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卡如山泥炭礦床

位於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東南,直距30千米處,有公路通過。本區地處青海東部,北西向西傾山東延部分的李卡如山北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卡如山泥炭礦床
  • 外文名:Likarushan Peat deposit
  • 學科:泥炭地質學
  • 對象:泥炭
地理位置,簡介,

地理位置

位於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東南,直距30千米處,有公路通過。本區地處青海東部,北西向西傾山東延部分的李卡如山北側。

簡介

被迴轉呈橫U字型的黃河圍繞,在此區域內,黃河一、二級支流及與其相關聯的溪流、溝谷相當發育,在溝谷等源頭集水窪地中,谷坡平緩,谷底寬淺,匯水面積大;加之山區雨水、地表水(冰雪融水)、地下潛水補給充沛,常使窪地處於過濕或局部積水狀態,進而形成藏嵩草、粗啄苔草等沼澤植被,有的形成泥炭沼澤,並有較厚的泥炭堆積。泥炭地由賽爾龍鄉的達日宗、浩欽、浩瓊溝、青果阿Et冬、赫格楞等八個礦段組成,其範圍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賽爾龍鄉境內洮河以東向西至寧木特鄉炯溝,北以優乾寧向西至青、甘兩省界一線為界,向南抵李卡如山,面積約l000餘平方千米。礦床成因類型大多屬溝谷型,少數為山前窪地型。泥炭礦體一般賦存於三面環山的窪地中,如3號礦體,產於赫格楞溝溝源窪地,形態不規則,呈似樹枝狀展布,產狀平緩,傾角僅30左右。泥炭層長2100米,寬130~200米,厚0 5~4 O5米,平均厚1 57米,一般谷底泥炭厚度大,向兩側緩坡變薄。各礦段泥炭有機質平均含量為48 89%,纖維含量30 3%,水分60 5%,灰分47 1%,發熱量8 9兆焦/千克,腐植酸22 5%,乾視密度0 33。據原青海地礦局組織的調查,經過工程圈定的8個礦段,共獲得泥炭儲量ll03 9萬噸,折合成含水分40%的泥炭,儲量為2575 77萬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