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鎮(湖南省醴陵市)

明月鎮(湖南省醴陵市)

賀家橋鎮與大障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明月鎮 醴陵市轄鎮。1950年為第五區,1951年為第七區,1955年改稱大障區,1956年為大障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位於市境南部,距市府31公里。面積158.1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7385人(2017年)。轄白果洲、大障、鹽山、朱潭壩、江邊鋪、雙峰、泡塘、雙橋、若口、柴沖、新鵝、羅夾口、虎形坡、柞子塘、麥田灣、雙龍、木斗、荷花、東江、新陂、石沖、新聯等23個村委會和慶賀、濱河、礦區3個居委會。礦藏有煤、鎢、鉛、鋅、黑泥、陶泥等。建材、造紙、煤炭業發展較快,為市南部新興工業城鎮。農業主產水稻。特產辣椒,為省重點辣椒出口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月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醴陵市
  • 電話區號:0731
  • 郵政區碼:412000
  • 地理位置湖南省醴陵市南部
  • 面積:158.12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67385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雲岩寺
  • 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 火車站:醴陵站、醴陵東站
  • 車牌代碼:湘B
概括,鄉鎮概況,地理位置,特色景點,特產資源,基本規劃,遠教興鎮,

概括

大障鎮位於醴陵市南部。面積158.1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7385人(2017年)。轄大障、建湘、瀟湘、白果洲、雲岩、明月6個居委會,東江、雙橋、羅夾口、江邊鋪、柴沖、新聯、鹽山、灣富、陶家壠、申明、汪家壠、馬戀、齋江、彈子坑、汪家橋、西林、培賢、妙泉、水口山、新台、洪羅、謝橋、金門、塘頭、梓山、七星、賀市、復興、琥瑪、寺沖、南岸、潘家圩、龍龜山3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障,距市區31千米。

鄉鎮概況

醴陵市轄鎮。1950年為第五區,1951年為第七區,1955年改稱大障區,1956年為大障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位於市境南部,距市府31公里。面積65.6平方公里,人口3萬。轄白果洲、大障、鹽山、朱潭壩、江邊鋪、雙峰、泡塘、雙橋、若口、柴沖、新鵝、羅夾口、虎形坡、柞子塘、麥田灣、雙龍、木斗、荷花、東江、新陂、石沖、新聯等23個村委會和慶賀、濱河、礦區3個居委會。
大障鎮大障鎮
2015年,賀家橋鎮與大障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明月鎮
礦藏有煤、鎢、鉛、鋅、黑泥、陶泥等。建材、造紙、煤炭業發展較快,為市南部新興工業城鎮。農業主產水稻。特產辣椒,為省重點辣椒出口基地。
大障鎮是丘陵地形,周邊的農民都是種水稻,基本沒有什麼工業,所以污染也不是很重,大障鎮旁邊有一條河流,水質基本還過得去,偶有鴨子在河面上覓食,倒是一幅怡然自得的圖畫

地理位置

大障鎮位於素有“瓷都”、“花炮之鄉”之稱的湖南省醴陵市,東連泗汾鎮船灣鎮,南接攸縣,是西南部的交通樞紐,也是醴陵市西南部的經貿中心。

特色景點

雲岩寺位於湖南省醴陵市明月鎮境內,與麓山南嶽並駕齊名,其寺所在名山發脈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明月峰之下,素有回雁峰為首、明月峰為腹、嶽麓為足之謂,以赤峰秀拔而著稱,肇自唐中,稽於雲祖,少室九傳之嫡裔,新豐一脈之先宗。
雲岩寺系禪宗道場,原有大雄寶殿,觀音堂羅漢殿、方丈室、僧尼客舍、齊堂、十祖祠等建築用地約一百多。歷代國內外高僧多有來訪者。他們雲遊到此,講經說法,開壇受戒,鼎盛時住持僧尼達千餘人。在進寺左側的石壁上曾有刻石一方,寫的是:“古寺雲岩,九峰名山。曇晟寶所,第一禪關。”落款是唐朝祖嬋書“明洪武三年僧宗立乙卯年當住持野符彬和尚建立。”
雲岩寺系無住禪師曇晟所建。曇晟禪師俗姓王,江西奉新人。少年出家師奉百丈山慧海禪師二十年。因緣不契,由江西百丈山雲遊至醴陵賀家橋九峰山麓。見山岩陡峭,雲氣蒸郁,儼然佛境,即傍岩坐禪。後投灃洲藥山惟儼禪師門下,得法,於唐文宗大和年間(827年)再來醴陵,在原九峰山坐禪岩旁劈岩建寺,初為茅庵。歷經宋元明初,規模漸大,後毀於明末,時重修。原寺坐北朝南,寺內有“千人鍋”、“萬人床”、“飛來鐘”等古蹟,還有唐貞觀引入的曹洞藏經萬卷,有雲岩寺曹洞之派別,曇晟無住祖師經歷多個朝代,雲岩寺幾經興廢,幾度修復。
曇晟昔日主持雲岩寺時傳徒四人,系撫州洞山良價、琢州杏山鑒洪、潭州神山僧密及幽溪和尚。洞山良價傳給曹山本寂時,特彆強調參悟雲岩寺曇晟禪師指導下所作的《寶鏡三昧歌》以及師徒二人對話所組成的公案,並把它們編為禪宗教材。曹洞宗風由此開創,形成其後的曹洞宗。始於洞山良價,經曹山本寂完善,以曇晟禪師為祖師。唐武宗會昌年間(841年),江西分寧寺與雲岩寺平分曇晟舍利靈骨,並分別在兩處建塔,謚“無住禪師舍利塔”。今雲岩寺無住祖師塔尚存。
至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日僧永平道元來華學佛,曹洞宗傳入日本,至今在日仍然法脈不衰,日本國駒澤大學佛教史跡訪華團曾於1971年、1983年、1991年專程來醴陵雲岩寺禮祖考察曹洞宗遺蹟,尤其是《寶鏡三昧歌》。據《中國佛教》一書中稱,曇晟提出“寶鏡三昧法門”意謂人觀萬象,應該像面臨寶鏡一般,鏡里的影子正是鏡外形貌的顯現,所謂“渠影正是汝形”。以後的所謂“即事而真”和“理事互回”等思想皆源於此,寶為曹洞宗密傳之旨。洞山良價回到江西後創立了曹洞宗,故云岩寺被稱為曹洞祖庭。
雲岩寺雲岩寺
昔日的雲岩寺周圍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禽聲陣陣、清脆悅耳。寺內老龍井之水冬暖夏涼含二十多種礦物質成份,是天然的好礦泉。經測試,老龍井直通地下泉河,其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遠流長。
作為千年古剎,在歷史文化的滄桑變遷過程中,雲岩寺同樣也幾經風雨摧殘,僅存觀音堂破屋數間,寺宇僅留基腳斷牆。1986年市政府撥了四萬多元將觀音堂重加整修,在各方善士的支持下,陸續建起了僧尼宿舍、放生池、大雄寶殿等。到1997年8月,大雄寶殿建築工程告竣,有八百多平方米的建築面積,17米高的三層扮爪蓋琉璃瓦,40個立柱支撐,其造價為150萬巨資。
雲岩寺內主要文物是僧人墓塔二座,一為法岡禪師墓塔;一為無住曇晟祖師塔,塔內供奉曇晟禪師舍粒子70顆。無住塔和舍利子皆為該寺鎮山之寶。寺內現有一株唐朝古松。寺內還有碑記三塊,分別是禪關碑、祖師碑和坐禪碑,此外珍藏木刻版藏經數部。
明月鎮山峻水曲,風物宜人,年平均氣溫11.9攝氏度,雨水充沛,光熱充足,明月鎮前有天華台、明月峰,後也五鳳、龍龜諸山,層巒疊嶂,蜿蜒曲折,氣勢磅礴,形如屏障,故名大障。明月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特別是國民革命時期,大明月人民前仆後繼,流血犧牲,為革命作出重大貢獻,明月成為醴陵市“南四區”革命的中心,從“馬日事變”到新中國成立,明月鎮被民政部門追認為烈士的就有400多人。集鎮境內全省文明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並有蘇維埃革命烈士紀念館供後人瞻仰,是醴陵市著名的紅色旅遊區。

特產資源

因為日照時間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環境適宜等特點,大障鎮物華天寶,名優特產很多,其中辣椒、生薑、絲瓜、茶葉、茶油等尤負盛名。大障辣椒以形如羊角,鮮紅透明,肉厚籽小,味美湯紅,辣中有甜而被譽為“玻璃椒”,馳名中外。生薑年產量有30萬公斤,年產值六十多萬元。還有以早熟絲瓜為主,以苦瓜豆角等為補充的1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產品遠銷浙江、廣東等地。明月鎮擁有中國鞭炮業三強之一的神馬花炮有限公司,年產量80萬箱,產值8000萬元,產品遠銷歐、美、日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明月鎮礦產資源豐富,有無煙煤、矽火泥、陶泥、紅顏料石等,其中尤以煤礦資源豐富,有開採量10萬噸/年,能開採100年的煤礦儲存量;還有取之不盡的石灰石英鐘原材料。.
明月鎮(湖南省醴陵市)

基本規劃

明月鎮的鎮上基本都是沿街建築,二至三層,高的有五層,一般一樓是鋪面,樓上住人。一條長長的直筒子形的街道,。商鋪里有賣日雜貨的,有做窗簾的,有開理髮店的,也有網咖、旅館等等。在鎮中心裏面,有一個大的農貿菜市場。這裡還是沿續了過去的趕集的做法,每逢集日,農貿市場就人山人海,四里八村的人都到鎮上趕集。集上都是農副產品,土特產,也有的服裝以及小電器用品等。明月鎮是典型一個農業村鎮。
大障鎮大障鎮
在城鎮建設上,大障鎮銳意進取,現有工業品市場正籌建開發。現準備建設工業品交易大樓,能容納攤位500多個,交易額預計可達5000萬元,是該鎮最繁華最理想的經商重地。

遠教興鎮

學以致用是遠程教育工作的落腳點,湖南醴陵市大障鎮在抓好學習培訓的基礎上,注重將遠程教育工作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充分發揮遠教效用,遠教學用效果再顯新的起色。
一是先進性教育的新平台。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遠程教育為先教活動的開展搭建了良好平台。遠教辦與先教辦聯合,與黨校、農辦、司法、國土、計生等部門,將黨建知識、政策法規、農業科技知識等編印成冊,下發到各村黨組織和各遠程教育站點,滿足當前農村黨員學習、生產、生活的需要。各遠教站點利用網路優勢,加大了對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基層黨組織的宣傳,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黨員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新農村建設的新動力。在方興未艾的新農村建設中,遠程教育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大障鎮雙橋村利用村遠教站點為外出務工黨員和本村籍知名人士立檔,建立“鄉情站點”。今年,在村道路建設大會戰中,多名在外人士捐資4萬多元修建村級水泥路,既聚人心又濃鄉情。
三是農民致富的新視野。遠程教育站點為廣大農民民眾提供信息傳遞,拓寬致富門路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得到彰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