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奴隸制社會比較研究

早期奴隸制社會比較研究

《早期奴隸制社會比較研究》是2000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慶鈞、廖學盛。

基本介紹

  • 書名:早期奴隸制社會比較研究
  • 作者:胡慶鈞、廖學盛
  • ISBN:9787500418900
  • 頁數:850
  • 定價:98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1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用中國涼山彝族奴隸制的大量調查材料,比較研究歷史上的中外奴隸制,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19世紀正是利用了印度人、印第安人,以及亞歐各地原始居民的調查材料,才建立了公社學說、原始社會的學說、社會形態更替的學說等。而到了20世紀,大量的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的具體材料的出現,使得如何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與多樣性又發生了問題。

目錄

目 錄
前 言………………………………………………………………(胡慶鈞 著)(1)
第一編 綜合研究
第一章 奴隸占有制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 (胡慶鈞 周用宜 著) …(3)
第二章 從古希臘羅馬史看奴隸占有制社會的若干問題 (廖學盛 著) ……(12)
第一節 奴隸占有制社會是在原始社會瓦解的基礎上直接而且自然地產生的…(12)
第二節 國家的產生是奴隸占有制社會確立的標誌…………………………(13)
第三節 奴隸占有制社會的等級階級關係:自由民、奴隸主、奴隸;被保護民、
隸農與公民以及奴隸的異同…………………………………………(15)
第四節 早期奴隸占有制國家的發展趨勢:斯巴達、雅典、羅馬…………(19)
第三章 關於奴隸制社會的若干札記 (周怡天著)……………………………(23)
第一節 馬克思論作為歷史發展階段之一的奴隸制生產方式
(兼釋“亞細亞生產方式”)…………………………………………(23)
第二節 青銅器時代的生產力水平與早期奴隸制社會………………………(25)
第三節 關於奴隸階段與奴隸等級……………………………………………(27)
第四章 早期奴隸占有制下的等級結構 (胡慶鈞著)…………………………(44)
第一節 貴族自由民……………………………………………………………(44)
第二節 古典奴隸與授產奴隸…………………………………………………(50)
第三節 從被釋奴隸到被保護的平民…………………………………………(55)
第五章 奴隸與農奴糾葛的由來與發展 (胡慶鈞著)…………………………(61)
第一節 早期奴隸占有制等級結構下的家內奴隸……………………………(61)
第二節 授產奴隸或分居奴隸…………………………………………………(63)
第三節 從被釋奴隸到被保護的平民…………………………………………(67)
第四節 不是農奴的外來者……………………………………………………(69)
第二編 專題研究
商人奴隸制研究 (彭邦炯 宋鎮豪著)
第一章 商人的早期史跡和反映的社會狀況 (彭邦炯著)……………………(75)
第一節 商族人的早期歷史和史跡……………………………………………(76)
一、商族的起源與契的事跡…………………………………………………(76)
二、昭明、相土、曹圉與冥…………………………………………………(78)
三、王亥、上甲與三報………………………………………………………(79)
四、示壬、示癸與湯始居毫的事跡…………………………………………(80)
第二節 早期史跡所反映的商族早期社會狀況………………………………(82)
一、早期歷史的自然分段……………………………………………………(82)
二、各階段反映的社會婚姻制度與家庭形態………………………………(85)
三、各段反映的社會經濟背景………………………………………………(87)
第二章 商人國家的誕生和鞏固 (彭邦炯著)…………………………………(89)
第一節 國家誕生前夕的商族人………………………………………………(89)
一、湯始居亳作《帝誥》……………………………………………………(89)
二、湯“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90)
三、《湯誓》反映的變化 ……………………………………………………(91)
第二節 夏的衰亡和湯“踐天子位”…………………………………………(93)
一、夏王朝的衰敗……………………………………………………………(94)
二、成湯伐夏“踐天子位”…………………………………………………(95)
第三節 作“明居”按地域劃分居民…………………………………………(96)
第四節 新國家的完善和鞏固…………………………………………………(98)
第三章 商王國的奴隸主統治階級與奴隸 (彭邦炯著)………………………(101)
第一節 奴隸主統治階級………………………………………………………(101)
一、奴隸主階級的最上層——王與王室貴族………………………………(101)
二、官吏——奴隸主階級的骨幹……………………………………………(104)
第二節 商王國的奴隸階級……………………………………………………(109)
一、羌、臣、奚、屯…………………………………………………………(109)
二、仆、宰、芻、工…………………………………………………………(116)
三、妾、*[妾+又]、*[妾+卩]、*[妾+卑]…………………………………(124)
四、關於艮和垂………………………………………………………………(126)
第四章 商王國中的眾人 (彭邦炯著)…………………………………………(129)
第一節 眾人的來歷和演變……………………………………………………(129)
第二節 眾人的族氏組織與隸屬關係…………………………………………(131)
第三節 眾人的繁重負擔………………………………………………………(133)
一、眾人的兵役負擔 ………………………………………………………(134)
二、眾人的力役負擔 ………………………………………………………(135)
三、狩獵和其他雜役 ………………………………………………………(136)
第四節 眾人的人身權利………………………………………………………(138)
第五節 眾人的反抗與被鎮壓…………………………………………………(139)
第五章 商王國的土地關係 (彭邦炯著)………………………………………(142)
第一節 王(國)有土地的形成和表現…………………………………………(142)
第二節 王室直屬田邑與諸侯擁有的土地……………………………………(145)
一、王的直屬田邑——王土上的王土 ……………………………………(145)
二、諸侯貴族擁有的土地……………………………………………………(147)
三、諸侯貴族擁有土地的屬性………………………………………………(148)
第三節 村邑及其成員的土地…………………………………………………(149)
第四節 以土地為基礎的“貢”與“助”……………………………………(152)
一、商王國的“助”……………………………………………………………(152)
二、商王國的“貢賦” ………………………………………………………(154)
附表:卜辭所見貢納例表 ……………………………………………………(158)
卜辭所見貢納例表二 …………………………………………………(164)
第六章 商王朝的國土經緯 (宋鎮豪著)………………………………………(168)
第一節 “體國經野”的國土意識……………………………………………(168)
第二節 商王畿區界說…………………………………………………………(169)
一、商畿邑、郊、鄙、奠的政治區劃………………………………………(169)
二、商畿的地域範圍 ………………………………………………………(170)
第三節 商國的政治疆域——“四土”………………………………………(172)
第四節 商國的行政體制及周邊“四至”……………………………………(173)
第七章 商代“邑”制 (宋鎮豪著)……………………………………………(176)
第一節 度地制邑和“邑人”的社會構成……………………………………(176)
第二節 邑的規模和性質類別…………………………………………………(177)
第三節 邑的規劃形態…………………………………………………………(179)
一、組合有序的宮室和宅落…………………………………………………(179)
二、“政教合一”的祭所之設………………………………………………(180)
三、分片分等級的族居形式…………………………………………………(182)
四、多類型的墓地配屬………………………………………………………(183)
第八章 商代法律制度 (宋鎮豪著)……………………………………………(186)
第一節 夏代奴隸制國家法律——“禹刑”…………………………………(186)
第二節 商代立法活動…………………………………………………………(187)
第三節 商代的“官刑”………………………………………………………(188)
第四節 “民法”及司法程式…………………………………………………(188)
第五節 刑法罪名………………………………………………………………(189)
第六節 軍事法——“師律”…………………………………………………(191)
第七節 刑罰種類………………………………………………………………(191)
一、死刑………………………………………………………………………(192)
二、肉刑………………………………………………………………………(192)
三、徒刑………………………………………………………………………(193)
第九章 商代軍事制度 (宋鎮豪著)……………………………………………(196)
第一節 武裝力量體制…………………………………………………………(196)
第二節 兵種及軍隊組織編制…………………………………………………(198)
一、車兵和騎兵………………………………………………………………(198)
二、步兵軍行及軍隊組織編制………………………………………………(200)
三、舟兵………………………………………………………………………(202)
第三節 兵農合一的“族兵”…………………………………………………(203)
第四節 軍事訓練………………………………………………………………(206)
第三編 專題研究
希臘荷馬時代(胡慶鈞 執筆)
第一章 等級關係…………………………………………………………………(211)
第一節 貴族自由民……………………………………………………………(211)
第二節 奴隸……………………………………………………………………(214)
第三節 奴隸的兩種類型——從物化奴隸到授產奴隸………………………(219)
第四節 平民……………………………………………………………………(221)
第五節 階級矛盾與階級調和…………………………………………………(224)
第六節 土地私有………………………………………………………………(227)
第二章 政治組織…………………………………………………………………(229)
第一節 關於巴賽勒斯的地位及繼承問題……………………………………(229)
第二節 最大的巴賽勒斯——阿伽門農王……………………………………(231)
第三節 阿希列於斯與阿伽門農王的衝突與和解……………………………(233)
第四節 阿伽門農王與其餘氏族部落首領……………………………………(236)
第五節 關於巴賽勒斯的性質問題……………………………………………(237)
第六節 氏族貴族議事會………………………………………………………(242)
第七節 氏族貴族議事會與酋長會議問題……………………………………(244)
第八節 人民大會………………………………………………………………(245)
第九節 刑罰……………………………………………………………………(250)
第三章 部落戰爭…………………………………………………………………(253)
第一節 戰爭的起因與戰鬥隊伍的組織………………………………………(254)
第二節 武器與武裝……………………………………………………………(255)
第三節 戰略與戰術……………………………………………………………(258)
第四節 英雄人物的作用………………………………………………………(261)
第五節 戰爭的結局與戰利品的分配…………………………………………(263)
第四章 婚姻與家庭………………………………………………………………(267)
第一節 父系氏族等級內婚制…………………………………………………(267)
第二節 男性中心、夫權與父權………………………………………………(268)
第三節 關於對婦女的約束問題………………………………………………(271)
第四節 男女之間的不平等……………………………………………………(274)
第五節 聘禮、嫁奩及其他……………………………………………………(278)
第六節 婦女的命運、地位與老人的處境……………………………………(281)
第五章 意識形態…………………………………………………………………(286)
第一節 與宗教神學緊密結合的唯心主義……………………………………(286)
第二節 樸素唯物主義…………………………………………………………(288)
第三節 道德規範………………………………………………………………(290)
第四節 歌舞及其他……………………………………………………………(291)
第五節 自然崇拜………………………………………………………………(293)
第六節 獻神規矩………………………………………………………………(296)
第七節 鬼魂崇拜………………………………………………………………(298)
第八節 占卜……………………………………………………………………(300)
第六章 社會生產力………………………………………………………………(302)
第一節 農業……………………………………………………………………(303)
第二節 畜牧……………………………………………………………………(305)
第三節 狩獵……………………………………………………………………(306)
第四節 手工業…………………………………………………………………(307)
第五節 城市的繁榮與發展……………………………………………………(3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