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農(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出生於一個職員家庭。從小隨父課讀,於舊學頗有造詣。18歲時,曾到長沙縣大石廟教私塾。父母相繼去世後,到長沙市鴻飛印刷廠做工,掙錢撫養妹妹。因受“五四”時期新思想新文化的影響,於1921年在家鄉黃獅渡創辦了當地第一所4年制國小,自任校長,並聘請一些進步青年來校任教。1922年,考取湖南省群治法政大學。期間,曾參加支援長沙泥木工人大罷工的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亞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長沙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

人物簡介

革命烈士,湖南長沙人,出生年月:1897年,犧牲日期:1932年。

人物事跡

192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湖南省學生聯合會總務部主任。1924年,當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地方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後擔任湖南省學生聯合會主席。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與省工團聯合會發起成立“青滬慘案湖南雪恥會”,組織長沙及全省各地各界人士舉行一系列罷工、罷課、罷市和盛大集會,聲援上海工人進行的反帝鬥爭。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並於1925年冬,當選為國民黨長沙市黨部常務委員。同時,兼任市黨部中共黨團書記。曾發動各級黨部公開揭露省長趙恆惕借實行省憲法之名,行壓制民主革命運動之實的罪行,並安排革命同志打入國民黨右派組織“左社”內,以揭穿其破壞農民運動的行徑。同時,參與組織廣大民眾集會遊行,促使唐生智向廣東革命政府靠攏。
1926年底,在國民黨長沙市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市黨部執行委員兼農工部長。同時,參與中共長沙市委的領導工作。1927年初,當選為國民黨湖南省黨部新組建的發展湘西黨務委員會委員。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當選為湖南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大同盟執行委員。同年4月底,被派往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一師任政治部主任,隨軍到達武漢。5月中旬,隨師前往鄂西參加對川軍的作戰。
“馬日事變”後,隨師駐防長沙。旋被通緝,遂潛回老家黃獅渡暫時隱居。半年後,前往上海,與黨組織取得聯繫,留在上海從事地下鬥爭。1930年,被派往洪湖革命根據地工作。1931年,調任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委員。
1932年,在蘇區肅反運動中被誣為“AB”團分子錯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