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原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副市長)

林白(原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副市長)

林白(1911~1971),原名林威康,化名林泉、林仁泉、老張、老李、王先生等,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湖際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白
  • 出生日期:1911
  • 逝世日期:1971年8月
  • 所處時代:民國
人生履歷,任職經歷,

人生履歷

民國12年(1923年),林白入福州格致學校讀書,民國14年改入私立東瀛學校日語專修科,民國16年因父病逝,輟學,後投考海軍陸戰隊第二獨立旅三團學兵連,因為一個同學無辜受罰抱不平,與隊長爭吵後,憤而離隊。之後當軍警維護生計。民國5年,林白同王一平、鄭震廷等人秘密組織“福州大眾社”,接受中共福州工委領導。林白負責武裝工作,到寧德桃花溪,在葉飛的閩東遊擊隊里實踐鍛鍊。幾個月後從寧德福州,“大眾社”己被破壞,林白無法立足,便暫到閩侯縣第一區任禁菸辦事員。
民國27年8月,林白由中共南嶼區委書記何希齊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受黨派遣,在南嶼橋頭任聯保主任,公開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0月到皖南新四軍教導隊第五中隊學習,結業後先在南平擔任政治“交通”,後調任武夷山省委教導隊軍事教員。民國30年初,奉命回福州,到長樂縣國民兵團常備隊任中隊長,4月,日軍登入,林白撤離長樂,輾轉到南嶼組織民眾抗日隊伍。9月,福州光復後,又被調任永春縣國民兵團上尉隊副,第二年被排擠離隊,隱蔽在福州,以待時機。民國34年9月,中共閩江工委成立,莊征任書記,林白為委員,在高湖村,開展“二五”減租活動,使百分九十以上的民眾得到實惠。民國36年2月,閩江工委改為“閩浙贛省委城市工作部”,林白先為委員,後為副部長,10月,又兼任閩、古、羅、林、連五縣中心縣委書記。以東嶺為據點,創建游擊隊,次年1月,發動捷坂為中心的農民暴動,之後率領游擊隊轉戰扁模灣,進駐鼓山魁岐整休,並主持召開中心縣委的幹部會。
民國38年初,林白因“城工部事件”受牽連,奉命到“南古甌”省委機關接受審查,但久久沒有結論,3月又回中心縣委工作,帶領游擊隊,襲擊連江北茭水警中隊,組織戈口破倉分糧,3次截劫流洋、鐵嶺軍火車輛,突襲夾峰山國民黨電台,配合國民黨“虎嘯”部隊洋里起義,活捉福建綏靖公署少將參謀官等。6月,東嶺游擊隊奉命整編,林白只帶一個警衛排到小北嶺活動,隊伍很快又發展到300多人。林白、劉捷生親自到戈口配合解放軍解放福州。
福州解放後,游擊隊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軍區第四軍區獨立第一團,林白為團長。林白率團參加永泰、閩侯、閩清3縣的剿匪工作,消滅國民黨殘部2000多人及許多土匪、特務武裝。

任職經歷

1950年10月,林白被集中到黨校“輪訓”,繼續接受審查(“城工部”事件),不久移省公安廳審查;
1953年6月,審查結束;
1955年經中央批准,省委為林白平反,恢復黨籍;
1956年林白出任省委組織部“二辦”副主任;
1957年任福州市副市長,分管工農業;
1965年被選為中共福州市委常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