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第2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會計學(第2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依據財政部頒布發的會計基本準則及《企業會計準則——套用指南》所做的修改。該書對“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會計信息產生過程中所採用的各種確認、計量、報告的方法”、“各種會計方法的性質、特點及適用性”、“會計的技術和方法是如何與生產經營過程相結合的”——這些問題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基本介紹

  • 書名:會計學(第2版)
  • 作者毛志宏
  • ISBN:10位[7505861352]13位[9787505861350]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8-1
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社圖書,內容提要,編輯推薦,目錄,人民郵電出版社圖書,圖書信息,內容提要,目錄,

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社圖書

內容提要

通過本教材的學習,讀者不僅可以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也為培養自己更好地認識會計信息、運用會計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紮實的基礎。
本教材適合於綜合性大學(包括高等財經院校)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以及希望參與企業管理規劃、控制和決策過程的MBA學員。

編輯推薦

本教材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依據財政部頒布發的會計基本準則及《企業會計準則——套用指南》所做的修改。該書對“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會計信息產生過程中所採用的各種確認、計量、報告的方法”、“各種會計方法的性質、特點及適用性”、“會計的技術和方法是如何與生產經營過程相結合的”——這些問題進行了全面的闡述。通過本教材的學習,讀者不僅可以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也為培養自己更好地認識會計信息、運用會計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紮實的基礎。
會計學(第2版)
本教材適合於綜合性大學(包括高等財經院校)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以及希望參與企業管理規劃、控制和決策過程的MBA學員。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會計的定義及會計信息的使用者
第三節會計基本假設
第四節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五節會計要素及其確認
第六節會計計量
第七節財務報告
第八節我國會計規範的基本架構
複習題
第二章會計循環
第一節會計等式
第二節會計循環的基本程式
第三節會計科目與賬戶
第四節複式記賬
第五節會計憑證與會計賬簿
第六節試算平衡與賬項調整
第七節結賬與編制會計報表
複習題
第三章貨幣資金
第一節庫存現金
第二節銀行存款
第三節其他貨幣資金
第四節貨幣資金控制
複習題
第四章應收款項
第一節應收款項的確認和計量
第二節應收款項的主要賬務處理
第三節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計量及主要賬務處理
複習題
第五章存貨
第一節存貨的性質及分類
第二節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三節原材料的核算
第四節存貨的期末計量
複習題
第六章長期股權投資
第一節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第二節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
複習題
第七章固定資產
第一節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二節固定資產折舊
第三節固定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第四節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
第五節固定資產的處置
第六節固定資產的清查
第七節固定資產的減值
複習題
第八章無形資產
第一節無形資產的內容
第二節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三節無形資產的後續計量
第四節無形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第五節無形資產的減值
複習題
第九章負債
第一節負債的特徵與分類
第二節流動負債
第三節非流動負債
複習題
第十章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所有者權益的性質
第二節實收資本
第三節資本公積
第四節留存收益
複習題
第十一章費用和成本
第一節費用的確認
第二節產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式
第三節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複習題
第十二章收入和利潤
第一節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第二節銷售商品的核算
第三節利潤的核算
第四節所得稅的核算
第五節利潤分配的核算
複習題
第十三章財務報告
第一節財務報表的組成及編制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利潤表
第四節現金流量表
第五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六節附註
複習題
第十四章財務報表分析
第一節財務報表分析的作用與程式
第二節資產負債表分析
第三節利潤表分析
第四節現金流量表分析
第五節償債能力分析
第六節營運能力分析
第七節盈利能力分析
複習題
附錄複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人民郵電出版社圖書

圖書信息

書 名 會計學(第2版)
叢 書 名 21世紀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規劃教材
標準書號 ISBN 978-7-115-30566-4
作 者 胡景桂 王浩 魯千霞 徐道宣 編著  責任編輯 王小娟
開 本 16 開
印 張 16.5
字 數 413 千字
頁 數 256 頁
裝 幀 平裝
版 次 第2版第1次
二版時間 2013年5月
本 印 次 2013年5月
首 印 數 -- 冊
定 價 34.00 元
會計學(第2版)(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基礎會計理論教材。全書內容共分為四篇:第一篇為會計信息加工基礎,簡要論述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第二篇為會計信息的確認與計量,簡要論述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與記錄;第三篇為財務報表的形成與分析;第四篇為會計在管理活動中的套用,簡要論述管理會計的思想及其在經濟活動中套用的主要方法。
本書主要適用於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本科學生,同時也可以作為相關人員的教學與學習參考書。

目錄

第一篇 會計信息加工基礎
第一章 緒論 2
第一節 概述 2
一、會計思想的演進 2
二、會計的概念 4
三、會計的特點 4
第二節 會計的職能 5
一、會計的職能 5
二、會計的目標 5
第三節 會計的基本假定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6
一、會計準則 6
二、會計的基本假定 7
三、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8
四、會計基礎 10
第四節 會計方法體系 11
一、概述 11
二、會計核算方法 12
思考與練習 13
第二章 複式記賬原理 15
第一節 會計要素 15
一、會計對象 15
二、會計要素 16
第二節 會計等式 19
一、會計等式的形成與變化 19
二、經濟業務 20
三、經濟業務及其與會計等式的關係 21
第三節 會計科目與賬戶 23
一、會計科目 23
二、賬戶 27
第四節 記賬方法——借貸記賬法 29
一、記賬方法概述 29
二、借貸記賬法 30
思考與練習 37
第三章 會計循環 44
第一節 會計循環概述 44
一、會計循環的意義 44
二、會計循環的基本程式 45
第二節 會 計 憑 證 45
一、會計憑證的意義 45
二、會計憑證的種類 46
三、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 50
四、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 51
第三節 會計賬簿 53
一、會計賬簿的意義和種類 53
二、賬簿的格式與登記方法 56
三、對賬和結賬 59
第四節 財產清查 60
一、財產清查及其意義 60
二、財產清查的種類 61
三、財產清查的一般程式 62
四、財產物資的盤存制度 62
五、財產清查的方法 63
六、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66
思考與練習 68
第二篇 會計信息的確認與計量
第四章 資產——貨幣資金及應收款項 74
第一節 資產的確認及其分類 74
一、資產的確認 74
二、資產的分類 75
第二節 貨幣資金 75
一、庫存現金 75
二、銀行存款 77
三、其他貨幣資金 79
第三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81
一、應收票據 81
二、應收賬款 83
三、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84
四、應收款項減值 85
思考與練習 85
第五章 資產——存貨 88
第一節 存貨概述 88
一、存貨的概念 88
二、存貨的分類 88
第二節 存貨的計價 89
一、存貨的入賬價值 89
二、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90
第三節 原材料的核算 91
一、按實際成本計價的核算 91
二、按計畫成本計價的核算 92
第四節 周轉材料 93
一、包裝物 93
二、低值易耗品 94
第五節 庫存商品 95
一、庫存商品的會計科目設定 95
二、庫存商品的核算 95
第六節 委託加工物資 95
一、委託加工物資的計價 96
二、委託加工物資的核算 96
第七節 存貨減值 96
一、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定義 96
二、確定可變現淨值應考慮的主要因素 96
三、可變現淨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 97
四、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的賬務處理 97
思考與練習 97
第六章 資產——投資 99
第一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99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概述 99
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 100
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現金股利和利息 100
四、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 101
五、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處置 101
第二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102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含義 102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 102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收入的確認 103
四、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處置 103
第三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3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含義 103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取得 103
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期間的損益確認 104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置 104
第四節 長期股權投資 105
一、長期股權投資概述 105
二、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105
三、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107
四、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107
思考與練習 108
第七章 資產——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 109
第一節 固定資產 109
一、固定資產的概念 109
二、固定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109
三、固定資產的分類 110
四、固定資產的取得核算 111
五、固定資產的折舊 113
六、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 115
七、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 115
八、固定資產的減值 116
第二節 無形資產 116
一、無形資產的概念 116
二、無形資產的確認 116
三、無形資產的內容 117
四、無形資產的計量 117
五、無形資產的核算 118
六、無形資產的減值 119
思考與練習 120
第八章 負債 123
第一節 負債的確認及其分類 123
一、負債及其特徵 123
二、負債的分類 123
第二節 流動負債 124
一、短期借款 124
二、應付賬款 124
三、應付票據 125
四、應付職工薪酬 126
五、應交稅費 127
六、應付股利 129
七、預收賬款 130
八、應付利息 130
九、其他應付款 131
第三節 非流動負債 131
一、非流動負債的定義及特點 131
二、長期借款 131
三、應付債券 132
思考與練習 132
第九章 所有者權益 135
第一節 實收資本 135
一、實收資本的概念及分類 135
二、實收資本的核算 136
第二節 資本公積 138
一、資本公積概述 138
二、資本公積的核算 138
第三節 留存收益 139
一、利潤分配 139
二、盈餘公積 140
思考與練習 141
第十章 收入 144
第一節 收入概述 144
一、收入的特徵 144
二、收入的分類 145
第二節 商品銷售收入 145
一、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145
二、銷售商品業務的會計處理 146
第三節 勞務收入 148
一、在同一會計期間內開始並完成的勞務 149
二、勞務的開始和完成分屬不同的會計期間 149
第四節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151
一、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 151
二、讓渡資產使用權使用費收入的會計處理 151
思考與練習 152
第十一章 成本與費用 154
第一節 費用 154
一、費用的概念 154
二、費用的內容 155
三、費用與成本的關係 155
第二節 生產成本的核算 155
一、成本計算的意義 155
二、成本計算的基本要求 156
三、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式 156
四、生產成本的核算 157
第三節 期間費用 160
一、管理費用 160
二、財務費用 161
三、銷售費用 162
四、費用的內部控制 162
思考與練習 163
第十二章 利潤 165
第一節 利潤概述 165
一、利潤的構成 165
二、利潤的核算 165
三、所得稅費用的核算 167
第二節 利潤分配 168
一、利潤分配的順序 168
二、利潤分配的核算 168
思考與練習 169
第三篇 財務報表的形成與分析
第十三章 財務報表 172
第一節 財務報表概述 172
一、財務報表的意義 172
二、財務報表的分類 173
三、財務報表的編製程序和要求 173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174
一、資產負債表的意義 174
二、資產負債的內容和基本結構 175
三、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177
第三節 利潤表 178
一、利潤表的意義 178
二、利潤表的一般編制方法 178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179
一、現金流量表概述 179
二、現金流量表的基本結構 180
三、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182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183
第六節 財務報表附註 184
一、財務報表附註的意義 184
二、財務報表附註的內容 185
思考與練習 185
第十四章 財務報表分析 187
第一節 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和方法 187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意義 187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188
第二節 償債能力分析 189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89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190
第三節 營運能力分析 191
一、存貨周轉率 191
二、應收賬款周轉率 192
三、總資產周轉率 192
四、流動資產周轉率 192
第四節 盈利能力分析 192
一、銷售毛利率 193
二、銷售淨利率 193
三、資產報酬率 193
四、所有者權益報酬率 193
五、資本保值增值率 194
六、每股收益 194
七、市盈率 194
思考與練習 194
第四篇 會計在管理活動中的運用
第十五章 本量利分析 198
第一節 成本性態分析 198
一、成本按其性態分類 198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203
第二節 變動成本法 207
一、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207
二、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208
第三節 本·量·利分析 210
一、本·量·利分析的意義 210
二、本·量·利分析中的重要概念——邊際貢獻 211
三、保本點分析 212
思考與練習 217
第十六章 決策分析 220
第一節 決策分析的概念和程式 220
一、決策分析的概念 220
二、決策分析的一般程式 220
第二節 短期經營決策分析 221
一、短期經營決策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221
二、短期經營決策常用的方法 223
第三節 長期經營決策分析 230
一、長期經營決策需要考慮的因素 230
二、長期經營決策分析最常用的專門方法 231
思考與練習 235
第十七章 全面預算與責任會計 238
第一節 全面預算 238
一、全面預算體系 238
二、全面預算的編製程序 239
三、現金預算的編制 239
四、預計財務報表的編制 245
第二節 責任中心 247
一、責任會計的概念 247
二、責任會計的內容 247
三、責任中心的設定 248
第三節 責任中心的考核與評價 252
一、對成本中心的考核與評價 252
二、對利潤中心的考核與評價 253
三、對投資中心的考核與評價 253
思考與練習 254
參考文獻 25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