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崗

朱大崗,1951年出生,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遼寧省撫順市人。197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礦物岩石學專業。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大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遼寧省撫順
  • 出生日期:1951年
  • 職業: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人物簡介,學術成果,目前承擔的項目,

人物簡介

長期從事顯微構造、礦田構造、區域構造和構造地球化學方面的研究,近期又開展了區域地質、沉積相和古環境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加完成了地質礦產部、國家計委、冶金工業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二十多項。在顯微構造、構造模擬實驗研究、造山帶造山作用過程及動力學機制、構造動力成岩成礦、礦田構造、礦化集中區評價、成礦預測和靶區優選、隱伏礦床找礦方法和預測、區域地質調查、第三紀和第四紀古湖泊沉積、第四紀冰川、新生代以來環境演化與氣候變化、高原隆升與環境效應、青藏高原河流湖泊地質環境遙感調查與監測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發表論文100餘篇,合作出版專著7部。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

學術成果

先後參加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計委找礦、地礦部科技攻關、地礦部重點基礎、國家計委科研專項、冶金工業部黃金科技、地礦部定向基金、地質行業基金、地質力學開放實驗室基金、國土資源部科技司、國土資源大調查和地方委託的項目總計26項。其中,本人為第一負責人的項目7項、第二負責人的項目2項、專題負責4項。
完成有關科研報告20多份,公開出版專著7部,公開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SCI論文3篇、核心期刊64篇,般期刊44篇;獲得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三等獎2次(1996、1997),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1次(2003)、三等獎1次(2003),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二等獎2次(2004、2005)。

目前承擔的項目

(1)2006年—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藏阿里札達盆地晚新生代沉積建造及其構造意義”(項目批准號:40572134);
(2)2006年—2008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華北地區第三紀地層構架厘定”(項目編號:科[2006]03—03;工作項目編碼:1212010611703);
(3)2006年—2008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調項目專題“青藏高原新構造及晚新生代古大湖研究”(項目編號:基[2006]001—08;工作項目編碼:1212010610108);
(4)2006年—2010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吉黑東部地區內生金銅礦床成礦找礦模型研究”(項目編號:資[2006]040—03;工作項目編碼:1212010634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