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鳴

朱亦鳴:教授,博導,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04年獲得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在東京大學電子工學系攻讀博士學位,08年獲得電子工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研究院副院長兼上海市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主要從事太赫茲技術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發表 SCI論文五十餘篇,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及地方項目二十餘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亦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 代表作品:太赫茲源晶片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主要研究方向,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98.09-2002.08: 上海交通大學 套用物理系 理學學士
1999.09-2002.08: 上海交通大學 管理學院 金融學學士
2002.09-2004.04: 上海交通大學 套用物理系 光學工程工學碩士
2004.10-2008.03: 日本東京大學 電子工學系 電子工學博士(Ph. D.)
工作經歷
2003.10-2004.09: 日本東京大學 先端研究中心 Assistant Researcher
2007.10-2009.09: 日本東京大學 電子工學系 21世紀COE特別Researcher
2008.07-2010.09: 上海理工大學 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 副教授
2008.10-2010.09: 上海交通大學 微電子學院 客座副教授
2010.01-2012.05: 上海理工大學 教育部光學儀器與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常務副主任
2010.10-now: 上海理工大學 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 教授
2010.10-now: 上海交通大學 微電子學院 客座教授
2011.10-now: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2011.12-now: 上海理工大學 光電研究院 副院長
2012.05-now: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市現代光學系統重點實驗室 常務副主任
2013.05-now: 中國計量學院 客座教授
主要社會學術團體兼職
2、中國宇航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3、《紅外與雷射工程》雜誌編委
4、美國《Applied Physics Letters》雜誌社特邀審稿人
5、美國材料學會(MRS)會員
6、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特聘客座教授
7、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特聘客座研究員
8、中國計量學院特聘客座教授

主要貢獻

主要從事超快光學、超快電子學、太赫茲技術套用三者交叉領域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在國際期刊上發表 SCI論文五十餘篇,其中包括Nature Group系列刊物1篇,2區及以上SCI論文20餘篇;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及地方課題項目二十餘項,其中包括主持1項國家863計畫,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作為子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計畫2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2項等。朱亦鳴對砷化鎵材料的多種特性有著深入的研究,研製出了基於超純本徵砷化鎵材料的太赫茲源晶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性能明顯優於國外同類產品,還進一步研發出了具備快速掃描功能的時域太赫茲波譜系統,能針對有機物(如:毒品、爆炸物、生物製劑等)進行太赫茲指紋譜的分析識別。其主要用戶對象包括海關、公安、民航、軌交、醫院等多類群體。其中,基於此系統製作的地溝油快速掃描系統,首次亮相於2012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就受到了包括東方衛視,《勞動報》,《新民晚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廣泛報導,獲得2012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優秀作品獎。而尤其領銜的課題組利用太赫茲電磁波的良好的穿透性和對人體無損的特性所研製的主動式太赫茲人體安檢系統更是獲得了2013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優秀展品獎(銀獎),並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簽訂了產學研聯合攻關契約。

主要研究方向

1.套用全新的超快光學方法-時域太赫茲波譜法,進行半導體材料和器件內超快電子的檢測;研究半導體材料的物理特性;同時設計開發新型的半導體超快電子器件。
2.利用太赫茲波對物質進行研究;如通過太赫茲波和生物、化學分子的作用,來鑑別不同類型的藥物,毒品,爆炸物;進行生物、化學大分子功能基團的識別和研究等。
3.微納結構人工材料的製備、檢測;基於此類微納結構人工材料的套用,如:超高頻電磁波功能器件(濾波器,隔離器等)。
4.太赫茲超分辨成像系統,太赫茲超高速人體安檢系統。
5.太赫茲非線性特性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