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組織原則

格式塔組織原則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知覺不能被分解為小的組成部分,知覺的基本單位就是知覺本身,格式塔心理學的信條就是:整體不同於部分之和(The who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um of its parts).格式塔心理學強調結構的整體作用和產生知覺的組成成分之間的聯繫。格式塔心理學研究認為,人類具有不需要學習的組織傾向,使我們能夠在視覺環境中組織排列事物的位置,感受和知覺出環境的整體與連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式塔組織原則
  • 外文名:principle of perceptual organization/Gestalt laws of grouping
  • 來源:格式塔心理學
  • 條數:8條
簡介,詳情,

簡介

關於格式塔心理學,有8條格式塔組織原則(principle of grouping/Gestalt lows of grouping),它們分別如下:

詳情

1、圖形與背景的關係原則(figure-ground)。當我們觀察的時候,會認為有些物體或圖形比背景更加突出。
2、接近或鄰近原則(proximity)。接近或鄰近的物體會被認為是一個整體。
3、相似原則(similarity)。刺激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強度等物理屬性方面比較相似時,這些刺激物就容易被組織起來而構成一個整體。
4、封閉的原則(closure),有時也稱閉合的原則。有些圖形是一個沒有閉合的殘缺的圖形,但主體有一種使其閉合的傾向,即主體能自行填補缺口而把其知覺為一個整體。
5、共方向原則(common fate),也有稱共同命運原則。如果一個對象中的一部分都向共同的方向去運動,那這些共同移動的部分就易被感知為一個整體。
6、熟悉性原則(familiarity)。人們對一個複雜對象進行知覺時,只要沒有特定的要求,就會常常傾向於把對象看作是有組織的簡單的規則圖形。
7、連續性原則(continuity)。如果一個圖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連線在一起的,那么這些部分就相對容易被我們知覺為一個整體。
8.知覺恆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人們總是將世界知覺為一相當恆定以及不變的場所,即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東西,落在視網膜上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不會認為是這個東西變形了。
1)明度恆常性
2)顏色恆常性
3)大小恆常性
4)形狀恆常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