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加頌金剛經

隆興癸未十月(1164年)有賢士來拜師,並出示木平亮禪師的《金剛經隨分頌》三十四首。師對此《金剛經隨分頌》評價甚高,說此註解金剛經頌字字見宗,言言見諦。在讀誦時,師發現三十四首中不見有”三十一分”“三十二分”兩頌,認為這是傳抄過程中遺落,無因尋究。於是以大智慧刺血為墨,眾信士捐助金粉,歷經五載,於乾道已丑年(1169年)。

二月圓成三十二頌,題目《隨機無盡頌》世稱普庵刺血手書《加頌金剛經》此經全長1850公分,寬35公分,金剛經原文加注頌兩萬餘字,師圓寂後,此經一直在寺供奉。1641年郡國理丁聖將此經捧入家鄉巴陵縣御洞鄉供奉歷三十載,民國二十四年當時政界要人如蔣作,歐陽漸、楊廉堪、周震麟及佛門領袖如太虛等人在南京閱後題詞或作序贊之。當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在寶峰寺觀後亦作了題詞

“文革”期間,該《加頌金剛經》險遭人燒毀,袁州一居士從火中智取出。而得以保存了這一歷經數百年,至今字跡仍金光燦燦的孤本。2008年1月4日,慈化禪寺隆重舉行了“迎清供奉普庵禪師刺血手書《加頌金剛經》祈福吉祥法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頌金剛經
  • 類別:佛教
正文,第一頌,第二頌,第三頌,第四頌,第五頌,第六頌,第七頌,第八頌,第九頌,第十頌,第十一頌,第十二頌,第十三頌,第十四頌,第十五頌,第十六頌,第十七頌,第十八頌,第十九頌,第二十頌,第二十一頌,第二十二頌,第二十三頌,第二十四頌,第二十五頌,第二十六頌,第二十七頌,第二十八頌,第二十九頌,第三十頌,第三十一頌,第三十二頌,編者,

正文

第一頌

法會因由處 祗舍給孤園
與大比丘眾總別說百千
衛國民將食佛化有人緣
洗足還元座舒光吐白蓮

第二頌


善現起請誰唯有須菩提
贊佛世希有眾生久困迷
如來善護念喜舍大慈悲
便令如是住如是發真歸

第三頌


大乘顯正宗無相也無空
四生兼六道三界及五通
人與非人等諸佛法身同
四相無非相普入涅槃中

第四頌


妙行無住法布體遍周羅
施捨一切有六塵應不過
不空如是本布施沒偏坡
四維連上下功德熟奈何

第五頌


如理實見真非乾色與聲
幻色皆虛妄達理實淵清
若解非非相斯人合法身
說法如金鼓曼盡世間人

第六頌


正信實希有眾生難得聞
頗能如是信 念念佛常存
不俱多劫苦便入涅槃門
教言如筏喻廣度我兒孫

第七頌


無得亦無說琉璃含寶月
取捨名無定言說成差別
一切諸賢聖罕妙佛真訣
無心自肯人道了無施設

第八頌


依法始出生不動意如行
七寶滿世界廣施未為恩
有為無佛性終歸有漏根
此經含法界如暗室中燈

第九頌


一相實無相二乘永榜樣
佛說假權名指法身無量
四果不虛摽超越世間相
了相絕名言法中為最上

第十頌


莊嚴清淨土不出自心光
然燈師本佛不取一毫芒
心淨佛土淨法界性堂堂
大身不住法廣納須彌王

第十一頌


無為福德勝超寶越河沙
我今真實喻應不謬談譸
不如持四句萬古意曇化
有為難比並業識亂交加

第十二頌


尊重與正教無說說斯經
此人無所得龍天眾喜迎
在處無空過如佛塔光明
灌頂法王子語默等空平

第十三頌


如法受堅持貧兒獲寶珠
未審何名字忻然叩我師
名金剛般若無欠也無餘
指塵談世界背此轉老區

第十四頌


離相應寂滅悲哉未悟時
我今雖慶幸末法更為奇
聞經無怖畏忍辱力阿彌
真實無誑異普目鎮光輝

第十五頌


持經功德力究竟不思議
國中後日分身命施南齊
為發大乘者小法豈能知
荷檐如來漢等塔供無虧

第十六頌


能淨諸業障因悟此金剛
受持無間歇輕賤且何妨
前世造惡業今當入濩湯
得此經實相萬劫做津梁

第十七頌


究竟實無我如是菩提座
滅度如虛空光影體不破
無我無眾生橫身豎密臥
佛十八不共設共無兩個

第十八頌


一體性同觀色空無兩般
五眼憑誰見六通事不乾
河沙如國土心差佛未安
三世不可得妙解契毫端

第十九頌


法界全通化三千遍大千
假施七寶滿終歸有漏緣
若福德有實如來應不言
速令同本性一悟等金仙

第二十頌


離色無離相得法為最上
古今參玄人被色身遮障
將道有所得住相欲離相
世尊何相貌無縫塔無樣

第二十一頌


法非說所說圓音常不絕
若執如來言謗佛罪難雪
因何髑髏精污佛真秘訣
我若不明徹同汝吞熱鐵
佛修多羅教喻指摽心月
何落陰界收夢寐邪施設
佛法無餘欠解說非關舌
全體解空人與字無交涉

第二十二頌


亦無法可說絲髮何間隔
世尊舉一枝迦葉笑奇特
阿耨三菩提東西連南北
如淨琉璃珠隨器映五色

第二十三頌


淨心方行善動靜無非見
摩尼離垢地平等無背面
高下是誰安金剛經百錬
成佛也無得說善非真善

第二十四頌


真福智無比超過七寶聚
勝須彌山王百千萬布施
算數不可喻持此經四句
了了為他說果滿如來智

第二十五頌


正化無所化不同眾生話
非言非不言意順無高下
汝既廬陵來問米作么價
不落有無中真實玄空卦

第二十六頌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三十二非相法身如來藏
解空一念差勞佛宣伎倆
慚愧再得活深達無非相
將聲色求我未免邪魔障

第二十七頌


無斷也無滅具足不可說
無念正遍知有念既差別
悟了如虛空一切法不滅
一切法無生一輪光皎潔

第二十八頌


不受不生貪入流忘所參
箇中誰不我李四又張三
世寶何交涉著者墮塵凡
不知佛富貴寐語口喃喃

第二十九頌


威儀常寂靜目如大圓鏡
乾坤不漏絲法界非欠剩
身舍無盡空鼻孔遼天逈
舌廣耳周聞如來真慧命

第三十頌


一合相如理名不可思議
界塵因假立一多誰了利
體用付菩提普令含識知
凡夫海里走未嘗濕點衣

第三十一頌


佛知見不生應不向迷諍
有眼警盲人天明似不曾
不自省無目胡走墮深坑
妙達應如是如如非我能

第三十二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應化即非真大地作黃金
七寶滿世界不如持此經
為人說四句直指菩提心
動靜不取相萬代信誠欽

編者

按:《普庵加頌金剛經》為宋代宜春慈化寺開山祖師,佛教禪宗臨濟宗第十三代傳人普庵於1164年始,歷時五年,刺血為墨,調金粉手書而成。歷經數百年,字跡仍金光燦燦,歷來秘不示人,佛教界人士均一睹為幸。
該經全長1850公分,寬35公分,共兩萬餘字,經書由普庵禪師親自作序,並總注頌,全經32相,每相首、尾,普庵禪師均有“加頌”偈語,充分體現了一代高僧對佛教真經的超然領悟和深湛的禪宗思想,是普庵禪師的心血結晶,也是他對中國佛教文化作出的重要貢獻。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佛教禪宗祖庭——宜春乃至全國禪宗文化的盛況,是研究中國佛教文化的一份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2008年1月4日,慈化禪寺隆重舉行了“迎請供奉普庵禪師刺血手書《加頌金剛經》祈福吉祥法會。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在寶峰看後為《普庵加頌親書金剛經》題詞:“普庵祖師示有情,刺血手書金剛經;四相皆空無為理,六塵非有本來人。””《加頌金剛經》這一歷經數百年的孤本,在妙安法師的提倡和努力下,及四眾弟子的支持,此經終於影印成功,廣為流通。鑒於目前在網站上無法找到其頌,今有劉青居士發心將普祖《加頌金剛經》發在網上,方便大眾閱讀,功德無量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