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萬株枯槁怨亡隋

【作品名稱】《楊柳枝·萬株枯槁怨亡隋》

【創作年代】五代

【作者姓名】孫光憲

【文學體裁】

【作品出處】《全唐五代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柳枝·萬株枯槁怨亡隋
  • 創作年代五代
  • 作者姓名孫光憲
  •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楊柳枝
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吳台各自垂。好是淮陰明月里,酒樓橫笛不勝吹。

作品注釋

⑴怨亡隋——隋大業元年,發民十萬,開邗渠,入江,築河堤,植楊柳,長一千三百里。見毛文錫《柳含煙》“其一”《柳含煙·隋堤柳》注。這句話的意思是因隋亡而柳也隨之枯槁。
⑵吳台——春秋時吳王所築台閣。又解:吳公台,今江蘇揚州市北,南朝宋沈慶之攻竟陵王誕時所築弩台。吳台上多柳樹。
⑶淮陰——地名,今江蘇省淮陰縣西南,隋唐時設郡。
⑷酒樓句——意思是酒樓中,橫笛吹不盡《楊柳枝》曲調,不勝吹:吹不盡,《楊柳枝》為樂府《近代曲》名,白居易《楊柳技二十韻》題下自註:“《楊柳枝》,洛下新聲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詞章音韻,聽可動人。”因曲調是在古樂府《折楊柳》或《折柳枝》的基礎上改編的,又稱“新翻《楊柳枝》”。白居易《楊柳枝》曰:“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作品評析

這首詞是寫柳。
頭二句寫萬株柳樹枯槁,仿佛是在責怨已經滅亡了的隋朝。柳枝下垂,又仿佛是在憑弔吳王古台。後二句是說人們喜愛楊柳,常在明月夜裡,吹奏起以楊柳為題的樂曲,情意不盡。

作者簡介

孫光憲(約895—968),五代宋初詞人。字孟文,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今四川仁壽東北)人。出身農家,少好學。唐時為陵州判官。天成初(公元926年前後)避地江陵,後事南平三世。累官檢校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公元963年(乾德元年)歸宋。入宋後,授黃州刺史。《花間集》稱孫少監。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校勘抄寫,老而不輟。著有筆記《北夢瑣言》。工詞,《花間集》和《尊前集》錄其詞凡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輯《孫中丞詞》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