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城鎮(湖南會同縣林城鎮)

林城鎮(湖南會同縣林城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城鎮位於湖南省西南部、懷化市中南部、會同縣中部。成立於2015年,交通便利,資源較為豐富,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通訊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湘黔邊界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

林城鎮位於會同縣中南部,為會同縣人民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人口9.39萬人,面積297.89平方公里,現轄3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66個村民小組,21486戶;3個居民委員會,下設54個居民小組,2552戶,村(居)幹部共265人。主要農產品有糧食、蔬菜,用材林主要有楠竹、松樹、杉樹,經濟林主要有冬棗、柑桔、金秋梨、椏柑、楊梅、板栗等。規模養殖以牲豬、魚、雞、鴨為主,規模種植以紫秋、葡萄、楊梅為主,企業主要以電力、冶金、化工、造紙、竹木加工和植物油為支柱。近年來,林城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木、竹、藥、油、茶生產加工大縣,新型能源綜合利用大縣、黃金生產大縣的發展思路,凝心聚力、搶抓機遇,通過與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林城鎮
  • 外文名稱:Lincheng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縣城
  • 所屬地區:會同縣
  • 下轄地區:50村、3社區
  • 政府駐地:改河社區
  • 電話區號:0745
  • 郵政區碼:418000
  • 地理位置:湖南省會同縣
  • 面積:297.89平方千米
  • 人口:8.59萬(2015年)
  • 方言湘語五溪片-會同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高椅古村,粟裕故居,鷹嘴界,九洞,金龍寶頂
  • 機場懷化芷江機場
  • 火車站會同站
  • 車牌代碼:湘N
  • 行政代碼:431225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林城鎮是2015年1由原林城鎮與、坪村鎮岩壁村,竹寨村、灑溪鄉、岩頭鄉合併成立的新的城鎮,系會同縣縣城所在地,209國道枝柳鐵路以及渠水河穿越境中,交通比較便利,資源較為豐富,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通訊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湘黔邊界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全鎮轄岩壁、竹寨、洪溪、小寨、龍塘、大石板、灑口、小茶溪、茶溪、何家沖、大橋、渡頭、大沖、早禾、翁保、長田、白岩、洞頭、釀溪、棕李、棕坪、石碑、藕塘、步雲24個行政村,改河街、東門街、中心街、四岔路、建設路、黃泥井6個居委會,197個村(居)民小組。2000年總人達5.1萬人,土地總面積110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1999年12月,由原林城鎮與原攀龍橋鄉合併成立新的林城鎮。
2015年前,林城鎮轄改河街、東門街、中心街、四岔路、建設路、黃泥井6個居委會;洪溪、小寨、龍塘、大石板、灑口、小茶溪、茶溪、何家沖、大橋、渡頭、大沖、早禾、翁保、長田、白岩、洞頭、釀溪、棕李、棕坪、石碑、藕塘、步雲22個村委會。
2015年,會同縣進行鄉鎮區劃調整。同意將灑溪鄉、岩頭鄉、林城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林城鎮。將坪村鎮的竹寨、岩壁2個建制村併入新設立的林城鎮,該鎮下轄50個建制村、3個社區,總面積297.89平方千米,總人口8.59萬人,鎮人民政府駐改河社區(原林城鎮人民政府駐地)。

自然資源

主要農產品有糧食、蔬菜,用材林主要有楠竹松樹闊葉樹杉樹,經濟林主要有蜜桔金秋梨、椏柑、楊梅板栗等。規模養殖以生豬、魚、雞、鴨為主,規模種植以葡萄、楊梅為主,鎮辦企業主要以植物油和冶金化工為支柱。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鎮黨委、政府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和縣直各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使縣城面貌日新月異。“會同商城”和“西區商貿城”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縣城擴容提質工程”正全面實施,中心街、東門街、汽車南站等縣城主要街道擴寬拉直,極大地改善了縣城市容;城鎮抗災抗險能力大大提高,中心街山體滑坡地質災害得到根本治理,修建了長達400米的護城防洪大堤和高標準蓄洪排洪工程;通訊發達,建成了高標準現代化郵電大樓,開通了程控電話,實現了國內外長途電話直撥,全鎮13個村已開通了電話。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林城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打下了堅實基礎。
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健康發展。全鎮有中學3所,完小3所,村小17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九”驗收全面達標。廣播電視發展迅速,至2000年有廣播電台1座,有線電視台1座,能收看39套電視節目,村村通電視。衛生事業蓬勃發展,醫療設備日趨完備,縣人民醫院等重點醫療單位設有CT、彩超等現代化醫療設備,設立了“120”急救中心,醫療網點遍布全鎮,民眾飲水90%接通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計畫生育率達98.9%,計畫生育工作在全縣處於領先位置,十幾年來,多次被評為全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林城鎮(湖南會同縣林城鎮)
原中共林城鎮委員會和原中共攀龍橋鄉委員會自1988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別經歷了3次換屆選舉;原林城鎮委員會和原攀龍橋鄉人民代表大會自1988年1月-1999年12月,分別經歷了4次換屆選舉。兩鄉鎮合併後,新的中共林城鎮委員會和林城鎮人民代表大會分別於2000年1月和2月進行了選舉。2000年,鎮黨委下轄39個黨支部,其中村支部22個,居委會支部6個,鎮機黨支部4個,學校支部4個,企業支部3個,有中共黨員896人。
10多年來,歷屆的黨政班子始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深化企業改革,使工農業得到長足發展。2000年農業總產值達3033萬元,企業總產值完成5.06億元,財政收入完成782萬元,糧食總產達到7233噸。同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搞好規模開發,培育特色農業,到2000年已建立優質葡萄基地300畝,優質楊梅基地250畝,優質大棚蔬菜基地36畝,優質柑桔基地100畝,圍河養魚基地250畝,5項基地年創經濟效益180萬元,已初步形成農民集中連片進行生產的規模經營格局,農民人均純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