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集美酒

棗集美酒

棗集鎮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產出的酒被宋真宗趙恆欽定為“宮廷貢酒”,有“天賜名酒,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之美句流傳。公元前518年,儒學祖師孔子問禮拜謁於道教祖師——老子,老子奉上棗集釀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飲後遂留下“惟酒無量不及亂”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趙恆於在中祥符七年來鹿邑 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宮”飲用棗集酒後才思大發,命筆寫下“先天太后贊碑”立於太清宮門前,並下詔地方每年進貢兩萬斤棗集酒作為宮廷之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棗集美酒
  • 釀酒歷史: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
  • 美句流傳:宮廷貢酒、天賜名酒,地賜名泉
  • 傳說:鹿邑產美酒,好酒出棗集
簡介,歷史,傳說,

簡介

棗集鎮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產出的酒被宋真宗趙恆欽定為“宮廷貢酒”,有“天賜名酒,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之美句流傳。

歷史

公元前51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祖師孔子問禮拜謁於道教祖師——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棗集釀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飲後遂留下“惟酒無量不及亂”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趙恆於在中祥符七年來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宮”飲用棗集酒後才思大發,命筆寫下“先天太后贊碑”立於太清宮門前,並下詔地方每年進貢兩萬斤棗集酒作為宮廷之用。

傳說

河南人都知道:“鹿邑產美酒,好酒出棗集。”在鹿邑,人們則常說:“棗集美酒似瓊漿,喝上一盅三日香。”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棗集酒不但象瓊漿玉露,酣醇味美,而且還窖香芳濃,綿甜純正。同時,棗集人不僅擅釀酒,還擅品酒、愛喝酒、長酒令。但是,人們只知道棗集酒好喝,棗集人善造酒、愛喝酒、能喝酒,並不知道其中的原由,這說起來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哩。
相傳在很早以前,鹿邑所轄之棗集鎮村東頭住著一位趙員外,擁有良田百頃,家道殷實,膝下兒孫滿堂,在棗集鎮上可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福壽之人。他雖已年過七旬,仍然是鶴髮童顏,紅光滿面,眼不花,耳也不聾;說話聲音洪亮,走路健步如飛。看上去仿佛一位仙山道長。有人向他求教長壽秘方,他捋著鬍鬚樂呵呵地說:“沒什麼秘方,我就是平時愛喝幾盅酒。”趙員外的確生性好喝,可以說嗜酒如命,整天手不離壺,嘴不離盅,一日三餐頓頓都離不開酒,所以家人趙祥要經常到棗集村北頭的一家老酒館裡去給他打酒。而這個小趙祥呢,是個讒鬼。他每次在打酒回來的路上,情不自禁地也想嘗嘗。時間長了也慢慢地染上了酒癮。可是,他家境貧寒,哪裡有錢買酒喝呀,只好在給主人打酒回來的路上,抓著酒葫蘆偷偷地過癮。有一次,他一不留神忍不住喝地太多了,葫蘆里的酒只剩下一半。回去咋向主人交待呢?小趙祥在路上犯起愁來。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路邊有一深水潭,潭雖不大,但深綠的潭水清澈無比。趙祥眼睛一亮,計上心來,他快步跑到潭邊,一股腦地把酒葫蘆加的滿滿的,提心弔膽地拿回去交給了趙員外。員外喝了這酒,不但沒有怪罪趙祥,而且連夸這酒好喝。並說今天打的酒比一往打的酒都香。從此,小趙祥就大著膽子喝起來。他喝的酒越多,不用說加的水也就更多,而那位趙員外還一個勁的夸酒香。小趙祥也納悶兒,他心想自己明明加了那么多的水,員外怎么會越喝越香呢?
有一天,趙員外趙祥叫到跟前說:“趙祥啊,你給我打了多年的酒,跑了不少腿,受了不少累並且打的酒一天比一天好喝,也不知道是從哪家酒店打來的,今天要你領著我到那家酒店裡去,看看他們是用啥法子做的酒恁好喝。”聽員外這么一說,可把趙祥給嚇壞了。趙祥心裡嘀咕道,我明明加的是潭水,那裡有什麼好酒店,讓我把你往那領呀。無奈何只好說了實話。趙員外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稀奇,便讓趙祥領他找那一水潭,要親口嘗嘗潭裡的水。迫不得已,趙祥忐忑不安地他老員外領到潭邊,只等著員外的訓斥。那知道趙員外用手捧起潭水一嘗,果真是酒香撲鼻,綿甜可口。趙員外想,既然此水似酒,真乃天賜瓊漿,何不取之賣錢。於是,他便讓家人取來器物,在潭邊設攤賣酒。趙員外賣的酒既便宜又好喝,而且源源不斷,附近村民紛紛來沽,一時間生意煞是興隆。數日之後,終於有人發現了其中的秘密。秘密一被發現,這潭裡的水喝著就再也沒酒香味了,但這水比起別處的水仍是甘甜的多。
趙員外念天賜酒泉之恩,就帶全家人興家立院,徹底棄農經商,在潭邊建起了釀酒作坊——趙記老酒坊。取潭水 和小麥、大豆、高粱等為原料釀酒,味道格外醇香。結果依然是生意興隆,財源滾滾,愈發富甲一方了。後來,當地商賈看到趙員外取潭水造酒發家,就紛紛到此潭周邊建造作坊。最盛之時全棗集鎮上酒坊多達十八家,被當地人稱為“十八家老槽坊”。佳釀銷遍全豫,遠至魯、皖、蘇、鄂等地。以至於棗集鎮有“酒香飄十里,不飲亦醉人。”的美譽。也難怪棗集人不論老少婦幼皆擅長飲酒、品酒,如此海量。外地人來此會客、飲酒、斗酒者無不大敗而歸,深為棗集人的海量所折服,於是就有了“棗集到處飄酒香,麻雀也能喝四兩!”的民諺。
人們會問,那潭裡的水為啥會有酒香呢?據傳說,有一次,八仙之一的鐵拐李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偷偷地裝了一葫蘆天宮瓊漿帶回了下界。行到鹿邑棗集,只覺口渴難忍,寸步難行,忽見路邊有一潭清泉,就急忙來到泉邊飲水解渴,不慎將酒葫蘆滑落水中,因潭水較深,費盡周折也沒能撈出來。從此一潭水就變味了。而趙祥加水之處,正是鐵拐李掉進酒葫蘆的那個潭,並且這個潭底的泉又和水質優良,清醇甘冽的古宋河相通。
座落在鹿邑棗集鎮村北的宋貢酒業就是在古酒坊原址,取古宋河之水結合現代工藝,釀製出“宋貢、猶龍世家、棗集、黃河南岸、小保姆”的幾大系列酒,因而其酒質香醇味美,回味悠長。如今,宋貢等系列酒早已是香飄中原,名揚九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