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斯特營

格洛斯特營

格洛斯特營是英軍格洛斯特郡團(Gloucestershire Regiment)的一個營,在1951年臨津江戰役被中國志願軍以優勢兵力擊潰並遭到殲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洛斯特營
  • 外文名:Gloucestershire Regiment
  • 介紹:軍隊名稱
  • 所屬國家:英國
概述,戰役實況,第一個夜晚,第二個夜晚,第三個夜晚,撤退和覆滅,

概述

據志願軍戰史,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黃昏,中朝人民軍隊在全線發起反擊。右翼,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李志民指揮第63、第64、第65軍,突破臨津江後,第63軍攻占江南要點紺岳山,殲英軍第29旅一部(見雪馬里戰鬥);第64軍受阻於臨津江南岸彌陀寺以北地區,而此時兵團第2梯隊第65軍2個師也已渡過臨津江,致使5個師的兵力大部擁擠在江南岸20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區內,遭敵火力突擊,傷亡較大,影響了向議政府實施戰役迂迴和殲滅英軍第29旅任務的按時完成。

戰役實況

在中國軍隊的前進道路上是英軍第29旅。該旅轄下有四個步兵營(英軍為三個營):皇家尤爾斯特來復槍團第1營,格羅斯特團第1營,北阿姆伯蘭燧發槍團第1營,另轄有比利時營,指揮官是Tom Brodie準將。皇家炮兵第45野炮團和第170迫擊炮連為其提供火力支持,每個第29旅的營都編入了第170迫擊炮連的一個排。該旅的防線共延綿15公里。
1951年4月,英軍第29旅沿著臨津江布置了防線。中國軍隊穿越臨津江的主要進攻路線由格羅斯特團1營(以下簡稱格羅斯特營)、皇家炮兵第170迫擊炮連C排和少數預備隊把守,共773人,此外在英軍側翼還有一個比利時營(後被英軍增援部隊救走)。格羅斯特營與燧發槍營相距3公里,它占據著“城堡山”(148山)、182山和144山,三座山頭之間都有較大的距離。聯合國軍指揮部需要時間重新部署,因而命令格羅斯特營爭取儘可能多的時間,而直面他們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軍長傅崇碧指揮的的3箇中國師(約27000人)。
雙方第一次接觸發生於1951年4月21日晚22:00,格羅斯特營在臨津江旁的一個3人哨崗發現渡口處有一支14人的中國巡邏隊,英軍開火射殺了3名中國士兵,另有4名中國士兵受傷被戰友背了回去。

第一個夜晚

1951年4月22日9:45戰鬥打響,中國軍隊的首次渡河被中尉Guy Temple帶領的C連第7排所抑制,他們擊退了中國軍隊的四次嘗試,直到彈藥耗盡而撤退(Temple因此獲得了軍事十字勳章)。然而英軍不知道中國軍隊還有另一個渡河點,很快超過1000名中國士兵渡過河並從各個方向發起進攻。英軍的A連首當其衝,戰鬥異常激烈,英軍的布倫式機槍和VICKER式輕機槍不停地噴射子彈直至槍管發紅乃至失靈,當晚23:30,大量中國軍隊渡過臨津江,B連也加入了戰鬥。
23日早晨,A連仍然在繼續戰鬥,少尉John Maycock陣亡,他的排只有6個人還沒有受傷,中尉Terence Waters頭部受了重傷;此時A連已有一半人傷亡。中國軍隊占領了“城堡山”,向山下的A連傾瀉著子彈。中尉Philip Curtis帶著一支反擊部隊穿過開闊地帶試圖奪回“城堡”,但很快就有3名英軍死亡,4人負傷。Curtis命令剩下的人掩護他,他要獨自突擊。在多處受傷後他的手下嘗試將他拖回來,但是Curtis拒絕了,並又一次獨自突擊;他投擲手雷炸毀了一個機槍火力點,但是卻被另一個方向的火力打死了。他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Pat Angier少校報告了他的連的艱難處境:缺少彈藥,傷亡慘重;他希望能得到增援。但是營指揮官Carne中校的命令是:“在新的命令下達前要不惜任何代價守在原地。”Angier少校回答:“不要為我們擔心,我們不會有事的。”15分鐘後Angier陣亡。A連不得不撤往235山(該山現被命名為格羅斯特山),隨後皇家炮兵用猛烈火力對城堡山進行了覆蓋。
23日早晨格羅斯特營的F梯隊抵達戰場並帶來了食物和彈藥,同時撤走了40名傷員。但是中午時分中國軍隊從後方切斷了這條公路。格羅斯特營被包圍,但是他們得到的命令是利用公路旁的高地死守公路,不能讓中國軍隊輕易使用,因為通過這條公路中國軍隊可以包圍和摧毀I軍團。當天下午Brodie準將告訴Carne在24日會嘗試對該營進行增援。

第二個夜晚

英方記載
到23日晚,中國軍隊的計畫已經被延遲了24個小時,187師也遭到了很大損失。63軍決定投入188師和189師在夜間發動全面進攻以一舉殲滅格羅斯特營。當晚22:30攻擊開始,B連和C連首當其衝。中國軍隊可能沒有意識到B連陣地的確切位置,結果直接撞上了B連的槍口遭受了很大傷亡。但很快中國軍隊發現了B連和C連間的空隙並開始大量進行滲透。不久C連的8排和9排遭到了山坡上的中國軍隊的輪番攻擊,連指揮部和7排在凌晨4:00雖然又擊退了一次進攻,但是情況已經相當糟糕,Carne中校命令該連撤往格羅斯特山。
D連也進行了慘烈的戰鬥,並於24日拂曉時撤往格羅斯特山。B連則從23日晚至24日凌晨擊退了中國軍隊的7次進攻,陣地上比較靠前的部隊已經被中國軍隊殲滅,當中國軍隊的188師移動到該連與燧發槍營間的空隙處時,該連撤往314山,在那裡有少量滲透進來的中國軍隊,但英軍於24日10:30將該山肅清。B連這時只剩下了Harding少校、Morton軍士和15名士兵。
到了24日早晨,格羅斯特營的殘部集中在了格羅斯特山上,只有40多人還有有效的戰鬥力。在最後一份發給旅長Brodie的電報中,Carne中校說:“我很明白現在的情形。我們現在處境很糟糕,但如果需要我們守下去,我們會繼續堅持。”美軍直升機嘗試撤下傷員,但是由於四周中國軍隊的猛烈火力飛機根本無法接近。一支由第8輕騎兵團、比利時部隊、菲律賓部隊、波多黎各部隊和美軍步兵營組成的部隊嘗試突破中國軍隊的包圍,但是當頭的一輛坦克被中國軍隊擊毀並阻塞了道路,救援沒有成功。格羅斯特營已經被包圍,缺少食品、飲用水和彈藥,而最致命的是無線電電池已接近枯竭,只能再維持10—15小時,如果無線電失靈,那么炮兵將無法提供有效的火力掩護。
中方記載
24日拂曉,圍殲雪馬里守敵的戰鬥打響了。擔任主攻任務的560團2營和3營9連冒著敵10架飛機和炮火的轟擊,向314高地和以西無名高地發起突然攻擊,並相繼占領這兩個敵陣地。與此同時,6連向雪馬里西北無名高地攻擊。3排各班在排長犧牲、副排長腿被炸斷的情況下,互相配合,密切協同,首先插入敵縱深,打亂敵防禦,配合連主力占領雪馬里西北無名高地。560團1營從雪馬里側後向敵發起了攻擊。“格洛斯特營”遭志願軍前後兩面夾擊,終於支持不住,便在縱深炮火及335高地守軍的掩護下,於24日晨趁大霧向南倉皇潰退。逃至雪馬里南側2954高地時,遭560團1營的痛擊,60餘人成了俘虜,餘部退回雪馬里。
英軍29旅得知“格洛斯特營”被困,一面令其固守待援,令航空兵空投食品和作戰器材,一面出動地面部隊救援接應。24日上午,英軍一個營的兵力在10架飛機、20多輛坦克的掩護下,向雪馬里開進,企圖營救被困之敵,途中遭志願軍561團3營的阻擊,坦克全部癱瘓在狹長險要的公路上。英軍步兵失去坦克的掩護,潰散而逃。志願軍官兵果斷出擊,殲敵一部,繳獲坦克18輛,汽車10多輛。下午,韓軍一個營的兵力再次向雪馬里增援。志願軍561團3營憑藉有利地形,炸毀敵汽車,打擊敵步兵,然後以反坦克小組從側後攻擊敵坦克。敵坦克見勢不妙,倒車後撤,結果汽車與坦克、坦克與坦克互相擠壓,亂成一團。“格洛斯特營”危在旦夕。英29旅不顧增援部隊的傷亡,以數十門大炮猛烈地向雙方短兵相接的陣地轟擊,同時命令其後續部隊輪番衝擊。
561團3營打退了敵人數次進攻。3營8連6班守衛的無名高地,是敵人每次進攻的必經之地。他們連續擊退了敵人的7次衝鋒,擊毀敵汽車、坦克各一輛。最後,陣地上只剩下副班長杜根德一人,他用手榴彈、爆破筒等武器打退了敵人的5次進攻,斃傷敵30名,堅守陣地5個多小時。由於561團3營的頑強抵抗,敵接應救援部隊離雪馬里被困的“格洛斯特營”雖然只有2.5公里,卻不能會合。“格洛斯特營”絲毫沒有擺脫困境。

第三個夜晚

英方記載
24日黃昏時分飛機投下了一些補給,Carne中校被告知這時正在別處執行任務的對地攻擊機將在第二天為格羅斯特營提供支持,此時英軍第29旅其他部隊已撤退,而該營得到的命令仍然是守在原地。
中國軍隊於22:00發起進攻並持續了整整一晚,Carne中校也親自上陣,他手握步槍和刺刀,帶著警衛向一群中國士兵發起攻擊,他的副官後來說:“他射倒了好幾個中國士兵。”Carne被授予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和美國優異服役十字勳章。
25日拂曉,中國軍隊發動了最後一輪進攻,連續7次中國軍隊幾乎要吃掉格羅斯特營,但每次又都被擊退。在格羅斯特山上,營指揮部已經名存實亡,上尉Richard Reeve-Tucker陣亡,肩部受傷的Donald Allman中尉指揮著一個排的殘部,參謀官Henry Cabral中尉則指揮著另一個排。這時最後一批彈藥也分發了下去。每個人只有5發子彈,每挺布倫機槍只有一個半彈夾,每挺司登衝鋒鎗只有半個彈夾。
早晨6點,旅長Brodie下達撤退的命令。格羅斯特營已經堅持了4天。在日誌中Brodie寫道:“只有格羅斯特營可以做到這一切。”
到了8:30,無線電電池耗盡,火炮失去了指示只能盲目開火,而通信官Tony Farrar-Hockley此時的頭銜也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他的最後一份電報是給Temple中尉的:“夥計,你待在原地直到新的通知下達。如果你的彈藥用完,你就用石頭。”他隨後加入了A連的殘部。這時,一架P-80流星式戰鬥機飛臨戰場,向中國軍隊投下了凝固汽油彈,並隨後進行掃射。不久更多的P-80投入戰場,在山谷和河流間進行猛烈射擊。在飛機的掩護下,格羅斯特營開始撤退,醫官Robert Hickey、Sam.J.Davies等人自願留下看護傷員。
中方記載
25日拂曉,英軍以8輛坦克夾護著6輛滿載著步兵的汽車,由神岩里西北側向雪馬里增援。志願軍559團9連迎頭痛擊,將英軍5輛坦克、6輛汽車擊毀,全殲援敵百餘人,保障了560團全殲雪馬里之敵。
在志願軍外圍部隊打援的同時,擔任主攻雪馬里任務的560團已攻占了雪馬里四周的幾個陣地,將守敵壓縮檔圍於235高地。25日8時,560團向“格洛斯特營”主陣地發起攻擊,一舉攻占了主峰,全殲守敵。

撤退和覆滅

A、B、C連的殘部在重火力的攻擊下向南撤去。很快Farrar-Hockley帶領的A連遭到包圍並被俘。Pike上尉和手下遭遇到了10倍於己的中國軍隊,在發射了僅剩的4顆子彈中的兩顆後,他下令手下投降。Harding少校、Temple中尉和Ridlington軍士在行進了10英里後也被俘虜。Cabral中尉被俘後死於戰俘營。Carne中校、Hobbs準尉等軍官在48小時後也被俘虜。
Mike Harvey上尉和D連以及一些機槍手(共92人)向北行進,然後向西,最後向南撤退。3小時後他們遭遇了中國軍隊,損失了一半人。剩下的人最後抵達了聯合國軍的防線。但不幸的是美軍坦克把他們錯誤地當成了中國士兵並進行攻擊,打傷了Thomas Conneely中尉和另外6名士兵。在意識到錯誤後美軍掩護這批人撤回,一共是5名軍官和41名士兵。Harvey上尉由於卓越的指揮被授予軍事十字勳章。
B連的二等兵Es***在戰鬥中頭部和雙腿都受了傷。由於無法行走,他只能在地面爬行直到因為疼痛和虛弱而暈倒。他被中國軍隊發現並訊問。Es***給出了姓名、軍銜和番號。中國士兵隨後離開,丟給他一顆手榴彈。但幸運的是爆炸只傷了他的眼睛。在中國士兵離開後,Es***繼續爬行並抵達了一個村子,在那裡他得到了村民的照料,並最後回到了聯合國軍防線。1951年12月,他被選中在英王喬治六世發表聖誕講話前向大英國協國家進行廣播。他說:“四月,當格羅斯特營在臨津江戰鬥時,我負了傷。在被俘後我又幸運逃脫。我和幾個韓國村民一起生活了數周,他們教我如何靠吃草維持生命。後來我被我們的巡邏隊接走並被送回家,在醫院接受治療後,今天我返回了父親的農場。但是,在韓國的夥計們很難感受到聖誕節的氣氛,所以我要為他們鼓勁,尤其是那些被俘的戰友,我希望你們能平安歸來……”
此戰中,共有59名英軍陣亡,526人被俘(其中180人負傷)。有34人後來死於戰俘營。這次戰鬥將中國軍隊的進攻推遲了3天,為聯合國軍重新部署建立新防線爭取了時間,格羅斯特團1營後來重建,那些倖存者成為了其中的骨幹。1951年5月8日,格羅斯特團1營和第170獨立迫擊炮連C排被美國政府授予了美國總統團隊嘉獎令。
但根據中方的作戰部署記錄,該方向上為英軍29旅全部及部分美韓軍隊與志願軍交戰,格洛斯特營被圍後志願軍始終只以一個多團的兵力與其纏鬥,故並未起到多少拖延作用。圍殲格洛斯特營相關的志願軍部隊先後有4個團,其中主要參戰部隊先後有559團及560團兩個團。最先與格營交手的是559團,於23日7時占領182高地後向縱深發展,而後接替主攻任務的為560團(該團配屬有189師一個營,在阻援戰鬥中發揮了作用),559團轉為配合阻援,561團1營則在24日凌晨從側後攻擊格營C連,完成對格營致命一擊,另有194師581團在25日參與對格營崩潰後殘部的圍殲,並俘虜卡恩中校。四個團中擔任主攻的560團傷亡最重,總計傷亡491人(另有《抗美援朝戰爭的經驗總結》一書中指出560團傷亡為176人,其中連以下官兵負傷134名,營以下官兵犧牲42名),561團及581團參戰規模有限傷亡輕微(194師主要對手為阿爾斯特郡營,該師581團順路清剿了格營的殘餘,561團1營是最終擊潰格營的關鍵,但該團主要任務為阻援)。
而在雪馬里戰鬥中英軍方面也並非沒有增援,在2月24日就先派出27旅“諾森伯蘭郡團”1營增援,後又派出南韓軍65團又一個營的兵力和菲律賓營、比利時營沿著土橋場公路增援,但是被志願軍的打援部隊先後擊退,此戰後菲律賓營曾與格洛斯特營一道被授予美總統集體嘉獎令,可見該方向只有格洛斯特營參戰的說法是不客觀的!
格洛斯特營
此戰中格洛斯特營俘虜即達500多人,且其中僅180人負傷,無論如何都不像一支遭數個師圍攻,經過激烈攻防戰鬥最終傷亡殆盡的部隊,而該方向上英軍29旅此戰損失達1310人(該旅總兵力為4000餘人,其中英軍3000餘人,陣亡被俘失蹤即達900餘人),下轄3個步兵營中有兩位營長陣亡,亦不可謂未受重創!右圖中右邊綠圈為美軍65步兵團的解圍行動,左邊綠圈為韓1師12團及73重坦克營對格營的救援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