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合物性質研究

有機化合物性質研究

《有機化合物性質研究》是2014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衛東、楊彩玲、儲艷蘭。

基本介紹

  • 書名:有機化合物性質研究
  • 作者:王衛東、楊彩玲、儲艷蘭
  • ISBN:9787517019848
  • 頁數:380
  • 定價:82.00
  •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6-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620千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按官能團分類討論了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和重要反應,有機化合物種類主要包括:鏈烴、芳香烴、鹵代烴、醇、酚和醚、醛和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含氮有機物、雜環化合物等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與反應。另外,還重點介紹了化合物分子的立體異構、常見的生命有機大分子、脂類、萜類和甾體化合物的相關性質和反應。此外,還簡要闡述了幾種重要的測定有機物結構的光譜技術。最後,簡述了元素有機物、藥用高分子化合物、足球烯、有機共軛材料、組合化學和相轉移催化化學反應等新型有機化合物的發展與運用。

作者簡介

王衛東,男,漢族,1968年10月生,博士,副教授,吉林化工學院化工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2008年4月畢業於日本鹿兒島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套用化學及化學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有機光化學方面。目前為止,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4篇,EI收錄2篇,完成及在研各類課題20餘項,省級課題8項,申請專利l項,主編出版教材1部。
楊彩玲,女,1968年生,2008年在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得分析化學專業博士學位。現為蘭州城市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藥物、環境污染物分析以及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究工作。先後承擔有機化學、儀器分析等6門課程的教學工作,近年來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甘肅省教育廳項目l項,參與國家、省廳級項目6項。
儲艷蘭,女,漢族,1984年生,畢業於淮南師範學院,化學專業,本科學歷,商丘師範學院工作。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有機化合物的發展
1.2 有機化合物的特點
1.3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第2章 鏈烴
2.1 概述
2.2 烷烴
2.3 烯烴
2.4 炔烴
2.5 共軛二烯烴
第3章 芳香烴
3.1 苯的結構
3.2 單環芳烴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3.3 單環芳烴的化學性質
3.4 苯的一元取代產物的定位規律
3.5 定位規律的解釋
3.6 苯的二元取代產物的定位規律
3.7 定位規律的套用
3.8 多環芳烴
第4章 鹵代烴
4.1 概述
4.2 鹵代烴的製備方法
4.3 鹵代烴的物理性質與波普性質
4.4 鹵代烴的取代反應
4.5 鹵代烴的消除反應
4.6 鹵代烴與鎂的反應
4.7 重要的鹵代烴
第5章 醇、酚和醚
5.1 概述
5.2 醇
5.3 酚
5.4 醚
第6章 醛和酮
6.1 醛和酮的結構
6.2 醛和酮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6.3 醛和酮的化學性質
6.4 醛和酮的製法
第7章 羧酸及衍生物
7.1 概述
7.2 羧酸的製備方法
7.3 羧酸及衍生物的物理性質
7.4 羧酸及衍生物的化學性質與反應
7.5 重要的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7.6 油脂與表面活性劑
第8章 取代酸
8.1 概述
8.2 取代酸的物理性質
8.3 取代酸的化學性質與反應
8.4 重要的取代酸
第9章 含氮有機物
9.1 概述
9.2 含氮有機物的製備方法
9.3 含氮有機物的物理性質
9.4 含氮有機物的化學性質與反應
第10章 雜環化合物
10.1 概述
10.2 雜環化合物的性質
10.3 重要的雜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0.4 生物鹼
第11章 立體異構
11.1 分子模型表示法
11.2 順反異構
11.3 對映異構
11.4 構象異構
第12章 生命有機大分子
12.1 糖類
12.2 胺基酸
12.3 蛋白質
12.4 核酸
第13章 脂類、萜類和甾體化合物
13.1 脂類化合物
13.2 萜類化合物
13.3 甾體化合物
第14章 光譜測定有機化合物結構
14.1 紫外光譜
14.2 紅外光譜
14.3 核磁共振譜
14.4 質譜
第15章 有機化合物的發展
15.1 元素有機物
15.2 藥用高分子化合物
15.3 足球烯
15.4 有機共軛材料
15.5 組合化學
15.6 相轉移催化化學反應
參考文獻第1章 緒論
1.1 有機化合物的發展
1.2 有機化合物的特點
1.3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第2章 鏈烴
2.1 概述
2.2 烷烴
2.3 烯烴
2.4 炔烴
2.5 共軛二烯烴
第3章 芳香烴
3.1 苯的結構
3.2 單環芳烴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3.3 單環芳烴的化學性質
3.4 苯的一元取代產物的定位規律
3.5 定位規律的解釋
3.6 苯的二元取代產物的定位規律
3.7 定位規律的套用
3.8 多環芳烴
第4章 鹵代烴
4.1 概述
4.2 鹵代烴的製備方法
4.3 鹵代烴的物理性質與波普性質
4.4 鹵代烴的取代反應
4.5 鹵代烴的消除反應
4.6 鹵代烴與鎂的反應
4.7 重要的鹵代烴
第5章 醇、酚和醚
5.1 概述
5.2 醇
5.3 酚
5.4 醚
第6章 醛和酮
6.1 醛和酮的結構
6.2 醛和酮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6.3 醛和酮的化學性質
6.4 醛和酮的製法
第7章 羧酸及衍生物
7.1 概述
7.2 羧酸的製備方法
7.3 羧酸及衍生物的物理性質
7.4 羧酸及衍生物的化學性質與反應
7.5 重要的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7.6 油脂與表面活性劑
第8章 取代酸
8.1 概述
8.2 取代酸的物理性質
8.3 取代酸的化學性質與反應
8.4 重要的取代酸
第9章 含氮有機物
9.1 概述
9.2 含氮有機物的製備方法
9.3 含氮有機物的物理性質
9.4 含氮有機物的化學性質與反應
第10章 雜環化合物
10.1 概述
10.2 雜環化合物的性質
10.3 重要的雜環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10.4 生物鹼
第11章 立體異構
11.1 分子模型表示法
11.2 順反異構
11.3 對映異構
11.4 構象異構
第12章 生命有機大分子
12.1 糖類
12.2 胺基酸
12.3 蛋白質
12.4 核酸
第13章 脂類、萜類和甾體化合物
13.1 脂類化合物
13.2 萜類化合物
13.3 甾體化合物
第14章 光譜測定有機化合物結構
14.1 紫外光譜
14.2 紅外光譜
14.3 核磁共振譜
14.4 質譜
第15章 有機化合物的發展
15.1 元素有機物
15.2 藥用高分子化合物
15.3 足球烯
15.4 有機共軛材料
15.5 組合化學
15.6 相轉移催化化學反應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