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軍委大連療養院政治委員)

李挺(1910-1995.25)原名雷貴鵬,畲族,江西省興國崇賢鄉賀堂村源頭山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挺
  • 出生日期:1910
  • 逝世日期:1995.25
  • 職業:軍委大連療養院政治委員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

人物簡介

 1926參加革命作,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七縱隊宣傳員,漢口區兵運區委副書記,抗大總校幹事、股長、科長,中共北方局黨校組織科科長,抗日游擊支隊支隊長,團政治處主任,中共晉北縣委書記,五十團政治委員,民主建國軍師政治部主任,八十二團政治委員,桐柏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湖北軍區政治部敵工部部長,五十軍師政治部主任,抗美援朝五十師政治部主任,軍委大連療養院政治委員,軍委總財務部財務學校政治委員,國家衛生部中醫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紀委書記、常委、副部級顧問。1990年5月25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0歲。
李挺李挺

生平經歷

李挺,原名雷貴朋,畲族,崇賢鄉大龍村源頭山人。1910年生,家貧。幼時曾讀私塾。1922年入崇賢國小讀書,畢業後入平川中學求學,在該校受到革命思想教育,參加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1926年投身革命工作,在家鄉組織農民協會。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5月10日,崇賢暴動打響了第一槍!李挺以崇賢暴動領導人的身份,急速前往東固搬援兵。崇賢靖衛團駐紮在人口稠密的圩鎮。為減少民眾誤傷和不必要的代價,七縱隊黨代表曾炳春建議說,“兵不血刃而能取勝,乃為上策。能不能改死打硬拼的強攻為不費一槍一彈的智取呢?”建議得到大家的支持。謝雲龍、李挺商量定好了計策。當天夜裡,靖衛團總曾文絢住在崇賢國小校里。李挺派團丁水長(共產黨員)去叫曾文絢,假說團里有急事。由李挺和另外一位紅軍戰士埋伏在半路上,等著生擒活拿曾文絢。同時,部隊悄悄包圍了團部。水長到了國小門口,故意驚慌失措地喊:“不得了啦!快、快、快,曾團長!曾團長!團部出事了。”曾文絢信以為真,失魂落魄,披著衣服就往團部跑。跑到半路,“砰”的一聲,水長從後面一槍結束了他的性命。“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曾文絢一死,樹倒猢猻散。靖衛團跑的跑,降的降,土崩瓦解。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把靖衛團連根拔掉了,還繳獲了30餘支槍。
數十年過後,李挺在崇賢暴動50周年時,寫了紀念文章《春雷鳴天地 壯舉撼山川》回憶這次暴動。還寫了“悼謝雲龍同志的詩”:“北伐風雲挽狂瀾,領導工農戰暴殘;不惜頭顱千古業,留得丹心照人寰。”以資緬懷革命先烈。
領導崇賢農民暴動後,旋即參加吉安東固工農紅軍,任七縱隊宣傳員,並籌建游擊支隊和兵工廠。1928年秋至1931年春,受黨組織的委派,在南京、上海、武漢等地做黨的地下兵運工作,先後任上海閘北區、南市區兵運書記。1930年7月,曾策劃一次未遂的國民黨某部兵變。1930年底,調武漢任漢口區兵運區委副書記,被叛徒出賣,1931年春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在獄中堅持與敵人鬥爭達6年之久。
1937年8月出獄後,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總校學習,結業後任抗大總校幹事、股長、科長。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10月,入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學習結束留校任組織科科長。爾後在日寇占領區任抗日游擊支隊支隊長、團政治處主任,中共晉北縣委書記,堅持敵後抗日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在根據地任五十五團政治委員,民主建國軍師政治部主任、八十二團政治委員,桐柏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
新中國成立後,任湖北軍區政治部敵工部部長,五十軍師政治部主任。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五十師政治部主任。回國後,任軍委大連療養院政治委員,軍委總財務部財務學校政治委員,國家衛生部中醫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紀委書記、常委、副部級顧問。1990年5月25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