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縣一中

會同縣一中

會同縣第一中學, 簡稱會同一中。位於湖南省會同縣西部開發區李園路,該校師資力量雄厚,校風純樸,學風優良,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是懷化市一所辦學成績卓著的中學。 該校自一九五八年創辦高中起,已培養了大批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同縣一中
  • 外文名:Together with County 
  • 屬性:場所中等教育
  • 隸屬:市教育局 會同縣政府
設定榮譽,師資力量,辦學特色,教學特色,可喜的成效,歷屆英才,知名校友,李春來:,曾益新:,

設定榮譽

會同縣第一中學校園占地面積為2.7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9萬多平方米。全體教師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從嚴執教,先後有20餘人榮獲國家、省、市級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稱號。近年來,學校的辦學條件和教學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現有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閱覽室和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藏書3萬餘冊,建有標準田徑場。校園綠樹成蔭,風景宜人。學校被評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
會同縣一中位置與交通

師資力量

會同縣第一中學是湖南省一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辦學成績卓著的中學。會同一中師資力量雄厚,高中有34個班,國中有13個班,在校學生人數3112人,在崗教職工170多人,其中名師眾多,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老師,彭老師,宋老師,羅老師等等。教師中有高級教師31人,中級教師64人,我校有3人獲過國家優秀教師,1人獲特級教師,2人獲省、市德育標兵,8人參加省、市級骨幹教師培訓,校園總面積50餘畝,藏書2.8萬餘冊。有特級教師1人,作為有悠久建校歷史的縣名牌中學,會同一中雄厚的教學實力早已為人熟知,特別是多年來學校形成的嚴謹,高效,敬業,精細的校風與學風,獨創的一系列科學,有趣的教育教學體系,得到同學們的廣泛認可。
“一直以來,該校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立校之本的“硬體”來抓,始終認真貫徹《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範》、《懷化市中國小教師行為規範十不準》等規章制度,在年度考核、職稱評定時將教師職業道德、職業良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嚴格測評,並狠抓教師業務學習,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和學歷培訓,對未達到合格學歷和基本功(國語、計算機)相應等級的教師限期達標,積極組織和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活動和考察學習,規定高中教師每期要做20套以上高考模擬題、期末檢查,增強了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提高了他們的教學水平”。

辦學特色

教學特色

會同縣第一中學在各級領導的關懷鼓勵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辦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面向個體,因材施教;
二是注重名校,鼓勵冒尖;
三是不顧負擔,講究效益;
四是內外相促,教學相長。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居懷化市重點中學前列。  “以課堂為中心,課外促課內”成為學校教學的主旋律,有聲有色的課外活動,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成立了眾多的體育課外活動小組:學校田徑隊、桌球隊、學生籃球俱樂部、學生足球俱樂部。

可喜的成效

近年來,體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學生有5人達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28人達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參加省市中學生運動會多人獲獎,參加懷化市中學生籃球運動會,名列前茅。

歷屆英才

第一個裸分考上清華大學的同學 彭鏵  林熙  吳飛龍  楊智曾  劉若晨  石揚  林淵  李程  粟劍文  龍劍  楊豐  楊桂佳  …………

知名校友

李春來:

李春來,男,1965年生於會同朗江,1981年從會同一中畢業並考入中南工大.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總體部副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台長助理,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天文台月球與深空探測科學套用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李春來2004年被任命為繞月探測工程地面套用系統的總設計師兼副總指揮,作為技術負責人,為該系統的設計、研製建設和運行作出了主要貢獻;作為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和首席科學家,實際上負責地面套用系統研製建設的工程管理和日常事務,很好地完成了地面套用系統的研製建設任務,為嫦娥工程地面套用系統設計、研製建設、運行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曾益新:

曾益新,男,1962年出生於湖南漣源,成長於粟裕大將的故鄉湖南省會同縣。高中畢業於湖南省會同縣第一中學高52班;1985年畢業於湖南衡陽醫學院(今南華大學),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1992至1997年留學日本東京大學、東京都立老人綜合研究所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