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街壁報

棉花街壁報

這是抗戰時期南方局秘密組織和領導的職業青年救國會為宣傳抗日救亡而創辦的一種街頭壁報,它因貼於重慶渝中區小什字的棉花街而得名。該壁報作為中華民族那段慘烈歷史和日本法西斯屠殺中國人民的歷史見證,彌足珍貴,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棉花街壁報
  • 館藏地點: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 所屬年代:1939
歷史,現狀,文物價值,

歷史

《棉花街壁報》抗戰時期南方局秘密組織和領導的職業青年救國會為宣傳抗日救亡而創辦的一種街頭壁報,它因貼於重慶渝中區小什字的棉花街而得名。
當年張貼在棉花街的壁報現存6期,其中包括《曉壁報》第1號,《棉花街壁報》第2、4(空襲特刊)、5(鄉村號)、6、8期及壁報張貼示意圖。壁報長邊從74厘米到112厘米不等,短邊從55厘米到76厘米不等。雖然已經過去了近80年時間,但上面的字跡仍清晰可見。
棉花街壁報是用膠版繪圖紙製作而成,圖文均為手工繪製,標題為彩色,正文為黑色,排版框線經過精心裝飾。據介紹,這些壁報都出自於中共地下黨員李榮模之手。李榮模於193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借茶葉商人身份作掩護,每天晚上編輯壁報,次日凌晨借買菜的機會迅速張貼好。每次貼上新壁報之前,他還會小心地將舊壁報揭下來保存好。後來,他在江北黑石子租賃了一個倉庫,以儲存茶葉的名義,將壁報和進步書籍等秘密藏在倉庫中。1980年,這批壁報被李榮模的妻子焦景秀捐獻給重慶紅岩革命歷史博物館。

現狀

現存棉花街壁報的第4、5、6期,出刊於1939年慘絕人寰的“五·三”、“五·四”大轟炸後,詳細記錄了日軍狂轟濫炸對重慶造成的巨大傷害。
而在第5期棉花街壁報上,還附有從日機上搜尋到的中國地圖,足以揭露日軍對重慶無差別轟炸的罪行。

文物價值

該壁報作為中華民族那段慘烈歷史和日本法西斯屠殺中國人民的歷史見證,彌足珍貴,被確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