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業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院

核工業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院成立於2002年年底,原名中國核工業第二三建設公司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院,前身是中國核工業第二三建設公司焊接研究所。2005年11月,更名為核工業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院。2006年成為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計畫單列單位,接受建設集團公司和二三公司的雙重管理。2006年4月28日,工商註冊完畢,正式成為獨立法人。2007年8月獲得核行業乙級設計資質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工業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院
  • 成立時間:2002年
  • 原名:中國核工業第二三建設公司工程技術研究設計院
  • 前身:中國核工業第二三建設公司焊接研究所
設計院簡介
設計院占地面積7250m2,建築面積4600m2,現有在冊職工176人,其中大學本科以上人員占總人數的70%。設計院的職能部門主要有焊接研究所、工程設計所、施工技術研究所、無損檢測中心、經營部等,形成三所四部一室一中心的格局。主營核工業工程技術研究、設計、諮詢服務及試驗;工業及民用建築研究、設計、諮詢服務;環保技術的研究、設計、諮詢服務;焊接切割設備的研製開發與銷售;工業設備安裝。兼營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相關信息諮詢。
設計院作為集團公司和二三公司的技術研發中心和技術支持平台,已經完成了《主迴路管道窄間隙全自動焊》、《焊接輔助設備的研究》、《進口逆變焊機線路板的研發與維修》、《三維數位化設計》四項公司級自主創新科研項目,尤其是《核電站主迴路管道窄間隙全自動焊》項目技術先進、參數可靠。項目結題後在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先進性反應堆項目進行了半年多的工程套用,實踐證明工藝可行,此技術即將在中核集團的福清和方家山核電站建造中使用。此外,設計院還積極承擔國防科研項目研究工作,已申報成功並正在開展實施的科研課題有八項。
設計院下設的焊接研究所作為二三公司乃至建設集團公司唯一的焊接工藝研究機構,主要從事核工業領域內焊接工藝研究、焊接培訓、焊接專業教學、焊接設備維護、焊機線路板製作和焊接科研項目的申報與組織實施工作。焊接研究所大部分人員參加過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秦山一/二/三期核電站、田灣核電站建造項目的焊接技術準備、焊工培訓、現場施工管理工作,積累了一定的核島安裝焊接管理經驗。焊接研究所設有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考試委員會和民用核承壓設備焊工考試委員會,中國安裝協會焊接技術專業委員會也設在該所。
設計院工程設計所前身是中國核工業第二三建設公司嶺澳核電項目部現場設計室,先後參與完成了嶺澳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田灣核電站、中國科學院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改造等國家重點工程詳細設計工作,通過十餘年的核電施工圖詳細設計工作積累和其他工程設計經驗的累積,建立了完整的核電施工圖詳細設計管理制度,形成了制度化的設計規程和系統化的核電施工圖詳細設計技術管理體系,初步具備了承擔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核島建造工程施工圖詳細設計能力,正著力建成集團公司和二三公司的工程設計技術支持平台。由於在嶺澳核電和秦山三期核電工程設計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二三公司和設計院相繼獲得了2004年和2005年度國家“國防科學技術獎”和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
工程設計所正在參與廣東嶺澳二期核電站核島安裝施工圖詳細設計工作,採用了先進的PDMS三維設計技術開展設計,為設計院承擔國家“十一.五”將要開工建設的多座核電站詳細設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設計技術基礎。
設計院檢測中心正式成立於2005年,它的前身是二三公司下屬各分公司的試驗室,其承擔了國內所有核電建設項目的檢測任務,包括大亞灣、嶺澳 、秦山一/二/三期、田灣和承擔的嶺澳二期、秦山二期擴建核電項目,還承擔過中國原子能科學院的5兆瓦高溫堆、實驗快堆、先進堆等核工程的理化檢測和無損檢測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檢測任務。另外,檢測中心還具有豐富的石化建設檢測經驗,承擔過廣乙烯、大慶乙烯、福建煉油廠、安慶石化、吉林石化等工程的理化和無損檢測任務。
檢測中心1995年取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證書,2005年8月通過計量認證複評審,2005年9月取得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證書(CNAS),2006年3月取得國防科技工業實驗室認證(DILAC),2007年11月13日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檢測中心已經具備按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校準工作的能力,所出具的檢測報告可以得到國際上38個經濟體和47個認可機構的承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