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隴村

梅隴村

梅隴村位於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天峻縣新源鎮,布哈河東岸,距縣城20公里,平均海拔3200-3500米,梅隴村草場面積13.24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11.03萬畝。

2017年11月,梅隴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梅隴村
  • 地理位置:位於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天峻縣新源鎮
  • 面積:草場面積13.24萬畝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0.9℃,年降水量349.8㎜
簡介,地理位置,社會經濟條件,人口,畜牧業,畜牧業生產情況,前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華鎮下轄村,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鎮下轄村,地圖信息,

簡介

梅隴村位於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天峻縣新源鎮。以畜牧業為主。

地理位置

梅隴村位於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天峻縣新源鎮,布哈河東岸,距縣城20公里,交通便利,區域位置優越明顯。地勢相對平坦,平均海拔3200-3500米,氣候比較溫暖,平均氣溫-0.9℃,元月份極端最低氣溫-15.3℃,7月份極端最高氣溫11.5℃。
年降水量349.8㎜,全年日照時數為3332.4小時,太陽輻射量為172.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無絕對無霜期,農作物不成熟。全村草場面積13.24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11.03萬畝。

社會經濟條件

人口

梅隴村共有48戶,總人口202人,其中勞動力102人。牧民民眾人均純收入3480元。

畜牧業

畜牧業是全村的主導產業和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截止目前,梅隴村現已戶戶通照明電,已基本建成飼草料種植基地面積300畝,建成草地網圍欄61250畝。畜牧業生產所需水井、網圍欄、公路、電、注射欄、儲草棚、垃圾場、住房、育肥點和暖棚等配套設施齊全。

畜牧業生產情況

全村現有各類牲畜13414頭只匹,其中藏系羊11723隻,氂牛1590頭,馬101匹,分別占牲畜總數的87.4%、11.8%和0.8%。按羊單位計算,該村共有20279隻羊單位,人均牲畜100.39隻羊單位。母畜比例為45%,繁活率為75%,出欄牲畜4092頭只,出欄率為31%。

前景

“五統一分”的管理模式統一輪牧制度,統一配種,統一育肥,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分戶養殖,“五統一分”中最大的困難是目前社還沒有加工基地,目標是建立加工基地,引入企業理念、創新牧區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打出高原品牌。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蓮華鎮下轄村

梅隴村位於鎮域東部,與東里鎮相鄰。明朝初期,有陳姓兄弟倆,居住於鎮東沙壠埔的上下壠,不久遷於現地址,因地域狹小,故稱 “隴仔”。後來沙壠上生長有野生梅林,寓其意,遂改名“梅隴”。
全村土地面積0.36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4畝。2002年,全村總戶數168戶,總人口746人,其中,農業人口168戶746人,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5.768萬元,人均收入2700元。全村共有姓氏26個,人口較多的是陳姓,其次是胡、林、潘等。
1979年以後,梅隴村大力發展農業經濟。至2002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30畝,農作物總產量達1477噸。20世紀90年代開始,該村還發展果樹、禽畜和小產業。2002年種植番石榴10畝,種植花卉15畝,禽畜存欄數為5600隻;淡水魚養殖產量29噸。工業經濟也有所發展,至2002年,全村擁有五金、毛織服裝、玩具工藝等企業15家。
1982年,集體分配宅基地給村民,使部分村民新建住房。1986年建自來水塔,讓村民飲上了自來水。1991年改為由澄海東部自來水廠供應自來水。1997年起鋪設了村道水泥路面,並在村道通往耕作區的溪流上修築8米寬的橋樑。還建設無害化公廁。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鎮下轄村

梅隴村委會是梅隴鎮圩的主要組成部分,轄區面積約3.4平方公里,下轄有永水、坑尾、簡厝三個自然村,2010年總人口2962人,近幾年來,該村委在鎮黨委的領導下,班子團結一致,努力拚博,始終堅決不移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特別是在為民眾發展,實現奔康致富方面,走在了全鎮的最前面。梅隴村委會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建設,並制訂了“以地強村富民”的經濟發展路子,因地制定,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提高了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

地圖信息

地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