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中國社會科學院)

李春華(中國社會科學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春華
  • 國籍:中國
  • 職業: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李春華,女,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先後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哲學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社科院院級及所級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出版《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文化創新研究》《文化生產力與人類文明的躍遷》等著作。多次參加中宣部“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讀物的撰寫。(《辯證看·務實辦:2012理論熱點面對面》《理性看 齊心辦——理論熱點面對面·2013》)在《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習與探索》等重要報刊發表學術論文和理論宣傳文章。其中,《以高度的理論自覺與理論自信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一文獲中宣部獎勵。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光明日報》《馬克思主義文摘》摘編;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哲學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及重要網路媒體全文轉載。
主持課題項目:
主持完成國家級、院級及所級等多項課題的研究。主要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化生產力與人類文明的躍遷”;中宣部課題有“構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研究”、“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研究”;中國社會科院重點課題有:“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文化創新研究”、“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大重問題研究”、“當前我國‘社會領域’思想政治工作狀況的調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精神的對策研究”,所級重點課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與知識性關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管理研究”。現主持中國社會科院重點課題有:“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研究”、“當前意識形態形勢及對策研究”。
主要代表性著作:
《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文化創新研究》(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大重問題研究》(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
《揚起向善的風帆——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獨著),紅旗出版社2015年版。
《文化生產力與人類文明的躍遷》(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
《和諧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代表性論文: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1.《以高度的理論自覺與理論自信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獨著),《光明日報》2012年7月11日第1版;《馬克思主義文摘》2012年第9轉摘;獲2013年中宣部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名義發表宣傳理論文章獎勵。
2.《馬克思主義在中國90年:兼論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化》(獨著),載《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優秀論文選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網“紀念建黨90周年有獎徵文”二等獎。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成功典範》(獨著),《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6期。
4.《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的理論體系與實踐範例》(獨著),《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第7期。
5.《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第一作者),《光明日報》2012年8月22日第14版。
6.《回到文本、研讀經典:正確理解和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獨著),《社科黨建》2010年第6期。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基本問題探析》(獨著),《思想理論教育》2010年6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第8期全文轉載。
2.《文化的“化人”與思政的“育人”》(獨著),《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第1期全文轉載。
3.《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中思想性與知識性的關係》(獨著),《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第8期全文轉載。
4.《構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基本特徵研究》(獨著),《中國高等教育》201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5.《論構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獨著),《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12年第1期全文轉載。
6.《當前道德迷局:滑坡還是爬坡?》(獨著),《人民論壇》2012年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精神文明導刊》2012年8月(上)全文轉載、《學習月刊》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
7.《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的幾點認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獨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8.《正確處理“中心工作”與“極端重要的工作”的關係——學習習近平關於經濟工作與意識形態工作關係的思想》(獨著),《理論探索》2015年第1期。
9.《民心關乎國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會之七十六》(獨著),《前線》2015年第2期。
10.《關注“普世價值”思潮新走向》(獨著),《人民論壇》2015年第1期。
11.《2015上半年思想理論領域五大熱點評析》(第一著者),《人民論壇》2015年第6期。
12.《關於憲政問題研究中應進一步深化的幾個問題——基於當前學界研究狀況的分析》(第二著者),《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年第6期。
13.《以“三個自信”築牢意識形態安全螢幕障》(第二著者),《紅旗文稿》2015年第19期。
14.《深入理解“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德”》(獨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15.《關注員工精神利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獨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9期。
16.《關於做好新時期民眾工作的幾點思考》(獨著),《理論導刊》2011年第1期。
17.《思想政治工作:社會管理的“軟實力”》(獨著),《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年第9期。
18.《把握雷鋒精神內涵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獨著),《社科黨建》2012年第2期。
三、馬克思主義文化研究:
1.《文化生產力:豐富和發展馬克思生產力理論的新視角》(獨著),《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10年第1期全文轉載。
2.《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視角——從唯物史觀的視角審視文化生產力》(獨著),《理論導刊》2008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09年第1期全文轉載。
3.《論文化生產健康發展的主體保障》(獨著),《學術論壇》2014年第2期;《馬克思主義文摘》2014年第6期轉摘。
4.《文化生產力:人類走向新文明的一種現實力量》(獨著),《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4年第11期全文轉載。
5.《有關文化創新的幾個問題》(獨著),《理論探索》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轉摘。
6.《論當代中國文化的價值定位》(獨著),《學習與探索》(雙月刊)2001年第6期;《光明日報》2002年1月12日《理論周刊》摘錄。
7.《“文化生產力”:一個經濟與文化互動發展的當代範疇》(獨著),《生產力研究》2005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7期“報刊文章目錄輯覽”收錄。
8.《文化的先進性及其“尺度”問題探析》(獨著),《貴州社會科學 》2015年第11期。
9.《文化生產力:馬克思人的發展理論的豐富與發展》(獨著),《學術論壇》2008年第10期。
10.《發展文化生產應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獨著),《理論學刊》2012年第1期。
11.《改革開放以來黨對生產力理論的新發展》(獨著),《社科縱橫》2008年第12期。
12.《中國現代化建設對文化哲學的呼喚》(獨著),《理論探討》2004年第1期。
13.《試論文化哲學的興起與中國文化哲學的特殊使命》(獨著),《哈爾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
14.《從“自由論”到“責任論”——試析薩特自由觀的內在矛盾及其現代啟示》(獨著),《黑龍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15.《文化力:縮小地區差異的深層動力》(獨著),《學術交流》2000年第5期。
16.《“基本建成”與“支柱產業”符合國情》(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14日第14版。
17.《金融危機文化何為?》(獨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6月11日第11版。
18.《在交流互鑒中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獨著),《學習月刊》2014年第1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