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學理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理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理學院共有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學三個本科專業,以及統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五個教研室:基礎數學、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大學物理、套用物理教研室和一個實驗中心。還開設在職研究生班、成人專升本函授班,以及相關專業的成人本、專科班,形成了多學科、多層次的辦學框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林理工大學理學院
  • 地點:桂林
  • 大學:桂林理工大學
  • 類型:學院
師資力量,所獲獎項,機構設定,學院領導,學院行政,學院黨委,專業設定,精品課程,運籌學,統計學,線性代數,多元統計分析,數值分析,大學物理,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71人,其中專任教師63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22人,碩士生導師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在讀博士10人。擁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廣西區教學名師,廣西自治區優秀教師,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我院承擔著辦好自有專業以及全校數學、物理、數理實驗等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統計學教學團隊是廣西高校自治區級教學團隊,線性代數課程、統計學、課程是廣西高校自治區級精品課程,曾獲“統計學”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廣西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三等獎等多種獎項。

所獲獎項

近幾年學院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省級科研基金、教育教學教改研究項目30多項,實到科研經費400多萬元,發表科研論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00餘篇,出版專著4部、教材10本,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00多篇。曾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學院堅持以創新為動力、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學質量求生存,以科研質量求發展,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重視學生的理論水平,更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近幾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5%以上。

機構設定

理學院機構設定如下:
理學院機構設定理學院機構設定

學院領導

學院行政

院長
吳群英,學院院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區優秀專家,“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廣西區優秀教師,廣西區教學名師。研究方向:機率極限理論和馬爾可夫過程。
副院長
唐國強,學院副院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分管本科教學。研究方向:保險精算和套用統計。
副院長
肖劍榮,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分管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研究方向:材料物理。
副院長
張富文,學院副院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分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研究方向:高能天體物理和宇宙學。

學院黨委

書記
姜子亮,學院黨委書記。負責全院思想政治及黨務工作
副書記
馮廣輝,學院黨委副書記,分管學院學生黨建和學生管理工作。

專業設定

套用統計學
(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統計學是20世紀迅速發展的學科,是研究各種隨機現象的本質與內在規律性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學科中各種類型數據的科學的綜合處理及統計推斷方法。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和比較紮實的經濟學基礎,掌握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企事業單位、經濟、管理部門和中介機構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據分析、決策諮詢等開發、套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學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實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到高校、科研機構、金融、證券、保險、衛生、電信、國家機關、銀行及各類中介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數量分析和風險管理等工作。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西方經濟學,統計學,機率論,數理統計,統計軟體,會計學,程式設計語言(C語言),貨幣銀行學,統計學原理,數據結構,抽樣調查,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套用隨機過程,實用回歸分析,計量經濟學,統計預測與決策,國民經濟核算,企業管理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
(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由信息科學、計算科學、運籌與控制科學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理科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學研究的訓練,能解決信息處理和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在信息與計算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及設計開發有關軟體的能力以及較強的更新知識、追蹤新技術的能力。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產業、經濟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套用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計算機、無線電、國防、財貿金融、管理、統計等各部門和各種高新技術企業及公司從事軟體開發、網路管理、計算機套用、信息安全、數據與信息處理和分析等工作。
本專業畢業生能攻讀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套用數學、計算數學、計算機科學技術、信號處理、統計學、金融數學等領域)的碩士學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和算法語言、微分方程、物理學、機率統計、數值分析、數學物理方法、離散數學、信息與編碼、控制論基礎、數學建模、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組合最佳化、最最佳化算法、電動力學與量子力學、運籌學基礎。
套用物理學
(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有物理學、光電子學及信息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紮實的數理基礎和計算機套用基礎;掌握物理學基本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有良好的科學實驗素質,具備套用物理學的知識和技能,能進行技術開發、套用研究、教學和相應的管理能力。本專業培養熟悉綜合套用現代化科學前沿技術,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實驗能力;具有光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雷射技術等高新技術技能,能在物理學信息材料和相關科學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的學生系統的學習數學、物理、光電子、微電子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軟硬體手段,具備各種電子材料、工藝、器件及系統的設計、研究與開發的基本能力,注重理論的深度,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正義感和責任感以及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獨立人格;
2、不斷學習和自我提高的意識和能力;
3、比較紮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比較強的邏輯及形象思維能力,對問題的總體把握和歸納能力,以及實驗動手和設計能力;
4、對物理學科前沿和熱點問題有一般的了解,對高技術領域如光電子技術、材料科學、計算機和微電子技術等涉及到基本問題、難點問題,發展趨勢有一定的了解;
5、一定的編程和利用計算機軟體解決科學及技術問題的能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和文獻檢索的能力;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主修課程:
1、 主幹學科: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2、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計算機系列課程、普通物理、物理實驗、模擬數字電路、原子物理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統計物理學、光電子學基礎、資訊理論基礎、雷射物理、信息材料、半導體物理學。

精品課程

運籌學

(區級精品課程 2010年)
運籌學(Operational Research),是一門獨立的基礎科學和套用科學,是學習社會現代化科學管理必不可少的強有力工具。它也是一門研究人類對各種廣義資源的運用及籌劃活動的新興學科,是系統科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門類,其目的在於了解和發現這種運用及籌劃活動的基本規律,以便更有效發揮有限資源的效益,從而達到總體或全局有效或平衡的目標。
我校運籌學課程《運籌學》最早於1992年開出,是資環系水文與水資源專業開設的公共基礎課,林亮教授主講,內容主要為線性規劃、整數規劃、運輸問題、網路規劃、對策論、排隊論等。經不斷努力和發展已成為校級精品課程。

統計學

(區級精品課程 2008年)
《統計學》課程是統計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我校的經濟學、財務管理、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等十幾個專業中都開設《統計學》課程。從《統計學》課程設定開始,我們就制定了相應的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主要開設有《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商務統計》、《金融統計》、《統計學》等課程。同時我們遵照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改革和與時俱進的精神,在認真總結長期教學實踐經驗,將建設起一門有全新內容和結構的《統計學》課程,我院的《統計學》課程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線性代數

(區級精品課程 2007年)
我校是一所以工為主,理、管、文、經、法、農等7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教學型高等院校,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是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線性代數是我院理工、文管本科各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也是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必考的數學課程之一。
將《線性代數》課程建設成為全國精品課程是我院的主要目標。我們將以精品課程建設為突破口,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統籌考慮,處理好傳統與特色、規範與創新、內容與方法、教學與科研等各方面的關係;把握好教材、講課、作業、輔導、考試等各個要素;解決好網路教學、線上答疑、資源共享等問題;並通過與國內外同類課程的深入比較與研究,進一步明確我們的優勢和差距,創造和建立一個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力爭將非數學類公共基礎課程《線性代數》建設成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的精品課程,朝著“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範性課程”的方向努力。

多元統計分析

(校級精品課程 2010年)
《多元統計分析》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方法類專業課程。該課程主要介紹幾種廣泛套用的分析多元數據的方法:聚類分析﹑判別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對應分析和典型相關分析等。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在地質、堪探、測量、經濟管理、旅遊規劃、人文社會學等各方面都有深入廣泛的套用。我院有十多個班級,3個專業開設了《多元統計分析》課程,課時安排64學時,其中授課48學時,上機16學時。

數值分析

(校級精品課程 2010年)
數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是研究分析用計算機求解數學計算問題的數值計算方法及其理論的學科,為計算數學的主體部分。數值分析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並掌握現代科學計算中常用的數值計算方法及其原理。並通過上機實習熟練數值方法與一些數學軟體的結合運用,為解決科學與工程中的實際問題打好基礎,同時為後繼課程的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

大學物理

(校級精品課程 2006年)
《大學物理》課程是高等院校理、工、人文、經、管科各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開設大學物理課,一方面是為學生系統的學習研究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礎,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學好大學物理課對學生以後的工作以及對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進一步學習有著重大的影響。
桂林理工大學理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