畫常常跟著感覺用色,有時柔和細膩;有時又用大潑彩,畫面色調和諧,色彩明晰,構成變化豐富的色彩意境,巧妙地將現代重彩畫技法引入到傳統工筆花鳥畫中,摸索出一條較為寬闊的畫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番表現形式和技法的新嘗試,祁求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突破口,成為當今廣州畫壇一名頗具創作實力的畫家。
我欽佩他胸有成竹,隨情賦彩,傳遞著大自然生機盎然的美,一掃傳統工筆花鳥畫孤寂寥落之感;
我敬重他憨厚沉著的人格,殷實謙和,與當今虛浮的畫壇形成強烈落差;
我驚訝他默默無聞,埋頭作畫,躍然於紙面,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或許,藝術創作道路遠比想像中崎嶇漫長,但,楊永權為領略那無限風光而努力攀登……
(選自香港文匯出版社《楊永權畫集》第二卷 作者:黎日晁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楊家聰

讀楊永權新作一點體會 楊家聰
觀賞永權畫友的一批新作,儘管還在探索中,但他已從傳統工筆花鳥畫的規範中,嘗試開創一條屬於他自己的新路。一個畫家能夠在原已定格的基礎上,敢於突破,勇於創新,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藝術就是在於創新!在這過程中,也應允許有不完美的地方,不可能按理想中那樣一揮而就。看永權這些新作,他力圖將畫面處理得單純、淡雅。希望給人一種寧靜、清新的感覺。如《出覓圖》里,在蘆葦叢中,有幾隻鵪鶉似乎正準備向前方走去,逆風而行,靜中有動,蘆葦前實後虛。又如《花間鴿鳴》,用淺紅的花和重墨的葉叢,襯托出潔白的鴿子,而鴿子動靜各有姿態,花也前實後虛,隱沒在淡灰色中,使畫面產生虛實對比,主次有致,效果是較好的。但是如果在各幅不同內容的作品的底色統調上,都使用同一處理手法,難免令人感覺單調。對此,我相信作為已有深厚工筆花鳥畫功底的永權畫友,是會懂得如何進一步處理好的。
永權這種執著的追求,認真的探索精神,力求多一種表現手法,是值得肯定的,我衷心祝願他成功。

李醒韜

清新典雅寄真情 李醒韜
畫如其人,楊永權的畫如他本人一樣,實實在在,真誠質樸,無半點譁眾取寵之舉,有的是真情實感的流露,美感和詩意的享受。
永權的畫我很早就注意到,因每逢大小畫展都看到他的作品,他畫的是中國傳統的工筆重彩畫。永權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一筆一划,默默耕耘,在艱苦的長期藝術實踐中深入觀察,感受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無不傾注了他一腔熱情及無盡至誠的愛,每件作品都那么的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純真、平談、寧靜,無半點浮燥之感,更無語出驚人之舉,無急功近利之態,實在難能可貴。
他的畫路可以說是從傳統的中國工筆重彩畫發展過來的,從作品可以看得出他經過艱苦的努力,學習與探索,在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西方及日本畫的優點,運用新的繪畫材料,如:水乾色、蛤粉、金銀泊、高溫結晶顏料等表現技法,結合材料質美,來增加畫面的色彩變化,使畫面更加斑斕奪目,在明弱的色彩與美線韻律節奏中尋求詩意與抒情魅力,並從玄虛、混純、實靈、朦朧、夢幻、神秘中尋求更深遠的藝術意境,給觀眾更多的想像和享受,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衝擊力,並擺脫了早期作品的自然主義傾向,從而使他的繪畫藝術走上一個新的台階。
永權1963年生於廣東番禺,自幼喜繪畫,畢業於廣州紡織工業大學和羊城書畫藝術學校,結業於廣州民眾藝術館重彩畫創作班,先後六次在廣州舉辦個人畫展,作品曾獲多種獎項,出版有個人專集,數部辭典收錄了他的傳略,可以說永權年輕有為,前途無量,藝無止境,作為一個青年畫家,在繪畫藝術發展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須繼續登攀,相信永權在今後的藝術殿堂上,通過自身的努力和不斷完善,將會取得更大的喜人成績。
(作者:李醒韜 廣州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朱 帆

談楊永權的工筆花鳥畫——《楊永權工筆畫展》序 朱帆
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在當代如何繼承與創新?青年畫家楊永權,以他十多年艱苦的創作經歷,作出了饒有成效的追求與探索。他的工筆花鳥畫,那精美的線條,潤澤的色調,明快的畫面,和富有創意的構圖,都顯示出中國畫古老的技法,在新的時代里,仍然有著無窮的生命力。特別是很多畫家都拋卻工筆而專重寫意的現狀下,他所走的道路,更顯得別有深意和新意。
我國在唐代以前,似乎還沒有出現過寫意畫。古人評顧愷之的畫,認為“筆法勻圓勁淨,精入毫芒”,顯然是很精細的工筆。唐人作畫,大都以晉人為宗。因此,工筆應當是最古老的傳統畫法。楊永權所跟從的,便是從晉、唐以至宋代畫家所開創和走過的這條道路。當然,生活在現時代的人,不可能不受到時代的影響,從他的畫裡,也可以明顯地看出西洋畫法的痕跡和世俗的影響,但這只會增加作品的時代氣息,並沒有妨礙他的畫風。
他的《秋塘逸趣圖》,據說是他在羊城書畫藝術學校畢業後的第一幅創作。這是一幅細緻而又瀟灑的工筆畫。畫面突出的是一張將枯未槁的荷葉。點出了無邊的秋色。兩隻一飛一停的蜻蜓,令人聯想到秋雨將至,“留得枯荷聽雨聲”的詩境,便躍然紙上。旁邊的幾支殘莖,蓮葉早已被秋風吹得無影無蹤,“荷盡已無擎雨蓋”,這是蘇東坡的詩意,也是超逸生趣的畫境。在清淡的荷塘景色中,作者把秋天的黃,與夏天的綠,非常自然地融匯在一起,而迎頭飛來的卻是一隻紅色的蜻蜓,這樣大膽的設色,比正面去強調金黃的秋色,更能顯示出大自然的美,也更富有時代的特色,應當說,這是作者創作靈感的發揮。
另一幅荷花圖,題上了李白的兩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同樣是細膩的工筆,但滲雜了潑墨的色調。使這兩句詩的意境,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他沒有渲染映日荷花的鮮艷,而是從清秀的角度來落筆,使人仿佛聞到了荷花的幽香。寫荷花而抒發畫家的胸臆,本來是文人寫意畫的傳統手法,而作者卻運用工筆,而又能以墨氣神韻取勝,在技巧上是頗見工力的。
作為花鳥畫家,是應當領略自然界的各種各樣的美。在楊永權的精工細緻的筆底,秀麗的百合,濃艷的牡丹,清雅的水仙,傲霜的黃菊……都顯示出各自的丰采。屈大均說:“凡寫生必須博物,久之自可通神。”謝蘭生說:“畫不備四時,不得為名家。”這都是嶺南前輩畫家的金玉良言。這些年來,楊永權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他背著畫板,踏遍園林花徑,向大自然索取取之不盡的素材。力求熟稔地掌握四時花卉,飛鳥昆蟲的千姿百態,氣質神韻。作為一個青年畫家,他的腳下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繼承傳統而又不脫離時代生活,他會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讀完他的畫,我贈了他這樣的一首詩:
精工細筆寫丹青,鳥魄花魂入畫屏。
留得嶺南春色在,素箋朱墨總芳馨。
(選自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楊永權畫集》 作者:朱帆 廣州詩社副社長 廣東教育學院教授)

卜紹基

盡其精微 得其神髓——楊永權工筆新作讀 卜紹基
藝術,可以說是一種不斷傳承也不斷變革的審美活動。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逐漸走向成熟。一代代的工筆畫家均在承傳與變化中,使用“盡其精微”的創作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畫家楊永權正是通過多年的歷練求索,於縱向(承繼傳統)與橫向(借鏡現代特別是西方繪畫審美技法)二者互為滲透,不絕求索,使其所耕耘的工筆花鳥畫領域,盡己之精微,求得造化萬物之神髓,而日有晉境。
在當今社會節奏高速運轉的時代,當下的年青畫家大多浮躁而少有堅韌,多有“一鳴驚人”的幻想衝動,而少有“十年磨一劍”的恆定沉穩。所以,綜觀畫壇已少能見到一絲不苟、耐守寂寞的畫家。而楊君卻是數十年如一日,潛心於工筆花鳥畫研究,謹守一筆一線,一枝一葉之描繪,一手伸向淵深的傳統,一手旁及現代藝術精華,他並不是簡單地原封不動地把宋畫移植到今天,而是在學習宋畫的同時融入自己的審美願望,融入自身感受,融入其自身個性,以情觀景,觸景生情,寓情於景,借景抒情,用自己對自然獨特的視角詮釋了景情交融的畫面之美,或許,這正是其這批新作所能抓住觀者心靈的原因吧。
唐·李白於《與韓荊州書》中記道:“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只有從自然中不斷吸取營養,治學探究自然和人間社會的奧秘,方能領悟現實生活之美。永權的工筆畫根植於傳統文化和古典詩韻中。嶺南文化底蘊的豐厚,珠水雲山的靈氣感染著他。於是,他把歷史的文化與大自然的靈氣融匯其作品中,使其作品工致於筆墨而精微於神髓,出於自然而超乎於自然。
在工筆畫中,歷來力求於形似,“形”在工筆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寫生,歷代工筆畫大多描繪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永權的工筆花鳥畫植根傳統而又不失現代情味。他精研兩宋院體工筆畫,取其工麗細膩造型之法,作品格趣高雅,致力於詩情氛圍的營造。這批新作更是一改以往色彩絢麗之敷設,而多在幽雅寧馨的基調中縈繞著一絲淡淡的輕愁,給人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顯得意味豐富而悠長。
藝術是現實的,也是理想的,或者說就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橋樑。畫家楊永權正是通過“形而下”的現實刻劃給人以“形而上”的理想情感感染。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誠斯言也!永權無疑是以藝為樂之人,他在面對大眾審美時尚之際,更坦然無慮地也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人生體驗訴諸於筆墨,我們期待著,他在工筆花鳥畫這個領域有更自由、更深刻、更豐富的藝術表現。
卜紹基 廣東畫院展覽館副館長 美術評論家 畫家)

展覽

個人畫展

1995年《楊永權畫展》 廣州·《人民日報》民俗風情組委會
2000年《楊永權工筆畫展》 廣州·廣東畫院
2004年《楊永權工筆花鳥畫展》 廣州·廣東畫院
2004年《楊永權工筆重彩畫展》 東莞·文化中心
2007年《彈指拈花—楊永權工筆花鳥畫展》 廣州·翰墨軒
2008年《逸筆清氣—楊永權工筆花鳥畫展》廣州·廣東畫院
2013年《逸筆清氣—楊永權洛陽牡丹精品展》廣州·廣州藝術博物院

主要聯展

2004年《蘇百揆、莫震宇、黃國良、陳仕良、楊永權五人工筆畫聯展》廣州·廣東畫院
2006年《吳雲峰楊永權新作展》廣州·廣東畫院
2012年《任斌強楊永權師生作品展》廣州·廣東畫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