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棉

木本棉

木本棉,亦稱木棉,又名攀枝花、紅棉樹、英雄樹。錦葵科(Malvaceae)木棉屬(Bombax)各類喬木的種籽絨毛,生長在熱帶國家,已在西印度群島和巴西有栽種。種籽絨毛的纖維柔軟,顏色從淡黃到褐色,木本棉樹幹基部密生瘤刺,枝輪生,葉互生。每年2~3月份先開花,後長葉。樹形高大,雄壯魁梧,枝幹舒展,花紅如血,碩大如杯,盛開時葉片幾乎落盡,遠觀好似一團團在枝頭盡情燃燒、歡快跳躍的火苗,極有氣勢。因此,歷來被人們視為英雄的象徵。

木棉是廣州市市花,阿根廷國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木棉
  • 拉丁學名:G.arboreum(A2)
  • 別稱:木本棉、攀枝花、紅棉樹、英雄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錦葵目
  • :木棉科
  • :木棉族
  • :木棉屬
  • :木棉種
  • 分布區域:熱帶、亞熱帶地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品種來源,栽培技術,砧木的培育,嫁接時間,選擇接穗,嫁接方法,嫁接後的管理,病蟲害防治,木棉炭疽病,木棉斑點病,木棉大卷葉螟,木棉小綠葉蟬,植物文化,友誼象徵,木棉漫,花語,文學作品,古今區別,

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白色,幼樹的樹幹通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分枝平展。掌狀複葉,
木本棉
小葉5-7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6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無毛,羽狀側脈15-17對,上舉,其間有1條較細的2級側脈,網脈極細密,二面微凸起;葉柄長10-20厘米;小葉柄長1.5-4厘米;托葉小。
種籽絨毛的纖維柔軟,顏色從淡黃到褐色,長度為0.5~3.25公分(0.25~1.25吋),直徑20~40公忽(1公忽約0.00004吋)。與一般的商品棉花(棉屬〔Gossypium〕)的纖維不同,木本棉纖維來自生長在心皮內側的絨毛,而不是來自種籽本身。
花單生枝頂葉腋,通常紅色,有時橙紅色,直徑約10厘米;萼杯狀,長2-3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密被淡黃色短絹毛,萼齒3-5,半圓形,高1.5厘米,寬2.3厘米,花瓣肉質,倒卵狀長圓形,長8-10厘米,寬3-4厘米,二面被星狀柔毛,但內面較疏;雄蕊管短,花絲較粗,基部粗,向上漸細,內輪部分花絲上部分2叉,中間10枚雄蕊較短,不分叉,外輪雄蕊多數,集成5束,每束花絲10枚以上,較長;花柱長於雄蕊。
蒴果長圓形,鈍,長10-15厘米,粗4.5-5厘米,密被灰白色長柔毛和星狀柔毛;種子多數,倒卵形,光滑。花期3-4月,果夏季成熟。

生長環境

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稍耐濕,忌積水。耐旱,抗污染、抗風力強,深根性,速生,萌芽力強。生長適溫20~30℃,冬季溫度不低於5℃,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土壤為宜。

分布範圍

在我國,雲南、四川、貴州、廣西、江西、廣東、福建、台灣等省區均有分布。生於海拔1400(-1700)米以下的乾熱河谷及稀樹草原,也可生長在溝谷季雨林內,也有栽培作行道樹的。
國外,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至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中美洲、巴西等都有分布。

主要價值

雖然木本棉有時也與普通棉纖維混紡,但因其強度差、缺乏彈性、含有木質素,不宜單獨用作紡織纖維。主要用作填料和室內裝璜材料。
花可供蔬食,入藥清熱除濕,能治菌痢、腸炎、胃痛;根皮祛風濕、理跌打;樹皮為滋補藥,亦用於治痢疾和月經過多。果內綿毛可作枕、褥、救生圈等填充材料。種子油可作潤滑油、制肥皂。木材輕軟,可用作蒸籠、箱板、火柴梗、造紙等用。花大而美,樹姿巍峨,可植為園庭觀賞樹,行道樹。

品種來源

生產木本棉纖維的植物有七葉形木本棉(Bombax septenatum)和爪哇木本棉(B. ceiba),前者產出的纖維強度最高,也最長,長2~3公分(0.8~1.2吋),後者長約1~1.5公分(0.4~0.6吋),這兩種木本棉都生長在西半球熱帶地區,在這裡有時稱此絨毛為吉貝木棉(ceiba cotton)或paina limpa。在南亞和非洲,馬拉巴里卡(B. malabarica, 亦稱紅絲棉)木本棉纖維長約1~2公分。有時從棉花(Gossypium arboreum)取得的粗絲也稱木棉,這種植物主要生長在亞洲。

栽培技術

砧木的培育

在攀市花市地區,木棉種子4月~5月成熟即可採收。由於種子含油量高,易變壞喪失萌發力,一般要求采後當年及時播種。苗床育苗採用條播和撒播,條播的行距20 cm,深5cm,溝內點播種子。覆土2 cm,表土蓋草,播後6~7 d 開始發芽,13~15 d基本出齊。幼苗出土後及時鬆土除草,並適當間苗除草,注意病蟲害防治。幼苗高4~5 cm,有初生葉2片以上時,可移入營養袋,苗高40 cm左右可移植培育大苗。當苗胸徑有1~115 cm時即可嫁接。

嫁接時間

在攀枝花地區,宜選2月~3月份和6月~7月份嫁接木棉。2月~3月份氣溫回升快,木棉開始萌動抽梢,此時嫁接易於成活。4月~5月氣溫高,易導致接穗乾枯。6月~7月份是攀枝花地區雨季較集中時期,氣溫有所下降,嫁接時應避開雨天。

選擇接穗

從已開花的木棉母樹上選擇兩年生的生長健壯、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年未花枝條作接穗。要求所選的接穗徑粗介於0.17~1.2 cm,芽眼間距1~2 cm。採集的取穗條要立即剪去葉片,以減少枝條的水分散失,並將枝條用濕毛巾裹放於陰涼處,最好隨采隨用。接穗需要貯藏數日時可將其兩端用石蠟封口埋於沙床,覆蓋沙層厚4~6 cm,並注意保濕通風。

嫁接方法

木棉嫁接時採用單芽切接較好,試驗發現無論接穗留幾個芽,當第1個芽萌動抽梢後,其餘芽眼萌發均受到抑制。
嫁接時先削取接穗,方法是:在接穗上選定一飽滿芽,並在反面下端0.15 cm處起刀削微帶或不帶木質部的長度為1.5~2 cm的平面,在反面削45°的斜斷面,在芽上端1 cm處截斷,接穗長度4 cm。對砧木苗要求在離地高15 cm處剪砧,在砧木平滑面縱切一刀,長度1.15~2 cm,微帶木質部為宜,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嫁接口,使兩邊形成層對齊密接,接穗上端露白。最後用塑膠薄膜帶由下而上綑紮密實,接穗芽眼處只包紮一層嫁接膜,易於嫁接成活後自動破膜。

嫁接後的管理

【補接】 嫁接10~15 d後即可檢查成活情況。芽體呈新鮮狀態,輕觸葉柄即落表明成活;接穗變褐、葉柄不易脫落、手捏接穗變軟表明嫁接未成活,應立即進行補接。
【松帶】 嫁接成活後讓接穗芽眼自動破膜。嫁接新芽萌動較慢,起初抽生的數片新葉都是粉紅色,大約過2周~3周后葉色開始轉為嫩綠並展開,當幼葉完全轉綠展平後即可松去包紮的塑膠膜帶,以免影響新梢生長。但不能立即對嫁接口癒合處解綁,以保護接穗免受破壞。
【除萌櫱】 對嫁接成活的苗木,要隨時除去砧木上的萌芽,以便養分集中供給已經嫁接成活的新梢。
【其它管理】 及時中耕除雜草和合理澆水,強調薄肥勤施,重氮肥。新梢多受葉甲類和尺蛾類植食昆蟲危害,如榿木葉甲、黃連木尺蛾幼蟲等。當少量危害時可人工捕殺,危害面積較大時採用化學防治:常選用80%敵敵畏或50%殺螟松8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800~1 000 倍液,80%殺蟲脒1 000倍液等。
播種繁殖。也可分櫱或扦插繁殖,蒴果成熟乒易爆裂,種子隨棉絮飛散,故要在果實開裂前採收。

病蟲害防治

木棉炭疽病

①冬春清除病、落葉集中燒毀,隨即地面及植株噴藥一次,可減輕發病。
②於抽葉期和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1∶1)800~1000倍液,或40%多硫膠懸劑6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粉10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濕粉500倍液,或60%多福可濕粉600倍液。視天氣和病情連續交替噴施3~4次,隔7~15天噴一次。

木棉斑點病

(1)選擇圃地:避免在發生過此病的地方育苗。
(2)合理疏植,增施磷肥:適當疏植,以利於通風透光。發病期間,增施磷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
(3)藥劑防治:發病期間噴灑1%波爾多液或0.5%代森鋅,或0.01~0.05%苯萊特液,效果較好。

木棉大卷葉螟

(1)加強管理 及時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創造不利於該蟲發生的環境。
(2)人工防治 剪除卷葉螟的筒狀葉,消滅幼蟲,以減少下代為害。
(3)藥劑防治 發生嚴重時,噴施20%桃小靈乳油或20%菊殺乳油2000倍液防治,以壓低蟲口密度,減輕損失。如果已經卷葉成筒,最好採用內吸性藥劑防治。

木棉小綠葉蟬

①冬春清除雜草落葉,必要時地面噴藥一次,以減少蟲源。
②抓住年發生高峰前及初齡若蟲期,噴施40%氧化樂果、50%殺螟松、50%辛硫磷、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溴滅菊酯、40%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敵殺死、2.5%功夫乳油、50%抗蚜威乳油3000倍液,隔7天后再噴一次效果更佳。棉株樹木高大,一般藥械施藥不易,可參照白蘭防綿蚜鑽孔注入內吸性藥劑或包紮內吸性藥劑辦法試驗探索。

植物文化

友誼象徵

從古至今,西雙版納傣族對木棉有著巧妙而充分的利用:在漢文古籍中曾多次提到傣族織錦,取材於木棉的果絮,稱為“桐錦”,聞名中原;用木棉的花絮或纖維作枕頭、床褥的填充料,十分柔軟舒適;在餐桌上,用木棉花瓣烹製而成的菜餚也時有出現;此外,在傣族情歌中,少女們常把自己心愛的小伙子夸作高大的木棉樹

木棉漫

廣東、四川等地是木棉的故鄉。廣州早在1930年代就曾定木棉花為市花,1982年再次選定它為市花。因此木棉文化早已融入廣州市民的生活。因為木棉開紅花,所以在當地也叫紅棉花,廣州市到處可看到“紅棉亭”,廣州人以鮮艷似火的大紅花,比喻英雄奮發向上的精神,因此木棉樹又被譽稱為“英雄樹”,木棉花也就成了“英雄花”,而以木棉作行道樹的路段就叫“英雄路”。就連廣東奧林匹克體育場的看台,也將每個小區設計得像花瓣,合起來像一朵盛開的木棉花,市政府網站的站徽也用木棉花,而廣州著名的花園酒店、南方航空公司和華南理工大學也都是以木棉花作為標識。
攀枝花市地處四川省的西南邊陲,在川滇交界處,是一個鋼鐵工業城市。該市在同緯度地區中是一個獨具南亞熱帶風光的城市,氣候乾燥、炎熱、四季分明,一年三熟,產芒果香蕉木瓜熱帶水果,市區到處生長著高大挺拔的攀枝花樹,攀枝花市因此得名,而攀枝花就是木棉花。

花語

珍惜身邊的人,珍惜身邊的幸福。

文學作品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唐】白居易
《竹枝》—【唐】皇甫松
《李衛公》—【唐】李商隱
《燕台四首·夏》—【唐】李商隱
《金縷曲·賀新郎》—【宋】劉辰翁
《滿庭芳·詠木棉》—賴春泉
《凋零的木棉花》—李傳勇

古今區別

元朝以前,中國古代所指木棉皆為棉花,著名的禪宗信物“木棉袈裟”,其實就是棉布袈裟元朝司農司編撰,初稿完成於至元十年(1273)的《農桑輯要》中有載木棉法一篇,詳述了棉花種植技術,其中所記:“近歲以來,苧麻藝於河南木棉種於陝右,滋茂繁盛,與本土無異,二方之民,深荷其利。遂即已試之效,令所在種之。”桑哥執政時,曾設定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棉提舉司,每年向民間徵收木棉布十萬匹。桑哥敗後,罷廢六處木棉提舉司。但朝廷仍在各地徵收木棉,每年不下五十餘萬。成宗時,木棉布開始列入正賦,
其後古籍中,木棉和棉花混用,要注意區分木棉一詞指的是何種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