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林鎮

桐林鎮

桐林鎮貴州省“雙百”小城鎮建設試點鄉鎮,距三穗縣城28公里,北與雪洞鎮天柱縣陽寨、湖南新晃相鄰,東和款長鄉接壤,南與劍河縣南明鎮相鄰,西接瓦寨鎮。全鎮轄20個行政村,166個村民組,4226戶,18397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桐林鎮農業及畜牧業豐富,同時礦產資源也很豐富,矽礦蘊藏量尤其較大。該鎮基礎設施完善,旅遊景點居多,經濟發展較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桐林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東南州三穗縣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6505
  • 地理位置三穗縣東部
  • 面積:134平方公里
  • 人口:18397人
  • 火車站:三穗站
  • 車牌代碼:貴H
鄉鎮概況,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地質地貌,土壤生物,旅遊資源,社會經濟,

鄉鎮概況

桐林鎮位於三穗縣東部,距縣城28公里,全鎮面積134平方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08049/至108058/,北緯26053/至27001/。位置優越,交通方便,310省道穿境而過,東北與天柱縣坪地鎮相鄰,東連款場鄉,東南接劍河縣南明鎮,西南靠瓦寨鎮,西北部毗鄰雪洞,北依湖南省新晃縣
桐林鎮桐林鎮

地質地貌

桐林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4℃。310省道橫貫全境,六洞河、邛水河、坦洞河緩緩流過。全鎮是一個以侗族為主體,漢、苗、土等多民族聚居民族鄉鎮。全鎮面積13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1212畝,其中田7942畝,土3270畝,盛產稻穀、玉米、脫毒馬鈴薯,花生等農作物和金秋梨、辣椒、烤菸、藥材等經濟作物,有金秋梨基地4000多畝,年產金秋梨70萬公斤。近年來,養殖業發展較快,並湧現出一大批雞、鴨、羊和種草養畜戶,鄉鎮企業35個,為該鎮經濟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桐林鎮礦產資源豐富,矽礦蘊藏量尤其較大,涉及到新場、半溪兩個村,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有木良電站和35KV變電站一座。森林覆蓋率58%。全鎮所轄20個村都已通路,並實現了村村通電,電視覆蓋率達85%以上。在方便民眾生產的同時,也豐富了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桐林鎮
桐林鎮是縣第二大物資集散地,每逢趕集,街上車水馬龍,一片繁忙景象。該鎮以侗族居民為主,人們生產、生活都散發出濃濃的侗家風韻,人們不僅可以領略到六月六的古樸民俗,還有風景秀麗的佛教聖地聖德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關懷下,桐林鎮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的進步,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升學率逐年攀升,各項指標名列全縣前茅。
該鎮新一屆班子組成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謀求發展為己任的時代緊迫感,以飽滿的熱情,迅速理清工作思路,以發展布局為著眼點,結合本鎮實際,以產業機構調整為主線,以城鎮開發為軸心,唱兩個重頭戲(即小城鎮建設和礦產開發),走“一村一品”、“一寨一業”的發展道路,經過一年的奮鬥,桐林鎮各項工作成效明顯,2002年在全縣綜合目標考核中榮獲第一名。目前,該鎮的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已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和發揮應有效益,第二期工程在啟動實施當中,桐林大橋和移民新區防洪堤正在緊張施工過程中,鎮政府行政中心、農貿市場、停車場等公共基礎設施也正在籌建之中。
該鎮將繼續沿著以城鎮建設為中心,以城建開發結構調整為重點,以310省道、六順公路和紅旗橋至天柱陽寨公路為發展構架,重點抓好易地移民搬遷、畜牧種草養殖、礦產開發、中藥材、精品水果基地建設、優質稻種植等方面的工作,大力開發旅遊資源,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為擴大城鎮集聚效應,該鎮擬將完成渡頭壩、六洞新村規劃,使之與桐林鎮開發小區規劃有機連成一整體,形成多功能的“桐林鎮綜合經濟開發區”,為前來投資的鎮內外有識之士提供更多的空間從事和發展第二、三產業,帶動桐林鎮經濟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氣候水文

旅遊區屬北亞熱帶溫和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夏長,春秋短,具高原山區氣候特徵和變化規律。年平均氣溫15.3℃,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3.8℃。年降水量1215.3毫米,無霜期309天,日照時數1140.5小時。區內河流主要有兩條,即坦洞河和鹿洞河。坦洞河發源於天柱縣陽寨,流經絞強、坦洞、新場,在旅遊區內匯入鹿洞河;鹿洞河為邛水河下游,發源於鎮遠縣京堡和松柏諸山小溪,經三穗縣城流入旅遊區內,與坦洞河匯合後,向西南經木良流入劍河縣,匯入清水江。

地質地貌

桐林鎮地質構造屬華南準地台中的桐林北斜,軸向北東-南西,背斜核部由下江群清水江組成,兩翼由原震旦系及寒武系組成。背斜中部被近東西向的新場至良地斷層切割,該斷層全長5千米以上,西端被上寨延伸入天柱縣境的逆斷層切割斷,東端在良地消失。 清水江組由準地槽型海相砂頁岩、火山碎屑岩、淺變質板岩、變余砂岩、變余大山碎屑組成。原震旦系主要由頁岩、冰磧含礫砂頁岩、矽化白雲岩等組成。寒武系主要由灰岩、炭質頁岩、泥質灰岩、頁岩、砂岩等組成。桐林鎮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部較平坦,南端相對較高,屬低中山丘陵。因河溪縱橫交錯,形成許多衝積平壩,間以起伏岳,最高點聖德山,海拔1176米,最低點鹿洞河出界處,海拔550米。相對高差626米。旅遊區北臨坦洞河和鹿洞河,地拋平坦,南倚月亮山脈,地勢陡峻。

土壤生物

桐林鎮境內的土壤主要是水稻土、黃壤、黃紅壤、紫色土、黃棕壤和黑色石灰土等。 本區地處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混交林漸替地帶性植被。在地帶性植被破壞地區,常形成次生針葉林。在森林植被遭到破壞的跡地上,多分布灌叢及灌草叢。林木主要有杉木(其中紅豆杉屬國家一級保護樹木)、馬尾松、樟樹和楠木。界木主要有板栗、銀杏、核桃等。景木主要有垂柳、梧桐、黃楊、女貞和冬青等。經濟木主要有漆樹、油桐、油茶等。草本花卉主要有菊花、雞冠花、蓮花和芍藥花等。藥材主要有柴胡、丹參、天麻、白果、山楂、紅花、金銀花、牡丹、杜仲、薄荷等。野生動物有400多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大鯢(娃娃魚)、二級保護的有穿山甲、水獺,屬三級保護的有錦雞。

旅遊資源

1、聖德山 原名岑壩山,位於桐林鎮之東北約10公里。海拔1176米。一峰獨豎,直插雲表,高矗群山之上,如鶴立雞群。山上古木參天,百鳥翔集,出產松、杉、楓、銀杏等木材和天雷、地雷、白芨等藥草。當地族譜載:為了紀念聖婆驅散黑雲毒霧,迎來大地光明的功績,“開佛堂、立神廟”。供奉聖婆和菩薩,便將岑壩山改名聖德山。道乾和尚為開山長老。定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朝山日,後經演變,形成歌場。每年這天,侗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從鎮遠、天柱、錦屏、玉屏及湖南新晃等地雲集這裡,開展盛大的朝山和賽歌活動。這種習俗歷年不衰。聖德山開壁為明洪武三年(1307),建寺廟,安佛堂。清康熙《思州府志》載:“聖德山,府南九十里,地名岑壩,土人祈禱於上”。 從山腳至山頂鋪有4條花階路,蜿蜒曲折而上,路寬1米,總長約15公里,為民國十六年(1927)修建。明清時所建寺廟幾經焚毀。光緒三十年(1904)進行大規模修復,取名“乾元寺”,由門牆、正殿、後殿、左右廂房、天井、前廳組成,殿宇高大寬敞,雕樑畫棟,工藝精湛。殿內供有觀音、釋迦牟尼、彌勒、地藏、燃燈、龍王、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仙姑等數百尊菩薩。天井地面用鵝孵石鑲嵌成各種圖案。擺設四季花卉,旁里石碑四塊,鐫刻復修寺廟經管人、工匠和募捐錢物人姓名。乾元寺至山頂約一公里,頂建寶鼎為磚石結構,正方形,四門按東、南、西、北方向建造,閣高6.6米,占地90平方米,石灰粉牆,潔白無瑕,閃閃生光。閣內有玉皇大帝、四大天王、雷公、電母等百多尊菩薩和一座玉香爐。今玉爐已失,廟宇多毀壞,惟自然風景不減當年,站立山頂,如登天際,群山拜倒腳下,朵朵白雲浮於山腰,宛如素帶,稱“玉帶雲”,昔人有詩云:“閒望萬仞最高峰,眺望東南百二重。佛境客來無霧鎖,側界僧去有雲封。一溪河水添蒼艷,四面春山積翠濃。聖德山名馳遠近,他鄉傳頌冠華中”。 乾元寺下300米處,有“清福泉”,又名“聖泉”,泉水清流澈可口,乃聖德山主要飲水水源。聖德山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清末雲南省昆明府知府陸志濂游此山,題詩乾元寺以贊:“德山名勝起千秋,雲鎖高峰水四流。萬里多疊皆仰拜,千山並峙應低頭。舉目東北三千里,放界西南八百洲。好景一時觀不盡,有緣明歲再來游”。 2、耗子岩: 位於桐林鎮香爐村。侗話叫:“進糯”。 這裡有一條約2公里長的水溝叫耗子溝,溪水長年流淌。水溝兩岸,高山對峙,樹木蔥蘢,秀竹叢生。耗子溝口有道高坎,相對高度約60餘米,從高坎流下的水如條條白練,直瀉深潭,濺起的水珠如珠璣相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潭中有娃娃魚、石蚌等水族動物。耗子岩坐落在溪口高坎上,岩長4米,寬2.4米,高1.7米,嘴長0.5米(半邊嘴巴已被人敲掉),尾長2米,活像一隻受傷的耗子,拖著長長尾巴,匍匐在溝里,豎耳伸嘴,尋找事物似的。這裡,在清代屬思州府後山洞管轄。傳說有一年思州知府私吞皇糧,大發不利之財,被告至京城。朝廷將此案批轉貴州辦理,貴州派大員前往思州查辦。知府用重金賄賂省城大員,互為奸宄,共同策劃,編造“耗子偷吃皇糧”謊言,並雇石匠將耗子岩嘴巴打掉半邊。隨後省城大員呈報朝廷銷了此案。 3、桐華寺 位於桐林鎮西側,310省道北側的山坡上,由正殿、山門兩部分組成。正殿成六角形,內供觀音菩薩。因距鎮很近又在公路旁,交通方便,故香火十分旺盛。旅遊者登上桐華寺可俯瞰“一禾三穗”商貿旅遊中心全景,登高望遠,心曠神怡! 4、木良水庫 位於桐林鎮木良村,攔河壩居鹿洞河中游,壩址以上集雨面積93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6.47立方米/秒,最枯期流量1.89立方米/秒。1975年開工,1976年竣工。混凝土拱壩,壩高6.5米,長110米,蓄水8.5萬立方米,引水渠長1.36公里,設計水頭10至19米,流量1.6—6.4立方米/秒。水電站裝機3台,容量375千瓦,年發電量83萬千瓦小時。 5、月亮山與月亮河 桐林鎮南側山嶺高聳茂林蒼翠,鳥語花香,當地人稱月亮山。山麓為東來的坦洞河與西來的鹿洞河在渡頭壩相匯,然後折向西南方流去,匯合處形成一個巨大的回頭彎,與天上的彎月亮十分相似,人們就稱它為月亮河。河水清澈見底,靜靜地蜿蜒前行,舒暢柔美。兩岸阡佰縱橫,炊煙裊裊、農舍點點,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 6、“六月六”秧苞節 農曆六月初六這天,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於桐林鎮趕“娃娃場”。相傳六月六開場那天,觀音菩薩要派金童玉女踩場,於是周圍各村寨都給自己孩子梳妝打扮去看金童玉女,以求菩薩保佑,長命富貴。此後,每年的六月六日,附近數百個侗寨的孩子來趕場,成為一年一度的“桐林六月六娃娃場”。數萬人眾從桐林街延至三里外的捧相村紅旗橋。後來“娃娃場”又發展成為歌場和戀愛場,一對對青年在這裡相互對歌,相互贈送禮物來表達雙方的誠意和愛慕,這天,有些村寨還要敬奉聖婆。 7、岑國 從渡頭壩匯合口,沿鹿洞河而下約5公里的地方,左岸山坡上有一個樹林掩映的村莊,人稱岑國,這裡居住的人據說全縣外地遷來的,與四周的村寨不相往來;令人詫異,莫非是秦始皇的後裔?後經訪問,原來這個村共有30戶,150人,全為百年前遠從重慶市秀山縣龍池區涌洞逃難而來,周圍村民常常欺生,他們就勤勞苦幹,奮發圖強,與周圍村民不相往來,形成一個勤勞而封閉的“獨立王國”,後循諧音,從勤國演變為岑國。 幾年來,桐林鎮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城建強鎮,農業穩鎮,生態立鎮,科教興鎮”的發展思路,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密切結合本地實際,切實改進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加強自身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為落腳點,以解決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和促進全鎮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為突破口,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實現了全鎮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復興等。

社會經濟

1、人口 桐林鎮20個行政村,166個村民組,57個自然寨,總人口18617人,其中侗族12594人,占總人口的67.65%;漢族4580人,占總人口的24.6%;苗族312人,占總人口的1.68%;其他民族430人,占總人口的2.3%。 2、土地 全鎮總土地面積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212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2.56%;林地占地面積143030.55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6.2%;草地面積3379畝,占總土地面積的3.78%;荒山及其他面積42005.45畝,占總土地面積的47.06%;耕地中,水田8646畝,占耕地面積的77.1%;旱地4125畝,占耕地面積的36.8%,人均耕地面積0.7畝,勞動力耕地面積1.28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0.73。 3、農業 桐林鎮糧食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大豆、紅薯、馬鈴薯等。2005年末,糧食總產量7669噸,人均411.9公斤;農業總產值3738萬元,人均2007.8元。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油桐、烤菸、油菜、生漆、五倍子、棕片、板栗、金秋梨、柑桔、梨子、楊梅、杜仲等。2005年末,經濟作物產量分別是:柑桔17噸,楊梅5噸,桃子5噸,生漆2.5噸,油桐籽12噸,五倍子2噸,棕片0.5噸,板栗2噸。 4、林業 全鎮林地面積14303.55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6.2%。木材蓄積量97999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48.7%。森林主要是經濟林和用材林。經濟林主要是:金秋梨、柑桔、梨子、板梨、油桐等。2005年底,全鎮有柑桔810畝,金秋犁3000餘畝。用材林主要為:松、杉、竹等。 5、畜牧業 鎮內草場資源豐富,主要有長嶺坡和聖德山兩個草場。草場面積3379畝,畝產草量820公斤。牧草品種有:五節芒、梭草、硬桿草和黃茅草等。全鎮畜禽品種主要有:坪地豬、水牛、黃牛、白山羊、三穗鴨等。2005年,生豬存欄數18246頭。大牧畜7800頭,其中:黃牛6233頭,水牛846頭,馬175匹,羊3268隻。家禽62100隻,其中:雞27380隻,鴨31520隻。 6、水利 全鎮有大小河流10餘條,主要河流為坦洞河和鹿洞河(邛水河)。水資源豐富,年水量1.5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0.74萬千瓦,可開發0.16萬千瓦,已開發木良電站375千瓦。全鎮有大小山塘水庫16座,提灌站4座,灌溉渠20條,總灌溉面積6533畝。木良水庫面積125畝,蓄水95萬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3X125千瓦,年發電量118萬度。 7、集市貿易 桐林鎮為三穗縣的第三大貿易集鎮。趕集高峰人次達萬人左右。場均攤點140個。交易品有:服裝、五金、百貨、針織、農產品、副食品、牲畜等。集市貿易服務於全鎮。輻射至三穗、款場、邦洞、南明等地。 8、文教 鎮文教事業發展穩定,教育設施比較完備。全鎮有中國小12所。其中中學一所——桐林中學,占地面積15.4畝,服務全鎮,共有14個班,學生732人,教職員工45人,其中住校生368多人。鎮級中心國小3所,村級完小2所,教學點7個。國小有教學班46個,小學生1386人,兒童入學率達98.5%。 現已建成農村地面衛星接收站24個,衛星電視覆蓋全鎮。 10、衛生桐林鎮現有1所衛生院,5個醫療點。衛生院現有醫護人員13人,床位20個,年門診人次達4000人。各醫療點配有醫護人員2到3人。各村均有衛生室和衛生人員。 11、郵電 目前,鎮上有郵政所和電信所各1所。鎮域各村寨均通郵政。電信,已通程控電話,電話裝機容量1800門,電話1560部。 12、道路交通:有省道310公路穿鎮而過,另有鹿洞至高橋,捧相經新艾至天柱陽寨,鹿洞經寨里至瓦寨白家,新場至寨告,新場至香爐,八受至岑壩,八坪至坪亞,鹿洞經桃場至瓦寨順洞,木良至桃場等鄉村公路。公路總里程65公里,其中省道10公里,鄉道55公里。已實現村村通公路。 13、電力:桐林鎮用電由南方電網公司供給,遇枯水季節供電不足時,鎮域內的木良電站補給。全鎮已實現村村通電。 14、供水:桐林鎮域供自來水的村寨僅新場村一個。其水廠位於桐林國小後,占地150平方米,日供水能力1000噸,供水管線長度:150毫米,管徑的長626米,100毫米管徑的長79米。全年供水量12000噸,用水人口250人。其餘各村尚未通自來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