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成品檢驗

服裝成品檢驗是指服裝在包裝出廠之前,依照相應的產品標準,對成品規格、縫製質量、整燙質量等進行的檢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服裝成品檢驗
  • 對象:出廠之前
  • 對應:服裝
  • 屬性:產品標準
  • 程式:為迅速、準確地檢查製品質量
程式,內容,注意點,

程式

(1)對照縫製指示書或工藝單確認各種縫製的縫型、外觀與操作規定指標。
(2)為迅速、準確地檢查製品質量,常規的檢驗順序是:自上而下檢查,外觀檢查後翻向里側檢查,再自左而右檢查。
(3)檢驗的姿勢宜以檢查者站立檢查為宜,將製品穿著在人體模型上(或平放桌上)。然後站立檢查,這樣視野開闊,整體感強。
(4)檢驗的重點放在制品的正面外觀,然後翻向里側,再檢查製品的里布外觀,最後檢查縫跡等細微質量。
(5)服裝規格的測量主要是控制部位的規格尺寸,但也必須包括口袋大小、領子寬窄等細部規格的尺寸。
(6)成品質量的檢驗結果必須記錄在冊,以便作為以後同類產品的參考資料。

內容

(1)款式外型:對照款式效果圖和生產工藝單,查看服裝的整體外形是否與要求相符,觀察領的寬窄、大小;門禁、口袋位置;鞝袖和袖型;腰、臀部位曲線造型;紐扣位置及色彩數量等是否與效果圖一致。
(2)裁剪質量:布紋是否歪斜、部件形狀是否正確、駁頭部位的外口布紋是否整齊;除特殊造型外,口袋及袋蓋的布紋是否與衣身相符;有毛向的布料各部位倒順是否一致;對位記號是否正確。
(3)對條對格:除特殊要求外,必須對條對格,衣身部位的左右兩邊必須條格一致,需查:第一,衣領的左右是否條格一致。第二,前衣身的上下左右是否條格相符。第三,衣身的背縫兩側條格是否對齊。第四,衣袖條格是否對位一致。第五,袖頭、腰頭的左右條格是否一致。第六,口袋與袋蓋與衣身是否條格一致。第七,衣身側縫,前後衣片是否條格一致。第八,下裝的前後(裙)褲身條格是否一致,前後襠縫條格是否對位等。
(4)縫份量:縫份是否適合於所用材料(面、里);縫型、縫邊的外觀是否有斜裂現象,後襠縫、下襠縫及需補正的重要部位的縫份是否適當。
(5)布料的折邊量:折邊量是否適合所用材料(面、里);折邊量是否均勻一致、平整,袖口、腳口等局部折邊量是否與衣身匹配。
(6)黏襯質量:黏合後面料表面是否起泡、起皺;是否有膠溢出,是否有極光、變色、變黃現象,黏襯後的規格是否變化,外型風格是否符合要求。
(7)縫線:縫線的材料與特性是否與面、里布相符,縫線是否耐洗、耐磨;縫線是否褪色與收縮,縫線是否與面、里料同色或達到設計效果等。
(8)針跡:是否按指定的針跡數縫製,是否按面料、里料要求的針跡數進行縫製,是否按縫型、縫線特性要求的針跡數一致等。
(9)裁邊處理方法:口袋的嵌線與袋墊的裁邊處理方法是否合理,面布里側的縫跡處理方法是否合理。容易脫散的里布縫邊處理是否合理,裁片外露部分的縫邊是否妥當等。
(10)縫跡:縫跡寬緊狀況是否均勻;縫跡是否歪斜;縫跡的伸縮性如何;縫跡開始與結尾的倒回針是否牢固;縫跡是否有脫線現象。
(11)止口:各部位的縫製是否良好;面線與底線寬緊是否相配;縫線是否有牽緊、浮線、脫線現象;止口縫跡寬窄是否一致;開頭與結尾處是否用倒回針或線結固定;有無裁剪劃線外露;針織品針眼有無扎線、送布齒的痕跡;針織品的縫跡拉伸性是否與布料一致等。
(12)套結:套結的位置是否正確,質量是否牢固,套結的外觀是否完整,無涌線、絞線現象;套結是否拉破材料等。
(13)商標:商標是否按要求縫在相應位置,不歪斜;釘商標的縫線、針距、縫型是否與設計一致;商標釘好後是否影響服裝外觀質量等。
(14)鎖眼:查看鎖眼是否居中,數量和分布是否符合工藝要求,眼位兩段線跡是否均勻、有無起涌、漏針現象,紐扣扣合鬆緊度要適中,不能過緊或過松等。
(15)釘扣:檢查釘扣位置是否居中,扣面端正不歪斜,平扣注意識別正反面,釘線線跡整潔,不涌線、不跳針等。
(16)其他:重點查看里料、拉鏈、零配件及其他輔料的造型、色彩、材質、規格等是否與效果圖和工藝單的要求相符,有無瑕疵、破損、縫製不良等現象。

注意點

進行成品檢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對照有關生產技術檔案及質量標準,確認裁剪、縫製、整燙的外觀與操作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
(2)將檢驗的重點放在成品的整體外觀上,按規定的操作方法和檢驗程式進行。
(3)在抽檢服裝規格時,除測量幾個主要控制部位的規格尺寸外,還必須包括口袋大小、領子寬窄等重點細部的尺寸。
(4)檢驗的姿勢以站立為宜,也可坐在較高的凳子上檢驗。
(5)成品質量檢驗結果必須記錄在冊,當一批產品檢驗完畢後,檢驗員要按規定進行疵點統計,打出相應的分數,分出產品等級,並將檢驗結果匯總整理,填寫相應表格,交給管理人員。使其根據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改進加工質量。同時,此表還可用作今後同類產品生產時的參考資料。
(6)成品檢驗時,對周圍的環境和所用設備都有一定的要求。
(7)成品檢驗時,對具體部位需按規定程式進行,通常是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由外及里的原則,確保能迅速、準確檢查成品加工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