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若崗日冰川

普若崗日冰川

普諾崗日冰川是除了南極北極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譽為世界第三極,也是最低緯度地區最大的冰川。普若崗日冰川位於羌塘西北部的雙湖特別區東北部90公里,屬國家級羌塘保護區的核心區。距那曲鎮560公里。

2018年6月1日起,西藏那曲市雙湖縣轄區內的普若崗日冰川將暫停各類旅遊接待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若崗日冰川
  •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區雙湖縣東北部87公里
  • 氣    候:高寒山地氣候、極地氣候
  • 級    別: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區域面積:422平方公里
  • 類    型:冰原
  • 保護對象:冰原
  • 管理單位:雙湖縣林業局
  • 平均海拔:6600米
  • 門    票:300元
簡介,壯美景觀,注意事項,交通,暫停接待,

簡介

國家科考重點景區,屬國家級羌塘保護區的核心區。109國道轉那曲-雙湖特別區縣道可達。距那曲鎮560公里。2000年9月,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極地研究所、海洋局南極辦和中科院武漢測地所的科研人員與來自美國、俄羅斯、瑞典的5名科學家一行50多人,深入普諾崗日冰川進行了綜合考察。之後,向社會有限度地開放。
普諾崗日冰川是除了南極、北極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譽為世界第三極。也是緯度地區最大的冰川。普諾崗日冰原面積422平方公里,冰原表面平坦,呈西北東南方向條形分布。冰原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50多條長短不等的冰舌,最低處海拔5350米。經鑽探和雷達測量,冰溫為-10℃;在冰層底部,冰溫為-5℃至-3℃。冰源海拔6000米處,2000年到2001年極端最低氣溫達到-60℃。
該景區冰川、湖泊和沙漠相互伴生、三位一體。冰原周圍有許多湖泊,靠冰川融水補給,最大的是冰源西側的令戈措(也叫東湖)。湖泊和冰源之間,分布著大面積的沙漠,接近冰原處還有連續的新月開沙丘,僅在冰原東面沙漠面積就達500平方公里以上。這種沙漠是同緯度地區已發現的首例冰川前沿風沙地貌,該地貌和地層中記錄了至少約一萬年的氣候、冰川譯沙漠化有貢獻作用。冰源地區以冰下磨蝕運動為主,這種特殊的冰川作用產生了大量的粉砂及細顆粒物質,為沙漠發育提供了豐富的物源。使得該地區沙漠成為世界上發育程度最高的沙漠,因此可稱其為冰川型沙漠。
普若崗日冰川處於羌塘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沿途及其周邊地區可觀賞到成群的藏羚羊、藏野氂牛、藏野驢等野生動物。11月至來年4月份前後,可觀賞高原湖泊令戈措冬冰牆、冰洞等奇景。

壯美景觀

普若崗日冰川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它的外圍極為罕見地分布著許多湖泊和沙漠,湖泊臨近冰川卻不結冰,沙漠靠近水源卻不長寸草,冰川、湖泊、沙漠,這三種難以並存在的地理現象在這裡卻和諧相處、共濟相生,這在世界上也是一處極為罕見的自然景觀。這主要是由於普若崗日冰川海拔高達6800米,形成自身獨特的寒冷的小氣候,而山腳海拔僅5000多米,由此形成了巨大溫差。
站在普若崗日冰川前,無人不為巨大的冰蓋所驚嘆!厚達數十米乃至百米的潔白的巨冰覆蓋在山體上,在陽光下晶瑩剔透,美不勝收。尤其是形態各異的冰塔,鱗次櫛比的冰棱,巧奪天工的冰洞,置身其中,感受千百萬年以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物的力量。
然而,站在冰川下,你仍能感受到這個世界殘忍,看到河床里及旁邊的山上殘存著許多尚未融化的巨大冰塊,昭示著這裡也曾經是普若崗日冰川的一部分。地球的高寒造就了壯麗的冰川奇景,但地球的變暖又無情地摧毀了它。自然的力量是偉大而令人敬畏的,但同時又是異常的脆弱和渺小。

注意事項

1、要進入普若崗日冰川首先要達到雙湖無人區,那裡人跡罕至,氣候極其惡劣。車上的導航系統是必不可少的,還要有保暖設施。旅客要帶上治療高原反應的藥品,及日常藥品。
2、包車一定要四驅的,有些路非常難走。
3、吃住條件與南線相比差太多,因此物資準備要帶一些肉質食品。因為只有到了這個環境中,發現別人在吃肉才知道肉質食品的重要性。
4、風塵大,呼吸的保護要考慮到位,至少準備2條魔術圍巾。
5、必備防曬,下了車基本上無遮擋,不想變非洲要飯的就準備充分些。

交通

國道轉那曲-雙湖特別區縣道可達

暫停接待

2018年6月1日起,西藏那曲市雙湖縣轄區內的普若崗日冰川將暫停各類旅遊接待服務。該縣轄區內的普若崗日冰川將進入生態恢復期,這次生態恢復期間,雙湖縣林業、環保等部門將聯合開展水毀道路修復、垃圾撿拾、非法穿越整治等行動,確保冰川區域內生態環境轉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