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砧木苗的培育: 種子生活力測定和消毒、催芽

柑橘砧木苗的培育: 種子生活力測定和消毒、催芽為防治病害,催芽前應進行種子消毒。

1.生活力測定 播種前應測種子生活力,以確定用種量。常用的方法有:一是直接測定法,取一定數量的種子,剝去內外種皮或切去大頭種皮,用0.1%高錳酸鉀液消毒後用清水沖洗2~3次,置於有雙層濕潤濾紙的容器內,在25~30℃溫度條件下,數日內檢測發芽數,計算發芽率;二是靛藍胭脂紅染色法,用清水浸泡種子24小時,剝去種皮後浸於0.1%~O.2%的靛藍胭脂紅溶液中,常溫下3小時後觀察,完全著色或胚部著色的是失去生活力的種子;三是TTC染色法,種子縱切成兩半,切面向下置於1%的2,3,5-三苯四唑化氯(TTC)液中,24小時後,凡變為粉紅色的種子具有生活力。
2.消毒 為防治病害,催芽前應進行種子消毒。將經過檢驗,採取風、水篩選等方法,清除雜物,提高純度後的種子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處理方法有:
①用0.4%的高錳酸鉀液泡種10分鐘,再用清水洗淨;
②用300倍的福馬林溶液泡種10分鐘;
③用1.5%硫酸鎂在35~40℃的溫水中浸種2小時,可消除種子所帶的病菌,有利於發芽和生長。對於要培育脫毒苗的種子,可用54~56℃的熱水浸泡50分鐘。
3.催芽 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加快發芽速度,種子播種前需進行催芽處理。根據千粒重,發芽率進行分級,分別催芽。種子催芽的方法較多,常用的有:
層積催芽:選擇低溫(0~10℃),通氣的室內,或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陰涼濕潤的室外,挖深、寬各1m左右,長度不等的窖,底層鋪10cm濕沙,然後將種子和沙按1:3體積比例混合,勻撒在沙層上,高度不超過50cm,其上再覆沙5~6cm,每隔1m放置通氣籠,最後覆土成屋脊形,窖四周開好排水溝。要定期檢查翻藏,注意保濕和通氣,以防霉變,貯前要用千分之一多菌靈消毒。當“裂嘴”種子數達三成時,即可播種。
水浸催芽:播種前用溫湯淋沖,用35~40℃的溫水浸種1小時,再浸冷水半天,要注意攪拌,使其自然冷卻,浸種時種子與水的容積比例以1:3為宜。對種皮緻密、不易吸水膨脹的種子,分批催芽分批播種。
淋種催芽:對浸種後的種子,可進行淋種催芽,即將種子放入竹籮中用稻草或麻袋覆蓋保濕,放溫暖處,每天用35~40℃的溫水均勻淋水2~3次,翻動種子一次,5~9天后種子微露白根,即可播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