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唐寅高士圖

明唐寅高士圖

《明唐寅高士圖》是明代時期唐寅畫家創作的一幅紙本水墨畫。

本幅起首,繪童子拱手侍立,圓凳旁之地面,鋪設有席,席上散置紙筆書硯等物。中段出現高士三人,相對暢談。背景畫樹石苔草,運筆條暢有力,濃淡交織,極為精彩。幅末設石桌,上置瓶爐,另一卷垂掛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唐寅高士圖
  • 創作年代:明代
  • 規格:23.7x195.8cm
  • 現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類別:中國古畫
  •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 作者:唐寅
簡介,作者簡介,

簡介

據唐光跋,原畫應有四段,分別臨法李公麟(1049-1106)、劉松年(12-13世紀間)、馬和之(約 1130-1180)、梁楷(13世紀前半)筆意。順治七年(1650)因遭火焚,僅餘最後一段法梁楷者。筆致草草,與唐寅「採蓮圖」卷(1520年作)相近,故歸為五十歲以後(1520-1523)所作。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明代畫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是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代四大家(吳門四家)。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從小聰明好學,詩文書畫,無一不精。29歲時,他考中應天府(今南京)鄉試第一名解元,自詡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會試中,因好友科舉舞弊案的牽連,被捕入獄,從此功名斷絕。出獄後,唐伯虎性情大變,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終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長畫山水、人物、花鳥等。他的山水畫師法周臣、李唐、劉松年,風格秀逸清俊,筆墨細秀,布局疏朗。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多以仕女和歷史故事為題材,色彩或艷麗或清雅,線條清細,體態優美。花鳥畫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長於水墨寫意。傳世畫作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秋風紈扇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