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中學

東江中學

河源東江中學是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標準新建的一所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是河源市“普高”工程的重點項目,是東源縣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市委“三反”和“後發河源,先發教育”理念、創建教育強縣、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 外文名:Dongjiang Middle School
  • 簡稱:東江中學
  • 校訓:做最好的自己 邁向美好與光明
  • 創辦時間:2009年12月23日
  • 類別:公立中學
  • 現任校長:江梓豪
  • 所屬地區:中國 廣東 河源 東源縣
  • 主要院系:高級中學或六年一貫制學校
  • 主要獎項:河源市一級學校
    廣東省一級學校
    廣東省安全基地教育學校
    廣東省漢字書寫特色學校
  • 原名: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東江中學
  • 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
  • 官方貼吧:河源東江中學吧
  • 在校師生:6000人
學校榮譽,學校信息,學校冠名,學校介紹,官方信息渠道,

學校榮譽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廣州大學教育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廣州大學教育學原理碩士點農村基礎教育實踐基地
廣州大學師範生教育實習基地

學校信息

【簡體】東江中學
【繁體】東江中學
【拼音】dōng jiāng zhōng xué
【注音】ㄉㄨㄙ ㄐㄧㄤ ㄓㄨㄙ ㄒㄩㄝˊ
【原名】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東江中學
【現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學校冠名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東江中學於2009年12月23日正式冠名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並同時掛“廣州大學教育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廣州大學教育學原理碩士點農村基礎教育實踐基地”和“廣州大學師範生教育實習基地”3個牌子,掛牌儀式於當天舉行。縣政府與高校合作辦學在河源市尚屬首例,這對新辦的東江中學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學校依託高校的先進教育理念,藉助高教教育資源優勢,教學設施設備配置、管理水平與整體辦學實力將在短時間內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期專題對東江中學與廣州大學合作辦學的背景、思路、模式和學校的相關情況進行全面報導,讓全市人民民眾和莘莘學子共同見證這一盛事,加深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東源重教興學、加快“普高”工作步伐的決心、魄力和成效。敬請讀者關注。
2009年11月24日,東源縣委書記成偉明、縣長藍岸率隊到廣州大學,就合作辦學問題與廣州大學領導進行友好協商,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
東江中學

學校介紹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是東源縣按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標準新建的一所重點高級中學,也是河源市“普高”工程的重點項目,同時被東源列為2009年度承諾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學校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東江河畔(縣城東環路南側),處於河源市東環路東江教育園區核心位置,毗鄰河中實驗學校,離市區僅6公里,建成後與市工業技術學校、市衛生學校新校和大學城現有的河職院、市技工學校連成一片。學校規劃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規劃辦學規模為6000人,建築總面積11萬平方米,計畫分三期三年時間完成。學校由國家甲級設計院——廣東省高教建築規劃設計院設計,項目投資總額4億元(其中建安2.8億元),是東源建縣(區)20年來政府一次性投資最大的建設項目。首期工程於2008年12月9日開工建設,2009年9月1日竣工並開學。學校有教師454人,全部為全日制本科學歷以上,其中有30個碩士研究生;在校學生人數6000人 2009年12月23日,東源縣人民政府與廣州大學合作共建東江中學,將學校冠名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學校得以依託高校的先進教育理念,藉助高校的優勢教育資源,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學校先後被確定為“市一級學校”“市安全文明校園”“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市德育示範校”“縣文明單位”“廣州大學研究生教育實習基地”和市“爭先創優”先進黨支部市“五四紅旗團委”“廣東省安全教育基地學校”“廣東省漢字書寫特色校”等光榮稱號。幾年來,在各級各類考試特別是高考中,我校無論是單科成績還是總成績都取得了明顯進步, 2012年高考單科(文理)成績6科排在東源縣第一,有一學生總分成績排全市第三名。 2013年高考單科成績有10科目排在東源縣第一,本科入圍數比上一年翻翻,達402個,真正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
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幽雅,設施完善。學校有教學樓3棟、120個課室,課室裝備了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平台;有400米環形標準跑道運動場一個,籃球場十八個,排球場十六個;有公寓式的學生宿舍樓4棟,宿舍756間,床位6048個,室內通訊、熱水等設施齊全;有學生食堂一棟,總面積6000多平方米,可容納6000人就餐;有綜合樓一棟和實驗樓兩棟和學術報告廳一棟,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階梯教室、鋼琴室、舞蹈室、實驗室、電腦室等功能場室配備齊全,設施裝備全部達到甚至超過國家示範性高中的配備標準。另外,校園網路、高考人機對話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網上閱卷系統、校園信息化教學和管理平台等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和教學手段,在全市處於領先水平。
東源縣在工期短、資金缺、壓力大和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破除萬難,全力以赴,超常規推進,確保了學校在2009年9月1日前竣工順利開學。學校辦學凸現“四大亮點”:
一是校址選擇要求高。東源縣委、縣政府在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論證,最終將學校選址縣城東環路南側的東江河畔,處於河源東江教育園區的中心位置。這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教書育人的理想之地。建成後不僅成為市區的重要板塊,而且對於推進縣城“旺城擴城”戰略的實施、加快縣城建設步伐具有重大作用。
二是規劃設計標準高。邀請3所建築設計院設計出3份《東江中學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由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3份設計方案進行了評審,採取“優勝劣汰”的原則選定的規劃方案由國家甲級設計院廣東省高教建築規劃設計院設計,且設計方案吸取了3個方案的優點,“設計理念先進,功能布局合理”。
三是教學設施配置高。學校按照省一級普通高中標準高起點設計建設,教學樓一幢一個年級,每個年級組設40個班,每班50人;課室採用85英寸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平台教學;學生宿舍每間住8人,內設有衛生間、沖涼房、洗衣台,熱水採用太陽能+熱水泵供水系統;綜合樓內設有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琴房等功能室;學生食堂可一次性容納6000人用餐,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與行政區獨立,布局規劃合理,設施配置與校園環境一流。
四是師資配備高素質。在全國範圍內公開高薪(年薪18萬元)聘請了一名經驗豐富、能力卓越的人擔任學校校長;從華南師範大學招聘了60名應屆師範類本科畢業生擔任學校的專任教師,面向全國招聘了8名骨幹學科教師和7名碩士研究生,教師初始學歷大學本科以上,領先於全市其他中學,組成“優秀教師+優秀碩士畢業生+優秀本科畢業生”的教師隊伍,師資隊伍空前強大;且教師隊伍老、中、青搭配合理,結構科學。
發揮優勢傾力扶持 共建教育合作基地
廣州大學負責人表示,該校將本著“加強交流、友好合作、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宗旨,充分發揮廣州大學教育資源優勢,在教學管理、師資力量、辦學經驗等方面進行扶持,切實提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教學隊伍素質、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把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打造成教育實驗基地、東江流域一所名牌學校,建設成為教學試驗陣地、人才成長搖籃,形成雙贏的教學合作基地,促進東源普通高中教育快速發展。據介紹,廣州大學將在八方面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提供幫助與扶持:
一是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幫助東源縣做好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樹立先進的辦學理念,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
二是在組織舉辦的省、市級中學校長、骨幹教師培訓或研討活動,爭取給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適量名額的校長或教師參加,予以免費培訓。且每學期儘可能派出教育專家、骨幹教師到該校舉辦教育專題講座或教師業務培訓,幫助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三是定期派出若干名學科骨幹到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掛職,並指定一名掛任該校副校長。
四是定期或不定期派出若干名學科骨幹教師到東源就農村基礎教育問題或其他領域課題開展研究和指導,共同推動山區經濟尤其是教育事業的發展。
五是根據東源需求安排師範類專業學生到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進行實習,推薦優秀師範畢業生到校任教。
六是儘可能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提供教學信息,實行教學資源共享,幫助學校及時掌握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儘量為學校提供高考備考指導和幫助,幫助及時掌握備考信息,指導科學備考過程管理,提高高考備考能力和水平。
七是創造條件促成“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廣大附中)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結成姐妹學校,在學科上開展“結對子”幫扶,具體由廣大附中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商榷,定期組織學校教師到廣大附中進行相關學科的現場觀摩學習,並適當組織廣大附中有經驗和教學成果突出的教師到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進行教學指導,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提供學科教學交流的平台。
八是上述校長、骨幹教師培訓、教學研討活動、掛職鍛鍊、教育信息交流等方面活動的參與人員,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惠及和擴大至東源其他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東江中學
東江中學
抓住機遇藉助優勢 提速發展打造品牌
“經過縣委、縣政府與廣州大學領導的多次交流、溝通與協商,最終爭取到了廣州大學與東源縣政府合作興辦東江中學,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大好事,一項利在當今、功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必將在東源教育發展史上抒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東源縣委書記成偉明在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舉行冠名掛牌前夕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東源縣與廣州大學合作興辦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開創了河源普通高中與高校合作辦學的先河,影響重大,意義深遠,對山區探索與高校合作辦學之路具有先行與示範性作用。
成偉明說,東源縣委、縣政府對東江中學的辦學定位與目標是把東江中學創建成一所環境、師資、生源與校風一流的品牌學校,最終打造成河源名校,創建成廣東省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但靠東源縣的基礎與實力,想在短時間內實現上述目標是不現實的。實行合作辦學後,廣州大學將在發展規劃、教育理念、師資培訓、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幫助與指導,這對於提升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師資綜合素質與教學質量,縮短實現縣委、縣政府辦學目標的時間與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成偉明表示,東源縣將與廣州大學真誠合作,發揮主人翁的作用,認真履行合作辦學的責任與義務。一是以“砸鍋賣鐵”的決心與勇氣,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推進學校二期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建設。二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年一次就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的發展及其他教育領域的戰略性問題與廣州大學開展交流和研究,共同促進和提高東源縣教育發展水平。三是藉助廣州大學的人才優勢,積極探索山區普通高中與高校合作辦學之路,為東源、乃至全市加快“普高”工作步伐提供經驗與借鑑。四是抓住機會,藉助廣州大學教育資源優勢,力爭在短時間內全面提升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師資綜合素質與教學質量,把學校打造成廣東省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實現辦學目標。
東江中學
東江中學
東江中學
倍加珍惜機會借外力謀發展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校長潘剛明說,學校將倍加珍惜機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廣州大學的直接指導下,藉助其先進的辦學理念與師資培養力量的優勢,全力做好六項工作:一是制訂好中長期發展規劃,使學校在規劃的引領下,快速、有步驟地前進,避免發展的盲目性。二是藉助高校專家團隊力量指導和加快校園文化建設,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三是抓住機會,依託廣州大學的師資培育資源,加大行政管理隊伍與教師隊伍的培訓,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和教師綜合素質。四是針對大規模辦學的特點,藉助廣州大學的研究機構開展農村高中教育課題研究,探索山區農村高中教育發展規律,從而遵循教育規律,理性辦學。五是依託廣州大學的教育網路資源,加強與珠三角地區名校的聯絡與交流,吸收先進的辦學理念與管理經驗,促進辦學水平的提升。六是全力配合廣州大學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實習、教育實踐活動等工作,為學校招聘高素質的教師提供師資渠道。
前瞻規劃,新的征程揚帆遠航
2009年12月,在縣委、縣政府與廣州大學領導的努力下,達成了廣州大學與縣政府合作興辦東江中學的協定,將東江中學冠名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廣州大學派出了教育學院王衛東副院長到東江中學掛職副校長,為東江中學開展了一系列的指導幫扶工作。
今年4月11日,東江中學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深度合作得到突破,兩校簽訂了《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協同創新合作協定書》《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聯合開辦高中國防生基地班及高中國際課程班協定書》。
藉助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資源,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將在今年秋季開設國防生基地班,下年度擬引入高中國際課程班等。這標誌著這所山區學校藉助廣州大學教育學院王衛東教授主持開展的協同創新重大項目《中國小智慧教育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課題真正結出果實,實現了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優質資源的有效共享,為廣東省域內的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開創了先河。
在全體教職工的積極努力下,學校於2015年被廣東省教育廳批准為“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學校”,承擔廣東省基礎教育重大課題《基礎教育超長學生培育模式實驗研究》的任務。為推進項目的落實,學校將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在今年秋學期聯合開辦“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初高中一貫制的教育創新實驗班”(目前:東江中學國中部)。從2016年起招收學子,每個年級6個班,每班40人,(2017年改為8個班,新招收約320人)。
這一系列舉措將成為河源地區的首創,並將學校的關注點從河源擴大到珠三角、延伸到國際教育領域,它不僅對學校後續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更將為地方培養人才、造福普通百姓起到積極的影響。好風憑藉力,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這艘航船,正在新的征程上揚帆遠航!
國防生基地班介紹:進入國防班的學生,在校期間實行準軍事化管理,正常開展高中文化課程學習,同時開設軍政教育訓練課、軍事實踐活動課等。畢業時優先報考軍隊(武警)院校和國防生,學生也可以根據興趣報考全國其它重點高等院校。

官方信息渠道

河源東江中學官網:
河源東江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