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鑑賞:白柵欄

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鑑賞:白柵欄

《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鑑賞:白柵欄》是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14年6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曹文軒。

基本介紹

  • 書名:曹文軒小說閱讀與鑑賞:白柵欄
  • 作者:曹文軒
  • ISBN:9787530139660
  • 頁數:249
  • 出版社: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品牌:北京出版集團
基本介紹,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編輯推薦

《白柵欄》的作者是曹文軒,中國當代文壇“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與廢名、沈從文、汪曾祺等人的小說風格一脈相承。他的作品以優美、感人著稱,無論是描寫世間風物,還是刻畫人物心靈,都因細膩、尖新,而讓讀者怦然心動。著名文學評論家季紅真評價說“曹文軒的小說,在一個很喧囂的時代,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很溫馨的、很優美的、很抒情的,一種田園的、精神的東西,一種風格,或者說,一種情調”。著名文學批評家、《人民文學》雜誌副主編李敬澤認為,曹文軒的寫作為我們如何應對這個時代提供了一個重要參考。 《白柵欄》集粹了曹文軒的小說、隨筆精華,《疲憊的小號》、《啞牛》、《泥鰍》、《暮色籠罩下的祠堂》、《三角地》、《薔薇谷》等名篇均在其中。

內容簡介

《白柵欄》這篇文章描寫主人公八歲時候喜歡一位秀氣端莊的女老師。然後有一天去老師家做客,和老師對腳睡一張床,內心卻是害怕得不得了,腳不敢觸碰老師的身體。但是老師是寒性體質,摟著他的腳睡覺取暖。那時候的他,幾乎一夜 驚乍、受寒、失眠。收錄還收錄了作者曹文軒的《疲憊的小號》、《三角地》、《泥鰍》、《金色的茅草》等作品,供讀者朋友們欣賞。

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經典作品有《草房子》《青銅葵花》《紅瓦》等。作品被翻譯為英、法、日、韓等文字,曾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中國安徒生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白柵欄
薔薇谷
疲憊的小號
泥鰍
三角地
啞牛
金色的茅草
海邊的屋
暮色籠罩下的祠堂
附錄
領跑者的風度
高地守望者的輕輕吟唱
我的作品
童年的閱讀經驗
曹文軒出版年表
曹文軒得獎紀錄

文摘

她既文靜又活潑,常和我們一起玩。玩起來,她純粹是一個孩子,混在我們中間,她忘了她是老師。她有時把我們帶到空曠的田野上,我們就像一群麻雀“唧唧喳喳”地圍繞著她。她跑到哪兒,我們就呼呼地跟到哪兒。有時,她忽然跑起來,我們就歡叫著追趕她。見我們追不上了,她又回過頭來望望。待快要追上她了,她又跑了。那回我去東北,在森林裡追一頭小鹿,就又想起她這副形象來。那小鹿伶俐可愛,用溫柔而淘氣的眼睛望著我。我向它走去,它又活活潑潑地跑了,像股輕風,像團柔雲。可是跑了一陣,它又停住,回頭望著我,那樣子很讓人憐愛。
她喜歡我們,尤其是我。
據母親講,我小時候長得很體面,十分討人喜歡。兩歲之前,我就很少在家喝母親的奶,因為總是被鄰居家抱了去玩,然後從這家傳到那家,能順著河邊傳出去一里多地。餓了,就喝也正在奶孩子的其他母親的奶。
母親自己的奶水將衣服洇濕了,脹得受不了時,就沿著河邊去找我,總要找半天才能把我找回家。七歲時,我很懂事了,說話很甜,品行不惡,不會罵人,很少做討人嫌的壞事。大概是因為這些因素,所以她很喜歡我。
也正是這份喜歡,她讓我生了一場病—— 她家離這兒有十里地。每個星期六下午,她差不多都要回家去。她又要回去了,忽動了念頭,將手放在我的肩上,對我母親說:“我帶他去我家,行嗎?” 母親同意。
她又低頭問我:“去嗎?” 我連忙點點頭。
我跟著她,高高興興地走了十里路。
她也很高興,一路上老輕聲唱歌,還不時地順手掐一兩根已經枯萎了的狗尾巴草。
那時候沒有電視,晚飯後洗洗腳,嗑嗑瓜子,就得睡覺。她家不窮,可也不能為我一個八歲的小孩專支一張鋪,再說農村也沒有這個習慣,來個人,都是與別人擠一擠。
“我要睡在誰的腳底下呢?”我心裡在想。
“跟我睡。”她說。
我站著不動。
她端著油燈往裡屋走去:“跟著我呀。” 我磨磨蹭蹭地跟著。
她把油燈掛在牆上:“你睡那頭,我睡這頭。” 我還是站著不動。
“脫衣服呀。” 我記得我脫得極慢,脫一件衣服像是足足花了一年時間。不像是脫衣服,倒有點兒像剝皮。
“快脫了鑽被窩呀,冷。” 當時的農村孩子睡覺都沒有襯衣襯褲,赤條條,一絲不掛,像個浪裏白條。我終於剝光了上身。我低下頭,很害羞地看著自己赤裸著的扁平的瘦胸脯,從未覺得光身子有那么難看,有那么彆扭,情不自禁地用胳膊摟抱著自己。下面的褲子,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脫了。
“把褲子脫了呀。” 我低頭望著床上一條已經放開的花被子。
我窘極了,一點兒也不知道該怎么對付這個難堪的場面,額上競汗津津的。我真想逃進黑暗裡去。她卻毫不在意,去外屋取東西去了。趁這當兒,我立即扒光了褲子。像一隻被窮追的野貓忽然瞥見一方洞口,我爬上床,倉皇鑽人被窩——啊,她終於看不見了! “怎么這樣快呀?”她說了這么一句,先摘下了頭上的發卡,解掉了頭繩,甩了甩頭髮,那些頭髮就一下子飛揚起來,仿佛被捆綁了一整天,現在終於得到了自由。然後,她就開始脫衣服。
我像巢中小鳥忽然看見了人,立即將腦袋縮進了被窩。什麼也看不見了,但我還是把雙眼緊閉,仿佛一睜了眼,還是能看到什麼魔鬼似的。但我的耳朵和鼻子卻是無法設防、堵住的。我聽見了她脫衣服時的窸窣聲,聞見了她脫去衣服後身體散發出的那種溫暖、新鮮、帶著某種特彆氣息的味道。那氣味永遠流散在了我的記憶里。現在想起來,當時我心裡似乎是有點喜歡聽那聲音和聞那氣味的,雖然戰戰兢兢的像一隻被人縛住了的小獵物。
大概是她用手掀起了被子的一角,因為我感覺到有一股涼氣從被子的那頭過來了。
她進了被窩。她的腳伸過來了。當碰到我的身體時,我如同被電猛擊了一下,隨即,一股溫熱的暖流,剎那間流遍全身,一直流到我的胸腔里,使心突突地劇跳起來。除了母親和奶奶,這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在同一個被窩裡接觸一個成年女性。我有點兒發抖了,像是一隻小雞雛掉進了冰窟。
“冷嗎?”她問。
“不……不冷。”我感覺到我的身體在打戰。
“把被頭壓緊。” 由於我的膽怯,我不敢把被頭掖得很緊。
“壓緊呀。”她用腳背輕輕地摩擦著我的身子,腳背有點兒涼。
燈還未熄滅,在掖被子的時候,一束燈光照進被窩,我一眼瞧見了她赤裸的腳。腳弓彎彎的,腳指頭像一枚枚鮮嫩的新蒜。我趕緊把被子壓住。P7-10

序言

為什麼要讀曹文軒 安武林 為什麼要讀曹文軒?是一個滑稽而又膚淺的問題。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嘈雜而又膚淺的世界裡,我們很少去思考日常行為中簡單事件里所包含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我們對自己閱讀的某一本書或者說某一個作家這樣發問和審視是完全有必要的。卡爾維諾曾經寫過一篇很短的文章《為什麼要讀經典》,它包含和回答了我們為什麼要讀曹文軒的部分問題。因為曹文軒的作品都是經典和具有經典性質的作品,閱讀經典和經典閱讀會讓我們的心靈和精神變得豐富而又強大。
一個人從小開始閱讀的時候,應該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就如同蓋一座樓房而必須要打好地基一樣。否則,我們會花費一生的時間來糾正自己。我常常會想起童年時代閱讀的第一本書時的熱情和感動,這種印象始終揮之不去並讓人懊悔不已。因為,那並不是一本好書。在那些無書可讀和無人引導的年代,人是別無選擇的。假如能有所選擇的話,我一定會選一本好書來讀。曹文軒的書是經典和具有經典性質的書,所以我們要讀曹文軒。
曹文軒的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儘管我不喜歡功利性的閱讀,但我還是想說任何一部經典的作品都能給我們一些高尚的東西和一些功利性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和家長更喜歡讓孩子們選擇曹文軒。優美、優雅、高尚、悲憫、寬容、大度、正義、拼搏、勇氣、希望、苦難……曹文軒的作品所包含的關鍵字以及這些關鍵字中所包含的意義幾乎超過了任何一個作家。我相信我們在使用功利一詞的時候,是從現實性基礎之上出發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功利有什麼不好的呢?曹文軒是一個喜歡閱讀經典的人,他閱讀和他寫作的方式很多時候都是交織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能讀出曹文軒很多真實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就像魔方會為我們拼出一個完整的曹文軒的形象。
一本書應該給人傳承很多東西,人生的、社會的、心理的、人格的、常識的、經驗的,如果它能告訴人的東西越多,那就說明這本書的價值就越大。曹文軒的書似乎都是這樣的,童年生活的經驗以及他對生活的感恩態度,對故鄉對親人的大愛,對文學技巧嫻熟的把握以及對小說美學上的深悟,還有那一份對人性深刻的關懷以及永遠給我們力量和勇氣的優美文字,讓我們在享受文學的同時,還可以獲得詩意的滋潤以及自然的滋養。
我相信曹文軒具有畫家的眼睛,具有詩人的激情,具有小說家的洞察力,還具有哲學家的思辨力,當一個人擁有如此眾多的讚譽的時候,他的小說不能不說是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曹文軒的作品毫無疑問在這個時代和未來的時代都會留下重重的一筆,當我們的目光掠過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們的敬仰之情猶如我們觸摸那些歷史的聖跡一樣不能不真誠地為之揮灑,但我們的所獲得文學經驗和閱讀經驗會告訴我們:他的作品是值得一讀再讀並細細玩味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