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秀

曾昭秀

曾昭秀(1900--1930),南雄市湖口鎮老圩人。1926年春,參加中國共產黨,1930年春,曾昭秀受錯誤路線迫害,被誣為“AB團”,遭殺害於安遠縣。建國後平反昭雪,追認為烈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昭秀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南雄市湖口鎮老圩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30
  • 畢業院校:廣東大學
人物生平
1921年,曾昭秀就讀於省立南雄中學,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組織先進青年,反對校長王道純專制和貪污,罷課一個多月。結果王道純辭職,曾昭秀等被開除學籍。1922年秋,考入廣東省立第一中學(廣雅中學)。1923年暑假,曾昭秀回南雄聯絡一些進步學生組織:“青年學社”,設立“青年學舍”,開辦“民生書店”,推銷上海、廣州等地出版的革命書籍和進步刊物。1924年秋,考入廣東大學預科,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學生社”,發起組建“南雄留省學生會”。1925年5月創辦《雄聲》月刊,連續發表文章,宣傳革命。同年七八月間加入共青團。1926年春,參加中國共產黨。暑假期間,受組織委派,回到南雄工作。8月,任中共南雄特別支部副書記,並在國民黨縣黨部任常務委員、青年部長。1927年2月,中共南雄特別支部書記傅恕離雄,曾昭秀負責特別支部工作,廣泛開展工農運動,出版《珠璣》周刊。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後,曾昭秀轉入農村活動,組織集訓農民自衛軍,誘殺縣團防局長盧煜等人,打響武裝鬥爭的槍聲。1928年2月1日,中共南雄縣委改組,曾昭秀任縣委書記。13日晚,領導南雄農民武裝暴動。18日,成立縣蘇維埃政府,曾昭秀被選為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領導農民開展“平倉”、“平田”鬥爭。

1928年3月,國民黨第十六軍一四。團進駐南雄,組織“濤剿委員會”,以一個營的正規軍糾合民團共500餘人進攻珠璣鳳凰橋。曾昭秀等集中湖口、靈潭等地赤衛隊和革命民眾3000餘人,與敵人激戰一天。國民黨軍毫無所獲,退回縣城。其後,一四O團團長陳學順又糾集800餘人,進犯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上朔村。曾昭秀組織上朔村及附近鄉村1萬多赤衛隊員和革命民眾,拿起梭標、大刀,扛起土槍、土炮,包圍國民黨軍隊。陳學順突圍而逃。3月13日,陳學順又糾集民團、商團共3000多人,再次進犯上朔。曾昭秀鑒於赤衛隊幾經激戰,人員傷亡重,彈藥缺,不可固守,遂率蘇維埃人員轉移到篛過村。國民黨軍隊尾追而來,曾昭秀沉著指揮,與敵相持3晝夜後,於3月16日夜撤出篛過村。曾昭秀轉移到江西全南縣社逕大曾屋村,建立黨組織,繼續開展革命鬥爭,後任中共尋鄔縣委書記。1930年春,曾昭秀受錯誤路線迫害,被誣為“AB團”,遭殺害於安遠縣。建國後平反昭雪,追認為烈士。

曾昭秀的弟弟昭度、文玉、文蔚、美善等5人,先後參加革命。昭度、文玉為革命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