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新林鎮

林西新林鎮

新林鎮,地理位置東經117°56′,北緯43°51′。地處林西北部鄉鎮腹地,鎮政府駐地新合距縣城60公里。與錫林郭勒盟的西烏旗毗鄰,南北寬2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西新林鎮
  • 位於赤峰市林西縣北部
  • 東西長:50公里
  • 總面積:508平方公里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新林鎮,具體分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交通情況,資源加工,改革發展,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新林鎮,內蒙古自治區扎興安盟賚特旗新林鎮,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鎮情簡介,歷史沿革,行政轄區,產業經濟,人口數據,鄉屬學校,特色農產品,地圖信息,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新林鎮

新林鎮位於赤峰市林西縣北部,地理位置東經117°56′,北緯43°51′。地處林西北部鄉鎮腹地,鎮政府駐地新合距縣城60公里。與錫林郭勒盟的西烏旗毗鄰。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508平方公里。

具體分布

新林鎮歷史文化悠久。解放初期,新林鎮屬林西縣第五區,1956年撤區建鄉,1958年底建新林鎮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建為新林鎮。全鎮現轄11個行政村(氈鋪村、新合村、鹿山村、七一村、太平村、五星村、大勿蘭村、上升村、八一村、大壩村、湖泗汰村),85個村民小組,5293戶,24000人,其中蒙古族395人,滿族57人。鎮內現存遼代四方城文化遺址,城址內散布大量遼陶、瓷碎片。中勿蘭金邊堡遺址是金朝興盛時期為防禦外族侵擾而建,始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

自然資源

自然環境優美。新林鎮北倚大興安嶺,南靠邊牆梁,境內河流縱橫,山川綿延,哈什吐林區原始森林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發源於克旗天河園鄉的巴爾汰河橫貫全境。經過多年的生態綜合治理,鎮域內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根本改變,荒山變成了青山;荒沙變成了綠洲;山水相映,綠樹成蔭,煥發出勃勃生機。七一至中勿蘭敖包山流域3萬畝生態工程被自治區定為生態示範區,境內山巒起伏,川谷縱橫,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

經濟發展

農業基礎雄厚。經過兩期六年的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業基礎建設明顯改善,農業總產值顯著提高。新林鎮是全縣的產糧大鎮,重要商品糧基地,年糧食產量3000萬斤,銷售額達到1500萬斤。14.6萬畝耕地承載著新林鎮人民的希望,玉米、小麥、穀子是主要糧食作物,油葵、藥材、華子菇、甜菜、豆類是主要經濟作物。雜糧雜豆品種多、質量好,歷年來都被外地客商所青睞。

交通情況

交通便利暢通。縣級公路嘎九線橫貫東西,鄉級公路隆二線穿越南北,並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已成為林西北部鄉鎮的交通樞紐和農產品集散地。

資源加工

鄉鎮工業後勁實足。全鎮共有鄉鎮工業4家,個體工商戶310戶,寶源錫礦股份公司,永盛大醬釀造廠已成為全鎮鄉鎮工業的骨幹企業,永盛商業一條街、新合工業園區已成為聞名遐邇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中心。
農牧結合成效顯著。走農牧結合、可持續發展道路己成為全鎮人民致富達小康的必由之路。全鎮年存欄羊10萬隻,牛5000頭,累計人工種優質牧草3萬畝(紫花苜蓿),“以農為主,農牧結合,舍飼圈養,科學養殖”的發展思路使全鎮人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已建標準化暖棚暖圈1000處,養殖小區2處,建設面積50000平方米。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土特產品遠近聞名。野生動物馬鹿、野豬、狐狸、獾子、狍子等在這裡生息繁衍;黑樺樹、白樺樹、天然榛柴、錦雞兒、柞樹均有分布;山杏、松子,草蘑、樹蘑、山梨、榛子、山韭菜、野蔥、婆婆丁、酸不溜是純天然綠色食品,主要礦產品有銅、鐵、錫、螢石、紅柱石、鎢、金等。本地特產黃豆醬是自治區優質產品,產品選用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長期發酵而成,質優價廉,飲譽區內外。

改革發展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新林鎮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新林鎮黨委政府在新的形勢下,為加快新林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抓住國家實施西部開發的歷史機遇,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努力改善投資環境,營造良好的開放氛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本著“互惠互利、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所有投資者讓利在先,鼓勵投資者搞開發建設。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新林鎮

新林鎮隸屬新林區管轄。位於新林區境中部,為新林區政府駐地。原屬呼瑪縣管轄的林區。1964年劃歸大興嶺特區管轄,翌年設立新林林業公司,1967年改為新林林業局,區、局“政企合一”。林業人口迅速聚集,形成自然鎮。1987年4月,正式設定新林鎮,為新興的林業城鎮。
新林鎮轄境地勢較平坦,總面積15平方公里,鎮內建有6條馬路。工業有林業機械修配廠、白灰廠、木材綜合加工廠等。鎮郊有耕地0.3萬畝,以種植蔬菜為主。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44萬人,共中非農業人口2.42萬人;回、蒙古、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4%。鎮政府駐地林城街。

內蒙古自治區扎興安盟賚特旗新林鎮

扎賚特旗新林鎮位於興安盟最北端,地處111國道1384公里處,北與呼倫貝爾市接壤,東與黑龍江省隔河相望,省際通道貫穿全鎮.距鐵路幹線40公里.全鎮總面積477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36個自然屯,現擁有耕地16.5萬畝,天然草場19萬畝,林地26萬畝,總人口16800人。二00五年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村鎮。
幾年來,新林鎮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方便快捷的交通優勢得以長足發展。
這裡氣候適宜、物產豐富。廣袤的土地、肥沃的良田、盛產綠色水稻、優質玉米、高油大豆及乳、肉、絨、毛皮等精優農畜產品,倍受各地客商青睞並為此而使新林鎮成為東北最大的農畜產品集散地。境內樹種繁多、林深草密、為棕熊、馬鹿、野豬、雉雞、飛龍等珍禽異獸提供了天然生息和繁衍場所。天然的防風、桔梗、黃芩、赤勺等中草藥材暢銷全國。木耳、榛子、蕨菜、蘑菇等特產極為豐富,是加工綠色食品的上乘之地。
這裡山清水秀、景色怡人。鬼斧神工的駝峰山,使人流連忘返、栩栩如生的小石牛更富傳奇色彩。群山中樹木參天,泉涌鳥鳴,野鴨戲水,是踏青旅遊的極好去處。
這裡政策優惠、客商雲集。鎮內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城鎮功能日趨完善。信息通暢,社會安定,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全鎮現有各類企業幾百家,包容五金建材、山產品加工及休閒娛樂等各種產業。幾年來,新林鎮黨委政府歷精圖致謀建設,與時俱進求發展,出台了一系列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經濟在此基礎上更是呈現出突飛猛進的良好勢頭,國民生產總值持續遞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500元以上。

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

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地理位置

鎮情簡介

新林鎮,峨邊彝族自治縣轄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府13公里。海拔高度:855米,面積231.4平方公里,人口1.2萬。有公路過境。轄金星、黃泥、麻柳、江灣、九龍、紅椿、大香、楠木、棬木、水井、瓜蘆11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木材加工、鮮筍加工、發電等廠。農業主產玉米、水稻、黃豆、小麥。養殖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經濟作物有花生、芝麻、蠶繭、茶葉等,名貴中藥材有天麻、黃連,土特產為春筍。

歷史沿革

1951年置聯合鄉,1956年更名新林鄉,1957年永勝鄉併入,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

行政轄區

下轄村:

產業經濟

新林鎮原來一直是靠“伐木吃飯”。自1998年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農民收入銳減。為了解決糧食產量低,農民收入少的問題,鎮黨委、政府決定以科技為動力,調整產業結構,以增加農民收入。以葛綜文為首的鎮農技站當時倍感責任重大。他們首先著手建立農技服務網路,把全鎮11個村分成3個片,每個片建一個農技服務點。在全鎮配備農技人員68名,培養示範戶250戶,幫助民眾解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在全鎮形成農技站帶片點、片點帶農村示範戶、示範戶帶農戶的三級服務網路,為良種良法的推廣和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僅推廣農業新技術一項,就為全鎮農民人均增收52元,占全年增收的39% 。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鄉屬學校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中心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九龍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初級中學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大香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楠木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水井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江灣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瓜蘆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紅椿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麻柳村國小
峨邊彝族自治縣新林鎮黃泥村國小

特色農產品

春筍、紅椿、木材、玉米、水稻、黃豆、小麥、家禽、花生、芝麻、蠶繭、茶葉、中藥材、天麻、黃連。

地圖信息

地址:赤峰市林西縣九連--嘎岔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