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舉

李康舉

李康舉,男,中共黨員,教授,1968年出生,工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東北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現任瀋陽工學院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康舉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8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東北大學
  • 學位/學歷:工學博士
  • 專業方向:數控工具機切削振動控制
  • 職務瀋陽工學院校長
  • 主要成就:瀋陽工學院校長
  • 學術代表作:數控銑床切削穩定性研究
  • 發表論文數目:20餘篇(截至2019年7月) 
個人資料,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人物評價,

個人資料

李康舉,男,教授,1968年出生,工學博士,東北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李康舉同志歷任瀋陽理工大學機械系主任、套用技術學院裝備分院院長,是遼寧省機械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數控工具機切削振動控制,主要研究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切削振動信號的檢測、處理及變參數切削控制。撰寫省級以上科研論文20餘篇,其中近三年,第一作者在國家A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篇,EI兩篇。主持、參與國家“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等科研項目13項,科研到款80餘萬元,主編教材兩部,實用新型專利4項。

工作經歷

碩士研究生導師。芬蘭坦佩雷理工學院新加坡理工學院訪問學者。1990年參加工作,現任沈
瀋陽工學院校徽瀋陽工學院校徽
陽工學院院長。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為數控工具機切削振動控制,主要研究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切削振動信號的檢測、處理及變參數切削控制。主要成就
撰寫省級以上科研論文20餘篇,其中近三年,第一作者在國家A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篇,EI兩篇。主持、參與國家“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等科研項目13項,科研到款80餘萬元,主編教材兩部,實用新型專利4項。
2016年6月3日,瀋陽工學院董事會召開第一屆第五次會議,與會各董事一致同意聘用李康舉同志為新任瀋陽工學院院長,並由楊林、邵玉、李文國、石偉、劉艾秋組成新的領導班子開展工作。

人物評價

“建最好的套用技術型大學”,這是李康舉院長對我校未來長遠的規劃,也是他將帶領全校上下努力求索過程中所圍繞的目標。事實上,我校一直以來以“套用為本,學以致用”為辦學理念。從2015年3月學校以“推進我校向套用技術類型高校全面深化轉型發展”為主題,向全校職工做專題報告將套用技術型大學理念深入人心,到2015年7月我校獲準加入套用技術大學聯盟,再到如今“建最好的套用技術型大學”目標的提出,我校一直堅定的走在套用技術型的道路上,從“一流”到“最好”,眼界的大小決定了我校未來辦學的層次,體現了李康舉院長獨到的眼光。
“套用型大學應以培養套用型人才為主,將理論知識套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進而創造社會價值;而最好的套用技術型大學,不是以排名的先後為追求,而是要讓學生有自信,讓員工有幸福感。”這是李康舉院長對最好的套用技術型大學的論述。在他看來,讓學生自信、讓員工自豪的學校便是最好的學校,要實現這些,需要教職員工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和引導,需要學校將教職員工的個人理想與學校目標緊密結合。
“要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不僅擴大覆蓋面,更要追求層面的深度,讓企業參與到教學的各個過程中;要進一步做深做實理論-實踐-教學一體化,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夯實理論知識基礎;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引進先進技術,讓學生成為先進技術的套用者。”三個“進一步”,是我校做最好的套用技術型大學的必由之路,也是探索特色辦學進程中的開山之斧。
下一步學校將在硬體建設上拿出一系列舉措,耗資3800萬元的數位化工廠將使我校成為全國第一家擁有智慧型製造中心的高校,同時推動機械管理電氣等一系列專業的學科建設;生命學院全玻璃現代化種植基地也將開工建設,為農學專業學生提供更接近領域前沿的實踐平台。“同樣是套用技術型大學,塑膠薄膜日光大棚和全玻璃現代化控制的大棚便決定了你是培養什麼層次的套用型人才”,李康舉院長介紹說。
“一個教育工作者永遠不會以賺取金錢為目標,真正的獲利在於教學質量的提高,投身教育、實現理想是他心中不變的信仰。”採訪最後,李康舉院長結合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中人生的三個境界概括了他心中完美校長生涯的三個層次,要有責任擔當,定位準確的同時把握機遇;要有恆心,堅持追求的同時凝聚人心;要有夢想,埋頭苦幹回報自會到來。
我校未來的發展基於滿足國家、社會對於套用型人才的需要,這與國家提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指導思想相吻合。顯然,在以李康舉院長為主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我校將更加完善體制改革,建成一所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高水平套用技術性型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