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斷序

《書斷序》是唐代張懷璀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書斷序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懷璀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書斷序
昔庖犧氏畫卦以立象,軒轅氏造字以設教,至於堯舜之世,則煥乎有文章,其後盛於商周,備夫秦漢,固夫所由遠矣。文章之為用,必假乎書;書之為征,期合乎道。故能發揮文者,莫近乎書。若乃思賢哲於千載,覽陳跡於縑簡,謀猷在覿,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無隱,斯可尚也。及夫身處一方,含情萬里,摽拔志氣,黼藻精靈,披封睹跡,欣如會面,又可樂也。爾其初之微也,蓋因象以瞳嚨,眇不如其變化,範圍無體應會無方,考沖漠以立形,齊萬殊而一貫。合冥契,吸至精,資運動於風神,頤浩然於潤色。爾其終之彰也,流芳液於筆端,忽飛騰而光赫,或體殊而勢接,若雙樹之交葉;或區分而氣運,似兩井之通泉。庥蔭相扶,津澤潛應。離而不絕,曳獨繭之絲;卓爾孤標,竦危峰之石。龍騰鳳,翥,若飛若驚,電烻耀鑊,離披爛熳,翕如雲布,曳若星流,朱焰綠煙,乍合乍散,飄風驟雨,雷怒霆激,吁可駭也!信足以張皇當世,軌範後人矣。至若磔髦竦骨,裨短截長,有似夫忠臣抗直,補過匡主之節也。矩折規轉,卻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順,慎終思,遠之心也。耀質含章,或柔或剛,有似夫哲人行藏,知進知退之行也。固其發跡多端,觸變成態,或分鋒各讓,或合勢交侵,亦猶五常之與五行,雖相剋而相生,亦相反而相成。豈物類之能象,實微妙而難名。《詩》云:“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是之謂也。使夫觀者殖跡探情,循由察變,運思無已,不知其然。瑰寶盈矚,坐啟東山之府;明珠曜掌,頓傾南海之資。雖彼跡已緘,而遺情未盡,心存目想,欲罷不能。非夫妙之至者,何以及此?且其學者察彼規模,采其元妙,技由心付,暗以目成。或筆下始思,困於鈍滯;或不思而制,敗於脫略。心不能授之於手,手不能受之於心,雖自已而可求,終杳茫而無獲,又可怪矣。及乎意與靈通,筆與冥運,神將化合,變出無方。雖龍伯契鰲之勇,不能量其力;雄圖應錄之帝,不能抑其高。幽思入於毫閒,逸氣彌於宇內,鬼出神入,追虛捕微,則非言象筌蹄所能存亡也。夫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固不可恃才曜識,以為率爾可知也。且知之不晚手電之有難,千有餘年,數人而已。昔之評者,或以今不逮古。質殊醜妍,推察疵瑕,妄增羽翼,自我相物,求諸合已,悉為鑑不圓通也。亦由倉黃者唱首,冥昧者繼聲,風議混然,罕詳孰是。及兼論文字始祖,各執異端,臆說蜂飛,竟無稽古,蓋眩如也。懷瓘質被愚蒙,識非通敏,承先人之遺訓,或紀錄萬一。輒欲芟夷浮議,揚榷古今,拔狐疑之根,解紛挐之結。考窮秉謬,敢無隱於昔賢;探索幽微,庶不欺於元匠。爰自黃帝史籀蒼頡,迄於皇朝黃門侍郎盧藏用,凡三千二百餘年,書有十體源流,學有三品優劣。今敘其源流之異,著十贊一論,較其優劣之差,為神妙能三品。人為一傳,亦有隨事附著,通為一評,究其臧否,分成上中下三卷,名曰《書斷》。其目錄如此,庶儒流君子,知國小亦務焉。

作者簡介

張懷瓘,唐代開元時書法家,書法評論家。海陵(今江蘇泰州)人,歷鄂州司馬,官至翰林院供奉,工書,善真、行、小篆、八分,高自矜飾,謂真、行可比虞、楮,草欲獨步於數百年問。書法著述流傳頗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