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大傳

朱光潛大傳

《朱光潛大傳》是2012年11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洪。本書介紹了朱光潛的生平事跡及思想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朱光潛大傳
  • 作者:朱洪
  • ISBN:9787511513137
  • 頁數:451
  • 定價:56.00元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朱光潛大傳》中他身上流淌著桐城派作家的血液;他是舊婚姻的叛逆者,新道德的追求者。他的跨國師生戀,成為一代人的佳話。他追求西方文化,心儀叔本華、尼采。卻從克羅齊走向了維柯,從教育學、心理學走向了美學;他因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舉成名;他留學9年寫作、翻譯11部著作,成為無數留學生治學楷模。他因主編《文學雜誌》聲名鵲起,胡適給他寫稿,魯迅與之商榷;他因違心參加了國民黨,被郭沫若稱為“藍色作家”,邵荃麟稱他為“反動文人”;他追求文化獨立,作為“南遷”的第三號人物,毅然拒絕去台灣;新中國之初,他被軍管;作為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典型,毛澤東關注了批評他的方式方法;“文革”中,他堅持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業,全身而出;作為中國現當代美學的奠基人,他與蔡儀、李澤厚、姚文元、周谷城等人進行美學論爭,催生了中國美學;他是新舊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出來的火花;儘管他的形象思維、人道主義、人性論等觀點屢受批判,卻被胡喬木“素來敬重”:他自己說。我這一生,什麼事都遇上了!他就是朱光潛。一起來翻閱《朱光潛大傳》吧!

作者簡介

朱洪,1957年出生,安慶人,安慶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著作有《從領袖到平民——陳獨秀沉浮錄》、《陳獨秀與中國名人》、《陳獨秀傳》、《陳獨秀哲學思想研究》、《黃鎮傳》、《胡適大傳》(上、下)、《胡適與韋蓮司》、《陳獨秀與第三國際人物論》、《陳獨秀風雨人生》、《趙朴初傳》、《趙朴初因緣人生》、《陳獨秀父子仨》、《將軍、外交家黃鎮》、《陳獨秀與胡適》、《趙朴初說佛》、《重話大革命》、《胡適與北大文友》、《劉半農傳》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書香子弟
朱熹二十六世孫
父親的鞭撻
說理文的訓練
無書不讀
踏進“洋學堂”
桐中讀書
大關國小堂老師
武昌高等師範讀書
第二章 就讀香港大學
“北京學生”
哲人
“我也跟著咒罵過”
憂慮中國民族不肯自救
兒子出生
第三章 滬浙教書
中國公學教師
萌動輕生的念頭
白馬湖舂暉中學老師
豐子愷的畫
處女作《無言之美》
離開白馬湖
創辦立達學園
辦開明書店
第四章 歐洲留學
人讀愛丁堡大學
選修文學
試驗心理學
喜歡上了美學
戀愛的苦惱
一個學生的自殺
欣賞《蒙娜?麗莎》
第五章 執鞭北大
讀周作人《雨天的書》
逛湖濱浴場
與杜亞泉的爭論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與奚今吾的師生戀
居住巴黎郊區玫瑰村
與吳宓在倫敦的交往
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
移情與《談美》
回國
北大教授
第二次萌動輕生念頭
粱宗岱離婚談判代表
季羨林眼中的朱光潛
悼念劉半農
發起讀書會
到日本看望朱光澄
責備學生罷課是胡鬧
魯迅的批評
“朱光潸”並非朱光潛
與陳寅恪的論爭
建議曹禺將《日出》刪為獨幕劇
巴金的“忠告”
曹禺的“冤枉”
與梁實秋討論文學的美
粱宗岱:從濫用名詞說起
答覆巴金的“忠告”
戴望舒詩的優劣
《文學雜誌》主編
粱實秋:看不懂的新文藝
沈從文觀察“更冷靜深刻”
廢名的小說《橋》
第六章 川大任教
與沈從文逃難
擔任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
不醉無歸
“古文”不可做
周作人事件
朱世嘉出生
拒絕程天放任四川大學校長
反駁國民政府教育部
致電蔣介石
打算去延安
第七章 執教武大
朱光澄自日本歸來
“動”是人生的基本特性
批評胡適“做詩如說話”
無暇為朱光澄主持婚禮
功令和學風
方東美:鳴鞭怕近望鄉台
魯迅的批評未局限於文學
朱光澤冒死還鄉
朱自清:但恨此宵難再得
與豐子愷看望陳源夫婦
任武漢大學教務長
被拉進了國民黨
生命從四十歲開始
開設英詩課
與朱自清討論大學國文教材
與郭沫若“咬文嚼字”
散文的聲音節奏
奚今吾:誰叫你白天瞎忙
和夏丐尊、葉聖陶詩
樂調影響人的情緒
得到朱光潛80分是無上榮耀
熊十力來信
給人民言論自由
齊邦媛眼中的朱光潛
與梁宗岱愈打愈成交
凌叔華的《小哥兒倆》
詩寫景宜顯、寫情宜隱
不就安徽大學校長
推薦吳宓到武漢大學
第八章 命運轉折
回到桐城看望母親
住進中老胡同
淘書與文學選本
抗議沈崇被美國兵姦污
朱世樂的小夥伴
朱世嘉的少年生活
談學英文與翻譯
恢復出版《文學雜誌》
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北大文學院代理院長
反對禁舞
搶救舊書
想寫陶淵明傳記
郭沫若:朱光潛是“藍色”作家
邵荃麟:儼然以戈培爾的姿態出現
談書牘
敬悼朱自清先生
接受記者採訪
第九章 思想改造
學術團體染上了衙門風氣
蔡儀:《論朱光潛》
中國的出路
母親去世
選擇了留下來
沈從文自殺未遂前後
真是換了一個世界
心裡還有些不服
批判胡適
毛澤東的讚揚
澄清對胡適的看法
思想改造運動的典型
馬寅初:朱先生的檢討有進步
亞太會議翻譯顧問
不願教書
胡風:這不是挑戰是什麼
自恃和老舍多年相識
批判自己的文藝思想
賀麟:朱光潛文藝思想的哲學根源
西北行吟
與蔡儀打擂台
從自身經驗談百家爭鳴
積極投入美學論爭
“這次大概把我漏了吧”
批判章伯鈞
反駁李澤厚
不能先打毒針而後醫治
第十章 美學大討論
評呂熒的美學觀點
美必然是意識形態性的
美學討論應實事求是
為“人性論”辯護
與蔡儀的觀點針鋒相對
批評姚文元的美學觀點
講授《西方美學史》
林楓幫他配備了助手
吳銘右去世
與田漢的一次論辯
撰寫《西方美學史》
同胡喬木第一次見面
寫文章要有情感
囑朱光澤重新做人
柳鳴九:開始有些不自在
招收第一個美學研究生
批評周谷城
不同意朱光澤來京
不該否定形象思維
第十一章 “文革”磨難
被押上“斗鬼台”批鬥
朱式慶看望朱陳母親
朱世樂到山西接受再教育
翦伯贊夫婦自殺
搬到燕南園66號
偷譯《美學》第二卷
正式“解放”
受命選輯國外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
與孫子們游頤和園
出版《美學》譯著
拒絕進“粱效”寫作班子
寄語台灣朋友
老來照舊忙中過
第十二章 親歷撥亂反正
老友北京聚會
只爭朝夕敢偷閒
大學者與高中生
朱光澄去世
不注驕楊該萬死
出席全國政協五屆會議
希望編一部譯名詞典
撰寫《談美書簡》
研究美學的必備條件
縱浪大化中
朱光澤做了教師
文藝屬於意識形態
必須按教育規律辦事
緬懷豐子愷
談經典著作的翻譯
他在國外比國內有名
編選論文選集
腦子這東西越用越活
暮年心血的經營
剩下的時候不多了
當選中國美學會會長
重見朱自清的信
翻譯《新科學》
不通一藝莫談藝
《美學拾穗集》出版
第十三章 不平凡的晚年
舊體詩詞郁達夫寫得最好
無意做克羅齊的信徒
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為什麼落後
伍蠡甫畫扇面
情親何可言
《藝文雜談》出版
雙喜臨門
其實自己是尼采式的信徒
葉聖陶來訪
憲法保障學術自由
“對沈從文難免阿其所好”
茅以升和宗白華來訪
與台灣親人通了音信
廬山避暑寫作
北戴河消夏
與周揚40年真情難忘
胡喬木登門祝賀執教年
第十四章 最後歲月
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學
與台灣的親人見面
深感我們的學風有問題
多學科學術講座
朱式蓉幫助整理《新科學》
評價沈從文風波
擬回答一百個問題
《新科學》:劃時代的著作
胡喬木來信
喜歡吃一點滷菜
春蠶到死絲方盡
可憐君子花,衰來亦如此
老而不僵
給胡喬術的信
與世長辭
送別一代美學宗師朱光潛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