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漢語詞語)

明智(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智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míng zhì,指通達事理,有遠見,明智的選擇。語出宋·王安石陸忠州》詩:“英英陸忠州,學問輔明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智
  • 外文名:sagacious;sensible;wise
  • 釋義:指通達事理,有遠見
  • 注音:  ㄇㄧㄥˊ ㄓㄧˋ
  • 拼音:  míng zhì
  • 邊旁:— |丿\
基本解釋,反義詞,同義詞,引證詳解,

基本解釋

觀察敏銳而判斷正確;領悟恰當中肯之點和重要之點的能力
明智的態度
明智之舉

反義詞

愚蠢、愚昧、愚鈍

同義詞

理智、 聰明

引證詳解

  1. 懂事理;有遠見;想得周到。
    ①《墨子·耕柱》:“鬼神孰與聖人明智?”
    ②宋·王安石《陸忠州》詩:“英英陸忠州,學問輔明智。”
    ·侯方域《謝安論》:“顧可以見天下之幾微者,識也。而天下之大,有非明智之所能盡,則識於是乎窮。”
    沙汀《祖父的故事·模範縣長》:“我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辦法,雖然也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
  2. 亦指明智的人。
    ①《楚辭·劉向<九嘆·愍命>》:“親忠正之悃誠兮,招貞良與明智。”王逸註:“招致幽隱明智之人。”
    ②漢·誼《過秦論》:“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③《後漢書·班固傳上》:“期於總覽賢才,收集明智,為國得人,以寧本朝。”
    ④《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四回:“闔閭曰:‘慶忌明智之人,招納四方亡命,豈肯輕信國中之客,而近子哉?’”
    ⑤清·田蘭芳《敘袁仲方甲子秋冬詩》:“俾我子若孫他時見之,其祖父之人、之文、之遇如在目前。不啻歸先軫之元也,亦不負與明智之士為友矣。”
  3. 明白自我,了解他人。《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春秋時期 ·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