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

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

《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是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國英。

基本介紹

  • 書名:智慧之路:一代哲人艾思奇
  • 作者:盧國英
  • ISBN:7010048150
  • 頁數:934頁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盧國英,男,1933年生,浙江杭州富陽市人。1949年參加革命,在區縣基層工作。50年代初,中央團校畢業,調至馬列學院,在中央黨在中央黨校工作50多年,被評為哲學教授,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艾思奇秘書;發起創辦中央黨校函授學院,並任第一副院長(正局級),主持編輯一整套(70多種)函授學院教材;又發起創辦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曾任秘書長、副會長,主編基金會會刊。60年代,參加艾思奇主編的哲學教科書的編輯工作;80年代,編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艾思奇文集》(兩卷集);90年代,主編《毛澤東思想原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歷史發展》,整理編輯《艾思奇講稿選》(上下兩卷),主編大型調研報告《珠海經濟特區好》、《三晉騰飛之路》,等等。現正致力於艾思奇遺著的整理編輯出版,從事艾思奇哲學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一代哲人艾思奇,是我國著名的傑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一生在智慧之路上,為著黨和人民的革命建設的宏偉事業,披肝瀝膽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作者在艾思奇身邊工作多年,有過切近的觀察和耳濡目染的感受,又經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通過對艾思奇生平歷史的探討,深入研究了艾思奇的哲學思想。作者嚴格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敘述內容力求翔實,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史料;評介觀點力圖全面,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全書材料豐富,觀點鮮明,提綱挈領,眉目清晰。對於有志於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同志,不可不研究艾思奇的哲學思想,而研究艾思奇的哲學思想,本書將會有較多的幫助和啟迪。
一代哲人艾思奇,一生歷經艱難曲折的智慧之路,攀登了一個時代精神精華的高峰,了悟到宇宙人生的諸多真諦,為我們提供了啟迪心靈和智慧的鑰匙。
本書全面系統論述了艾思奇的光輝一生,特別是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方面的傑出貢獻。全書分為五篇:第一篇“風雨里成長”,論述了艾思奇的青少年時代;第二篇“烽火下成名”,論述了艾思奇的創作生活;第三篇“熔爐中的成鋼”,記述了艾思奇從上海到延安的革命經歷及理論創作活動;第四篇“京華成大師”,記述了艾思奇在全國解放後的哲學創作和教學活動;第五篇“傑出哲學家”,系統地總結了艾思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思想成果以及經驗和教訓。

目錄

序言(1)
說 明(9)
引子(1)
一、艾思奇之名(1)
名字的秘密(1)三種傳說(1)合理的解釋(2)
第一篇 風雨里成長
第一章 故鄉生長(5)
二、極邊第一城(5)
雲南極西之縣(5)西南絲綢之路咽喉(6)中國西南的大門(7)
三、騰衝的明珠(8)
江南水鄉(9)著名僑鄉(10)文化之鄉(10)艾思奇的誕生地(11)
四、父親李日垓(13)
蒙族的後裔(13)加入同盟會(14)護國軍秘書長(15)由孫中山任命為駐港代表(16)坎坷的革命一生(16)對艾思奇的重大影響(17)
五、昆明的家庭(19)
四季如春的春城(19)和睦好學的家庭(20)膽子吃得雷(21)
六、淘氣好學生(22)
好學上進的少年(22)一個小淘氣(22)冒瀆上帝的小學生(24)在香港的進步(24)
第二章 初歷磨礪(26)
七、革命的薰陶(26)
進入省立一中(26)接受革命的真理(27)
八、一中的錘鍊(27)
省一中的“名人”(27)為《滇潮》撰稿(28)舉辦義務學校(28)
九、黑貓和娜拉(29)
哲學家“黑貓”(29)扮演女主角娜拉(30)
十、和聶耳情深(31)
共同的音樂愛好(31)對聶耳的啟發(31)在上海時的交往(32)
十一、龍潭和虎穴(32)
一中的學生活動(32)參加遊行示威(33)跳出了“龍潭”(34)落人了“虎穴”(35)營救出獄(36)
第三章 他山之石(37)
十二、東渡去求學(37)
被困在蘇州(37)東渡到日本(38)愛國義憤,毅然回國(39)
十三、昆明的習練(39)
潛心研讀馬列經典(40)為報刊寫稿(41)進一步自修德文(42)
十四、再度去曰本(42)
再度赴日求學(43)考入福岡高等工校(4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4)
十五、根本的轉變(46)
找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46)重新考慮人生的道路(46)抗議侵略再度回國(47)
第二篇 烽火下成名
第四章 新哲戰士(49)
十六、昆明到上海(49)
昆明的白色恐怖(49)決計另謀出路(50)在上海五叔家受冷遇(50)
十七、泉漳初任教(51)
泉漳中學當教員(51)參加上海反帝大同盟(52)泉漳中學被勒令停辦(52)
十八、第一篇論文(53)
抓緊時間鑽研哲學(53)生活陷入困境(53)第一篇系統論文(54)論文受到好評和黨組織重視(55)
十九、吸收進社聯(56)
組織關係轉到了社聯(56)社聯的宗旨和組織(56)在社聯的寫作(57)
二十、捍衛進化論(57)
批駁反對進化論的謬論(57)用事實駁倒了“自然發生說”(58)
二十一、駁生命哲學(59)
戰鬥的唯物論(59)批判生命哲學的原因(59)從哲學史上揭露直觀主義的本質(60)理知和直觀矛盾的科學解決(62)
二十二、評哲學思潮(63)
對22年中國哲學思潮的評述(63)哲學思潮橫的剖析(64)哲學思潮縱的展望(65)哲學上的戰鬥未有窮盡(65)
二十三、析中庸觀念(66)
為什麼要剖析中庸觀念(66)中庸觀念的正確因素和唯心論實質(67)中庸觀念是保守的意識形態(67)文章的重要意義(69)
二十四、辯證法論戰(69)
對葉青反辯證法的批判(70)揭露歪曲唯物辯證法的創始人(70)揭露對運動和靜止原理的篡改(71)批判“外爍論”的荒謬(71)批判所謂“哲學消滅論”(73)
第五章 光榮入黨(74)
二十五、申報圖書館(74)
調《申報》流通圖書館(74)在讀書指導部(75)編輯部里的“百
科辭書”(76)
二十六、編讀書生活(77)
《讀書生活》編輯(77)十分活躍的時期(78)發起組織自然科學研究會(79)獨自承擔編輯《讀書半月刊》(79)
二十七、加入共產黨(80)
創造了入黨的條件(80)贏得了黨組織的重視和信任(81)秘密舉行入黨儀式(82)
二十八、戰友高士其(83)
引導高士其走上科普創作道路(83)稱讚和鼓勵高士其的創作(84)幫助高士其成為革命的科普作家(84)
二十九、為科普創作(85)
從“天狗吃月”感到科普的重要(86)科學隨筆的撰寫(88)科學小品的創作(89)科學雜文的戰鬥性(92)
第六章 大眾哲人(94)
三十、哲學大眾化(94)
寫作和出版(94)讀者的評價(95)從另一面來的信息(98)成功的傑作(99)
三十一、成功的奧秘(101)
適應了時代的需要(100)依仗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真理的力量(101)通俗化的形式和內容(102)成功的主觀條件(105)
三十二、通俗的特色(106)
用正確理論“指示”大眾生活(106)《大眾哲學》對現實生活的“指示”(107)用生活事例打破哲學神秘感(109)通俗化寫作上的兩條路徑(110)比較新穎的系統的體系結構(111)相當嚴密的理論邏輯(112)生動活潑的形式(113)通俗化上總的特色(114)
三十三、理論的意義(115)
國外學者的評論(115)通俗化是對理論的一種豐富發展(117)對哲學理論的貢獻(118)在認識論上的新創見(119)《實踐論》、《矛盾論》和《大眾哲學》(121)
三十四、白璧有微瑕(123)
作者的自我批評(123)感性和理性關係闡述上的疏漏(124)論理學定義不太準確(125)相對和絕對真理的錯誤解釋(126)對形式邏輯的否定(126)白璧微瑕,瑕不掩瑜(128)
三十五、新本的改進(129)
《大眾哲學》的版本(129)新改本的產生(130)在體系結構上的調整(131)在理論內容上的更正(133)增加了新的理論內容(135)新改本命運多舛(137)
三十六、一場大風波(138)
《大眾哲學》橫遭批判(138)批判的出發點荒謬絕倫(140)立論推斷的奇談怪論(142)“機械唯物論”的荒唐罪名(143)相互作用上的嚴重曲解(146)方法論上的顛倒黑白(150)《大眾哲學》應當恢復名譽(153)
第七章 新星閃耀(156)
三十七、為讀者釋疑(156)
認真回答讀者的問題(156)釋疑解難的重點是哲學問題(157)解答意志是否有自由的問題(159)答讀者怎么看“客觀主義”問題(160)為讀者剖解名詞與事實的關係問題(161)
三十八、人生觀哲學(162)
寫這篇文章的緣由(162)人生觀論戰的中心(163)新哲學對人生觀中心問題的解決(165)對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的總結(167)
三十九、論文化藝術(167)
論文藝的永久性與政治性(168)論文學的鑑賞(171)論“詩人自己的道路”(172)論文學的素材題材和主題(173)在文學界的兩個口號論爭中(175)參加中國文藝家協會(177)研究中國文化問題(178)參與發起文化新啟蒙運動(178)
四十、評譯海涅詩(179)
翻譯海涅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79)鐘情于海涅詩之謎(180)“海涅的政治詩”是反封建的傑作(182)海涅政治詩中的缺陷(189)仍然需要藉助于海涅詩的“刀和劍”(191)
四十一、譯哲學大綱(191)
翻譯《新哲學大綱》 (191)翻譯出版《新哲學大綱》的意義(193)談翻譯的方法論(194)
四十二、民族與哲學(196)
要用新哲學指導民族解放(196)唯物論和民族解放(197)對立統一法則和聯合戰線(198)
四十三、思想方法論(200)
從思想方法講哲學(200)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一致(200)本體論和思想方法(201)認識論和思想方法(202)辯證法和思想方法(203)《思想方法論》有自己的特點(205)
四十四、力辦出版社(205)
辦讀書生活出版社(205)支持翻譯出版《資本論》(206)為編輯
出版多種刊物而奔波(207)
四十五、哲學與生活(208)
毛澤東的稱讚和長篇摘錄(208)關於相對和絕對(211)關於差別和矛盾(216)關於外因和內因(217)關於辯證法唯物論的特點(218)毛澤東摘錄的意義(219)毛澤東摘錄手稿保存和捐獻的過程(221)
第三篇 熔爐中成鋼
第八章 延安新任(224)
四十六、上海到延安(224)
黨中央召喚(224)奔赴延安(225)延安的歡迎(226)
四十七、抗大名教員(227)
延安抗大(227)抗大任主任教員(229)抗敵後援會宣傳部長
(230)在延安初期的哲學活動(231)
四十八、延安哲學會一一(232)
籌建延安新哲學會(232)新哲學會第一屆年會(233)關於《延安新哲學會緣起》起草人(234)
四十九、在馬列學院(235)
延安成立馬列學院(235)在馬列學院的教研和社會活動(236)參加祭黃陵(237)在馬列學院時所寫的文章(238)
五十、學習競賽中(240)
延安的學習競賽熱潮(240)參加毛澤東組織的哲學小組(241)編寫哲學學習提綱(242)彙編《哲學選輯》和編寫《唯物史觀》(243)撰寫指導學習競賽的文章(243)
五十一、文委秘書長(245)
聯繫和關心文化人(245)夜以繼日地工作(246)邊區文協主任(246)參加文藝界種種活動(248)邊區文協第一次文代會(249)主編《中國文化》(250)和文藝家的深厚友誼(252)
第九章 整風洗禮(254)
五十二、中央研究院(254)
毛澤東報告的震動(254)中央研究院的成立(256)中國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257)主編《馬恩列斯思想方法論》(258)
五十三、整風運動中(261)
中央研究院整風運動開始時的偏向(261)整風運動走上正確方向(264)以普通一員參加整風(266)代表院部做學習總結(267)對中央研究院整風經驗的概括(268)
五十四、思想的收穫(270)
思想變化的記錄(271)不要誤解“實事求是”(272)“有的放矢”及其他(274)學習觀念的革新(277)諷刺的意義和作用(277)唯物論的雜記(278)中國大眾的立場(281)學習最大的難是變為行動(281)高度評價整風運動(282)整風的主要收穫(283)
五十五、在解放日報’(285)
調任《解放日報》副刊部主任(285)繁忙的編務工作(288)
加強和改進對文藝作品的報導(288)重視讀者來信(291)開闢新專欄(292)
草擬家庭問題社論(未刊)稿(292)“搶救運動”的波折(294)審乾中的冤假錯案被糾正(297)
副刊得到好評(298)參加《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學習(299)出席“七大”(300)
抗戰勝利後(301)悼念博古(302)升任《解放日報》總編輯(302)
五十六、延安的生活(303)
富有朝氣的艱苦生活(303)團結和諧的同志關係(305)工作之餘的讀書和翻譯(307)謠言惑眾,泰然處之(308)關懷親友,心繫家鄉(309)
五十七、聖地結良緣(311)
相識伊始(311)戀情漸深(312)天緣巧合(314)婚禮劫難(315)情感重燃(317)相伴終身(318)
第十章 聖地新珠(321)
五十八、評抗戰哲學(321)
文章的意圖(321)抗戰以來辯證唯物論的發展(322)對唯生論和力行哲學的批判(323)對“中”的哲學的批判(325)文章的意義(327)
五十九、論孫文哲學(328)
對孫中山哲學思想的研究(328)為革命而戰鬥的哲學思想(328)
“行易知難”學說中的唯物論要素(329)對精神作用的夸揚(331)
發掘和肯定中山哲學的積極因素(332)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和他的世界觀(333)“知難行易”學說中的正確內容(334)“知難行易”學說的缺陷(335)
孫中山在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業績(337)全面地正確地評價了孫中山的哲學思想(338)
六十、批力行哲學(339)
力行哲學是極端唯心論(339)對“誠”的思想的批判(340)對力行哲學知行觀的批判(342)力行哲學利用、歪曲了“知難行易”學說(343)力行哲學是反共反人民的愚民哲學(345)
六十一、論魯迅精神(345)
對魯迅的虔誠和崇敬(346)魯迅是偉大的思想家(347)魯迅是戰鬥現實主義者(348)
延安紀念魯迅的活動(349)論魯迅的方法(350)論魯迅早期對哲學的貢獻(352)
魯迅早期生活的時代(352)從進化論到發展的歷史觀(353)把握到了辯證法的核心(354)
發見了世界發展曲折如螺旋的規律(355)唯物主義和理想主義(356)
六十二、延安講課稿(357)
編寫哲學《研究提綱》(358)《研究提綱》有自己的體系和見解(359)
毛澤東對《研究提綱》的批註(359)毛澤東批註中若干尚可商榷的問題(365)毛澤東批註的顯著特點(369)
兩份講稿(371)強調哲學的黨性原則(372)獨到的原理解釋和發揮(373)
提出了新的觀點(376)密切聯繫當時的實際(379)
六十三、論三者同一(380)
重視研究辯證法、邏輯學、認識論的同一性問題(380)列寧提出這一命題的背景和意義(381)什麼是三者一致(382)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觀點(383)辯證法和認識規律(385)
六十四、特殊性研究(387)
揭露反動派都借特殊性來反對革命(387)批判葉青“把握特殊”的詭辯方法(388)論證了普遍真理和民族形式的結合(390)
六十五、道德觀新論(393)
唯物論者和道德(393)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的舊道德觀(394)進步的發展的新道德觀(395)共產主義者與民族道德(396)
六十六、講民族理論(397)
民族是什麼(397)民族問題與民族革命運動(398)民族革命戰爭(399)民族統一戰線(400)民族自決與民族國家(401)民族的獨立解放與民族最後解放(402)
六十七、談家族問題(403)
什麼是家族(403)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家族(404)一夫一妻制的家族(406)
封建時代的家族制度(407)資本主義的家族關係(408)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家族(409)
關於家族問題的基本觀點(409)聖地延安結出了一串智慧新珠(411)
第四篇 京華成大師
第十一章 哲光普照(413)
六十八、延安到北京(413)
從延安撤離之後(413)寫反對經驗主義文章(417)馬列學院的創辦(420)在馬列學院當教員(422)
六十九、勞動創造人(423)
社會發展史主講教員(423)社會發展史的講義和廣播稿(425)勞動創造人(427)勞動創造人類社會(429)勞動民眾創造人類歷史(432)社會發展史宣傳的意義(436)
七十、評非歷史觀一(437)
對非歷史觀的批評(438)解答社會發展史學習中的問題(441)
對社會發展史的進一步研究(443)
七十一、學習的指導(445)
在全國政協講課(445)指導全國的學習運動(447)從頭學起(447)思想領域的解放戰爭(449)
前進一步(450)論思想改造(451)無校園大學裡的特聘教員(453)
七十二、三進清華園(454)
在北大、清華講哲學(454)三進清華和思想改造(455)三進清華和電子可分(457)
在清華和老教授的情誼(459)
七十三、北大任教授(459)
馬克思主義哲學解放了(459)北大聘為教授(461)在北大傳播新哲學(464)任繼愈教授的公正評價(467)
第十二章 智慧之光(469)
七十四、論學實踐論(469)
中國新哲學會(469)頻繁的哲學活動(470)《實踐論》和哲學史(472)
《實踐論》在哲學史上解決了什麼問題(473)如何估計以往哲學(474)
兩種不同的唯物論認識論(475)《實踐論》怎樣解決了知行難易問題(478)重要的學術價值(480)
七十五、評功臣思想(482)
功臣思想的歷史背景(482)功臣思想錯誤的實質(483)克服功臣思想的辦法(484)
七十六、教學和總結(484)
集中精力進行校內教學(485)總結哲學教學工作(487)哲學教學經驗的概括(490)
一份高水平的哲學教學經驗總結(493)格列則爾曼的信(494)
七十七、專家來校後(495)
黨校聘請蘇聯專家(495)蘇聯專家在教學中的優點和缺陷(496)採取了兩個克服弊端的做法(498)
七十八、提綱的特點(499)
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結合(500)體系上創新(502)把認識問題作為哲學中心(504)《講課提綱》受到了歡迎(506)
七十九、綱要的增改(506)
《綱要》增改的主要之點(507)著重加強了矛盾,同一性作用的論述(507)
強調了矛盾同一性的相對性和鬥爭的絕對性(510)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觀點是全面的正確的(511)
八十、中科院講課(512)
講課的情形和特色(513)闡釋哲學和科學的關係(514)說明哲學和科學的歷史聯繫(516)
用哲學說明科學上的問題(517)緊密聯繫科學家的思想(520)
八十一、批判唯心論(522)
批判唯心論是黨的號召(522)對胡適實用主義的批判(523)實用主義的真面目(524)
實用主義是主觀唯心主義(525)實用主義是不可知論(526)實用主義是主觀真理觀(526)
實用主義是庸俗進化論(527)實用主義是反科學的方法論(527)批判實用主義文章的重要修改(528) 對梁漱溟哲學的批判(530)應當肯定批判唯心主義的意義(532)
八十二、文藝界報告(532)
報告的主題和主要內容(533)關於文藝這種社會意識的本質問題(534)
關於文藝受作家立場、觀點的制約問題(536)關於文藝的歷史繼承性問題(538)
關於文藝的典型問題(539)關於文藝的特點問題(540)
關於文藝的現實主義問題(542)哲學和文藝的緊密結合(545)
第十三章 再歷磨礪(546)
八十三、土改在安徽(546)
土改工作團(546)在土改工作中(548)在土改中學習(550)和大家同甘共苦(551)土改結束後所寫的文章(552)
八十四、突遭大厄運(554)
一場傾盆大雨(555)莫須有的罪名(556)在領袖產生必然偶然問題上的荒謬批判(557)
在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異同問題上的混淆是非(560)暴露了陳伯達的險惡用心(561)
雙重的打擊(561)
八十五、再遇大風浪(562)
黨校的急風暴雨(562)魔鬼康生興風作浪(563)哲學室運動的矛頭所向(564)平反的曲折(567)
八十六、下放在河南(568)
在登封掛職鍛鍊(568)指導農民學哲學(569)無限和有限的辯證法(570)
論人和物、冷和熱的關係(573)談共產主義問題(575)講思想方法問題(576)
我們的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578)
第十四章 三大論爭(583)
八十七、論爭的過程一(583)
分歧的開始(583)矛盾的加深(584)尖銳的對立(588)論爭的背景(590)災難的根子(593)
八十八、基礎論之說(597)
楊獻珍的主要論點和論據(597)艾思奇的主要觀點和根據(598)上層建築問題上的分歧(602)歷史對這場論爭的評判(603)這場論爭的理論意義(604)
八十九、同一性之論(608)
艾思奇認為恩格斯肯定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608)楊獻珍認為恩格斯否定了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609)
思維與存在同一性問題上分歧的主要點(611)思維與存在同一性爭論的關鍵問題(612)
對列寧的論斷的不同理解(615)怎樣從歷史背景上理解恩格斯和列寧的論斷(616)
如何理解黑格爾的命題(618)思維與存在同一性和反映論問題(619)
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提出的時間問題(621)希望思維與存在同一性的爭論實現喜劇的結局(623)
九十、分與合之爭一(624)
“合二而一”的提出和解釋(625)“一分為二”的來源和根據(627)
楊獻珍認為“合二而一”只是說不可分性(628)艾思奇認為不可分是相對的、可分是絕對的(630)
楊獻珍的“合二而一”觀點中的正確因素(632)艾思奇對“合二而一”觀點批判中的錯誤之處(635)
“合二而一”觀點的缺陷(637)分與合之爭的學術意義和嚴重教訓(638)對艾思奇在三大論爭中的總評(641)
第十五章 真理增輝(643)
九十一、致力辦新班(643)
關心自然辯證法班開辦(643)指導編寫自然辯證法提綱(644)
對編寫自然辯證法提綱導論部分的構想(645)對寫自然辯證法基本規律的建議(648)對寫自然辯證法分論和農工醫部分的意見(650)注視自然科學的發展(652)黨校開辦邏輯班(652)講授辯證邏輯(653)
九十二、傾注秀才班(654)
領導“秀才班”教學(655)為“秀才班”講課(658)
對疑難的辯證法核心問題的系統講解(659)
給“秀才班”作引言報告(663)從哲學高度講黨史引言(663)
從研究歷史方法論角度講社會發展史引言(665)提綱挈領地講授歷史唯物主義引言(666)
九十三、原著的輔導(上)(667)
輔導《反杜林論》(668)關於曲和直矛盾的解釋(668)
關於人的認識能力有限和無限矛盾的說明(669)關於恩格斯的矛盾觀點的講解(670)
《自然辯證法》的講解(671)關於辯證法的原理(672)關於辯證邏輯的思想(673)
關於認識論的觀點(674)
九十四、原著的輔導(下)(675)
輔導“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信”(675)包羅萬象的內容(675)
二十一封信的基本思想和邏輯結構(676)對若干重要觀點的解釋和發揮(678)
《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輔導(680)強調要有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681)
輔導始終貫穿著分析批判的讀書方法原則(683)
九十五、主編教科書(683)
哲學教科書的編寫過程(686)哲學教科書的主編作用(687)
哲學教科書的編寫原則(688)哲學教科書的中國化特點(690)
哲學教科書是一本高水平的好書(697)哲學教科書的歷史局限性(701)哲學教科書的意義(701)
九十六、論辯證認識(702)
論外行與內行(702)論宇宙發展的曲折前進(705)論認識路線(709)
論認識論和辯證法的統一(713)
九十七、最後的奮鬥(714)
異常勤奮地學習和工作(714)毛澤東的召見(716)
兩次參加“四清”(717)撰寫出國《講學提綱》(717)談坂田昌一的文章(720)
回答船山信一的哲學問題(721)出席毛澤東召集的杭州會議(724)
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726)生命不息,奮鬥不止(727)永遠活在人民心中(728)
第五篇 傑出哲學家
第十六章 含英咀華(731)
九十八、歷史的總結(732)
和毛澤東的交往(732)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和弘揚(733)
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基本原則(734)革命歷史經驗的哲學總結(735)
黨的認識經驗的高度概括(738)毛澤東哲學思想_的重大意義(741)
九十九、實踐論價值(742)
解決了黨的認識路線、思想路線問題(742)《實踐論》的重要特點(743)
高度地概括出了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744)全面地解決了什麼是實踐的問題(746)
科學地闡明了認識過程的兩大飛躍(748)創造性地提出了認識發展的總規律(750)
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論(753)明確地提出了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統一(755)
一00、矛盾論意義(757)
系統地說明和發揮了矛盾規律是辯證法的核心(757)
深刻地闡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759)
深入地闡明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理(761)
精闢地闡明了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原理(764)
透徹地闡明了矛盾的對抗和非對抗的問題(765)
一0一、主要的發展(766)
正確地解決了認識從何而來的問題(767)
系統地解決了分析矛盾、解決矛盾的方法問題(768)
明確地強調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問題(770)
對主要發展論述的評論(771)
一0二、豐富的貢獻(772)
哲學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773)實事求是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哲學原則(773)
論述了自覺能動性和主動性的關係(774)對量變質變規律的新貢獻(776)
對否定之否定規律的運用和發展(779)在辯證法範疇上的新思想(780)
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豐富和發展(782)活的哲學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總特點(784)
略評艾思奇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中的功過得失(785)
第十七章 哲海真諦(789)
一0三、哲學的使命(789)
探索真諦中的真諦(790)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791)
哲學為實際工作服務(793)艾思奇所走的哲學道路(794)
一0四、認識論精華(796)
哲學的中心是認識論(796)認識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797)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精華(797)哲學上和實際中的兩條認識路線(798)
主客觀分裂是一切錯誤的根本原因(799)實現主客觀一致的正確路線(800)
經常保持主客觀近似的一致(802)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論(804)
掌握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總觀點(806)
一0五、辯證法本質一(808)
辯證法是普遍聯繫的科學(808)辯證法是運動發展的學說(809)
辯證法的總的特點(810)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核心(81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基本原理(811)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的基本原理(814)
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817)量變質變是辯證法的基本規律(818)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821)辯證法是關於事物內部本質的科學(823)
一0六、歷史觀核心(823)
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824)歷史唯物主義的最基本問題(824)
歷史唯物主義首要的根本問題(825)歷史唯物主義的系統性(827)
歷史唯物主義著重研究經濟基礎變化的規律(827)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828)
歷史唯物主義核心中的核心(829)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830)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830)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理論(832)
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國家政權(832)社會意識形態的特點(833)
社會歷史矛盾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原因的關係(835)歷史的特點是人的活動(836)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837)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838)
傑出人物產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結合(838)人民需要集體的領袖(838)
對領袖的熱愛和個人崇拜的區別(839)把握科學歷史觀的真諦(839)
一0七、邏輯學開拓(841)
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841)辯證邏輯的研究對象和任務(842)
辯證邏輯研究的主要原則(842)辯證邏輯的概念(844)辯證邏輯的判斷(848)
辯證邏輯的推理(850)歸納和演繹(851)分析和綜合(853)抽象和具體(854)歷史和邏輯(856)
自覺地把辯證法運用於辯證邏輯研究(857)
一0八、哲學史求是(858)
哲學史研究的成果(859)哲學發展的歷史規律(859)
哲學史上區分不同營壘的標準(861)哲學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轉化問題(862)
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總方向(863)哲學史的繼承性問題(864)哲學史發展的主要階段(865)
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866)十七八世紀的形上學唯物主義(868)德國古典哲學(869)
19世紀俄國和中國的哲學(87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發展(871)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873)對哲學歷史發展規律的探索成果(878)
關於艾思奇的哲學思想(878)
第十八章 一代宗師(884)
一0九、戰士和學者(884)
革命家和哲學家(884)文如其人(885)學者風度(888)講課的風格(889)淵博的學識(891)自學成才(893)
一一0、創造性講課(893)
講透原理(894)常講常新(895)引人人勝(896)說明和發揮(897)
一一一、注重在套用(898)
用實例說明原理(899)套用理論說明實際問題(900)批判錯誤理論(902)總結實踐經驗(903)用理論指導行動(905)
第十九章 風範永存(907)
一一二、嚴格的黨性(907)
貫徹哲學的黨性(907)堅持真理,勇於改正(908)聽從黨的號令(909)恪守黨的生活準則(911)
一一三、高尚的人品(911)
一個真正的好人(911)謙遜樸實,虛懷若谷(913)淡泊名利,廉潔奉公(914)道德文章,堪為師表(914)
一一四、嚴謹的學風(915)
堅定的信仰(915)求知的渴望(916)求實的精神(917)思索的習慣(919)嚴謹的態度(919)
一一五、樸實的生活(921)
簡樸的物質生活(921)豐富的精神世界(924)雖死猶生,風範永存(926)
後記(9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