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斗(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紀委書記)

李星斗(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紀委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星斗1940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紀委書記,1986年離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星斗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西浮山
  • 出生日期: 1926年
主要業績,個人事跡,組建部隊,解放戰爭,個人學習,石油會戰,榮譽,

主要業績

在近半個世紀的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先後任過武工隊員、八路軍戰士、政治指導員、團組織股長、代政治教導員、四川石油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四川石油機械修理廠黨委書記、長慶油田石油會戰第十二團團長、長慶油田政治部副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政治部副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紀委書記等職。並榮立過太岳野戰獨立旅二等功、四川石油管理局先進工作者、四川石油管理局機關五好乾部、成都市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等稱號。

個人事跡

一、回響黨的號召積極投入抗日戰爭。1937年7月,李星斗即將國小畢業,積極準備中學招生考試之際,突然爆發了“七七事變”,日本侵略軍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日軍從東北長驅直入侵占了北平、天津、太原,次年秋季又侵占了浮山縣城。家居浮山縣的李星斗全家和當地百姓一樣,逃羞山區,躲避日軍的燒殺搶掠。在這面臨國亡的危機時刻,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軍民奮起抵抗,積極投入抗日戰爭。浮山縣黨組織更是積極組織處於躲殺避劫的男女老少,紛紛開展各種游擊活動。李星斗回響黨的號召,參加了浮山縣敵後武工隊的抗日活動。他目睹日軍燒殺搶掠的殘暴罪行,義憤填膺地不顧危險和武工隊員一起潛入到縣城郊外的農村,了解敵情,剷除漢奸,堅壁清野,爭取敵偽家屬一道參加抗日等活動。
黨組織發現李星斗政治覺悟提高很快,參加抗日游擊活動機智勇敢,為了不斷培育年輕的抗日幹部,於是在1941年把他送到了我黨領導的太岳中學、岳南中學等根據地學校,學習抗日救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等革命理論。李星斗不辜負黨組織培養,堅決擁護黨的抗日主張,自願跟著共產黨推翻三座大山,於是便在1943年培訓結束的前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二、作戰勇敢成為優秀的八路軍戰士。1943年,我黨在太岳中學和岳南中學培訓結束的青年抗日幹部,都被分配到八路軍或根據地人民政府參加抗日工作。李星斗被分配到太岳地委由劉冰(文革前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領導的青救會工作。時過不久,由於抗日戰爭發展需要,又被調到太岳軍區三軍分區工作。從此,李星斗穿上了軍裝,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他有時深入前線,采寫抗日戰士的模範事跡,有時組織轉移受傷戰士,有時籌備給養,有時運送彈藥,有時培訓被俘人員,有時直接參加反掃蕩戰鬥。
例如,1944年春,為了破壞日軍運輸線,上級命令他們軍分區在夜間破壞洪洞至趙縣中間的鐵路軌道,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的前線戰鬥。和參戰的幹部一起,乾淨利落地完成了破壞日寇運輸線的戰鬥任務,受到上級軍區表揚。1944年秋,日軍為了教唆戰士實施“三光”政策的士氣,組織參觀團到根據地參觀“三光”政策戰績,軍分區得知這一情報後,立即派李星斗和常維克同志趕到129師16團和當地人民政府聯繫,尋找嚮導,組織民工擔架隊,配合部隊在洪洞縣內的韓略村作好埋伏,一舉殲滅了日軍的參觀團,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掃蕩氣焰,受到上級軍區嘉獎。

組建部隊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後,蔣介石向解放區,特別是向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發動了全面的進攻。為了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保衛解放區太岳軍區根據上級反擊部署,將太岳三軍分區的部分幹部和部隊,組成以劉金軒為旅長,李躍為政委的太岳野戰獨立旅,李星斗被任命為旅政治部的政治指導員。該旅的戰鬥任務是在南同蒲路消滅胡宗南和閆錫山進攻延安的國民黨軍隊。
這支新組建的獨立旅士氣高昂,作戰勇敢,配合兄弟部隊,首先在臨汾的官雀消滅了胡宗南的第一師,接著又連續進行了呂梁、汾孝、晉南等戰役,擊退了蔣介石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在這些戰鬥中,李星斗帶領旅部警衛班參加了轉運傷員的任務,戰役結束後李星斗榮立了二等功。經過兩年多反擊,國民党進攻解放區的主力部隊損失慘重,黨中央、毛主席在1947年下半年果斷地作出了以主力打到國民黨區域,由內線作戰轉到外線作戰,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反攻階段的軍事決策。人民解放軍開始在全國各戰場轉入全面反攻。
李星斗所在的太岳野戰獨立旅,被編制到陳賡領導的太岳縱隊番號改為第十二旅。該旅1947年6月在河南濟源縣強渡黃河,跨越隴海線,躍進到鄂豫陝地區,建立了兩鄖根據地。為了鞏固新建立的這塊根據地,該旅抽出部分幹部組成工作隊,由李星斗帶一隊到山陽、碾子坪等地區發動民眾摧毀反動政權,鎮壓惡霸,進行土地改革,經過半年多工作,建立了區鄉人民政府。之後,該旅又將李星斗調回部隊,擔任兩鄖分區新成立的上關獨立團組織股長、代營教導員職務。這個獨立團與兄弟部隊馳騁於鄂豫陝邊的廣大地區,橫渡丹江、漢水,翻越大巴山、秦嶺,披荊斬棘,行程萬里,進行大小戰鬥40餘次,機動靈活地消滅敵人,在解放房縣的戰鬥中負傷一次。

解放戰爭

1948年7月至1949年5月陝南主力部隊遠出外線作戰期間,該獨立團在兩鄖軍分區領導下,在鎮安、鄖西獨立營配合下,先後與胡宗南第65師、新三軍第254師在五里坡、漫川關紅崖山、孟家川、論高峰等地艱苦戰鬥,使其元氣大傷,不敢再向我腹地進攻。與此同時,該獨立團還不斷追剿鄖西偽政權的鄂保四團地方武裝,保衛了兩鄖根據地的人民政權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該獨立團在第一次西進中積極主動尋找戰機,襲擊了雙廟子、再攻桃花之敵,重創了胡宗南新三軍一個團,牽制了一個師,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隊解放安康、牛蹄岑的戰鬥。該獨立團在第二次西進中,於1949年解放了嵐皋、紫陽,於1950年3月解放了陝西最後一個縣城鎮坪,接著,在竹谿縣、元木溝地區徹底消滅了以少將指揮官柯愈珊為首的“鄂陝民眾自衛總隊”的2000餘人,匪首柯愈珊被擊斃,為鄂陝邊區人民除了一個害。
1950年該獨立團奉命組成6個剿匪工作隊,清剿嵐皋、紫陽、大巴山地區的土匪。李星斗帶領一個剿匪工作隊,深入到紫陽縣,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配合下,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終將隱藏很深的匪首捕獲歸案,端掉了諸多匪巢,徹底根除了匪患。在這一年多的剿匪中,共捕獲匪首賈松橋、王孚甫、胡保全、厥治安等30多名,消滅匪徒500餘人,保障了生產建設、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的順利進行。
1952年,這個獨立團以作戰勇猛,作風頑強,剿匪徹底的戰績,被奉命編制到19軍57師。三、勤奮好學迅速成為石油企業的內行領導幹部:新中國成立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最急缺的戰鬥物資是石油。毛主席命令調撥一個建制師,參加石油工業建設。19軍57師就這樣成建制地轉為石油工程第一師。李星斗是石油師的一名營職領導幹部,他牢記毛主席期望石油師的幹部戰士“我相信你們將在生產建設戰線上,成為有熟練技術的建設突擊隊”的教導,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虛心向技術人員學習技術知識,虛心向職員學習企業管理業務,使自己迅速從一名部隊戰士轉變為石油企業的內行領導幹部。

個人學習

1953年李星斗被任命為四川石油管理局辦公室主任,他堅持經常聽技術人員講課,使自己明白怎樣尋找石油,怎樣鑽井,怎樣採油,怎樣煉油;他虛心向辦公室人員學習秘書、文書、檔案業務,和大家一起,成為油田領導總結推廣生產經驗的幫手,成為完成辦公室各項業務工作的能手。1956年和1957年先後兩次被評為四川石油管理的先進處室,檔案室被評為石油部的先進檔案室。
1958年他被評為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先進工作者。1960年被評為四川石油管理局的五好乾部。1963年石油機械修理任務很重,李星斗被任命為四川石油管理局機修總廠黨委書記。他經常和工人、技術人員在生產現場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用了一年多時間,先後成立了大型鑽機大修車間,完善了300匹馬力柴油機大修車間,新建了橡膠車間和一噸半的電氣煉鋼爐,實現了大型鑽機大修不出四川,柴油機大修質量大大提高,大修一次可運轉至4000個小時,受到石油部表揚。1964年貫徹毛主席“在西南地區要搞點石油搞點氣”的戰備指示,成立了鑽頭攻關隊。為了攻克研製鑽頭的技術難關,李星斗經常邀請各方面有專長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教授召開“諸葛亮”會議,集思廣益解決問題,終於在1965年研製出了一隻鑽頭能鑽進100米的金剛石鑽頭,大大提高了鑽井速度,加快了在西南戰備區找油找氣的步伐。李星斗也被成都市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分子,並受到西南局領導的表揚。

石油會戰

1970年石油部決定在長慶油田開展石油大會戰,四川石油管理局奉命組建了一個參戰團,任命李星斗為團長,帶領了10個鑽井隊、5個試油隊以及機修、運輸、機關科室共1300人,趕赴長慶油田的隴東地區參加找油、找氣大會戰。隴東地區山高溝深,乾旱缺水,地表荒蕪,人煙稀少,會戰條件異常艱苦。李星斗發動職工挖地窩子、蓋乾大壘解決住宿難題。職工有時喝不上水,洗不了臉,也毫無怨言。因為幹部與職工同吃、同住、同難、同乾,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心愿,早日為祖國再找一個大油田。李星斗就是這樣經常用紅軍的長征精神,用八路軍反掃蕩的游擊精神,用大慶“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鐵人精神,鼓勵大家艱苦奮戰,克服困難,提前半個月完成了當年的鑽井任務,並且創造了一個月打了一口1800多米的井、長筒取芯一次達72米的新記錄,受到會戰指揮部的嘉獎,李星斗也於1973年調到長慶油田政治部擔任了副主任的領導職務。
1973年為了迅速發展我國的管道輸油、輸氣事業,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1975年在建成東北管網之後即將掀起華北管網和華東管網建設高潮,管道隊伍建設急待加強之際,李星斗被調到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政治部任副主任。管道點多線長,遍及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急需編一張管道專業報紙,才能及時傳達領導決策,及時交流管道建設經驗,及時表彰好人好事,以便更好地促進職工隊伍建設。管道局黨委把這項重任交給了李星斗同志,他繼承和發揚部隊、油田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親自製定辦報方針,親自挑選和培訓編採人員,親自籌建辦報廠房設備,1977年3月30日出版了第一張《管道工人》報紙,以後改名為《石油管道報》。

榮譽

由於辦報方針正確,辦報指導思想明確,辦報專業內容突出,1992年被評為河北省十佳報紙,1993年被評為全國企業報展評一等獎,並從1994年起,成為馳名國內、揚名國外的管道專業報紙。為了加強管道職工隊伍建設,李星斗還經常深入管道施工現場和輸油泵站,總結交流基層政治思想工作經驗,廣泛宣傳管道生產建設先進入物的模範事跡,為建設一支舉世公認的“管道為業,四海為家,艱苦為榮,野戰為樂”的管道鐵軍,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1983年11月李星斗被任命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紀委書記,直至離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