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鄉(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下轄鄉)

新洲鄉(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洲鄉位於安徽省安慶迎江區東南部長江沖積洲上,四面環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洲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
  • 面積:54.04平方千米 
  • 人口:2481人(2017) 
基本情況,發展思路,項目籌劃,計畫目標,

基本情況

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
新洲鄉位於安慶迎江區東南部長江沖積洲上,四面環江。西北距安慶市15公里,東南距池州市25公里,西南與東至大渡口鎮隔江相望,地理環境較為獨特。全鄉總面積54.04平方千米,由永樂圩、東三灘圩、新生洲、大沙包及所屬長江水域組成。其中內圩面積16.4平方公里,外灘面積21.46平方公里,長江水域面積12.24平方公里。全鄉土地種類較為豐富,其中耕地1.4萬畝,湖泊1500畝。濕地2190畝,沙灘10000畝(高程6米以上)。林地25000多畝。全鄉氣候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氣候溫和濕潤,雨量適中(多年平均降雨量1374.9毫米),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土地的多樣性及良好的氣候環境,適宜於多種植物生長及野生鳥類繁殖,每至春夏季節,鳥語花香,氣候宜人,行人流連忘返。
圩堤基本概況
新洲出水於清道光年間,四面濱江,潮落即洲,潮漲即江,名曰江心洲。在鹹豐年間,地勢逐漸增高,至同治年未和光緒年間開始有附近洲民開墾種植,宣統初年至1914年由桐城(現屬於樅陽縣)望族連城張後裔子孫張瀛洲、張瀛海兄弟二人帶領鄉民十年如一日籌資築成。張瀛洲在圩堤成功之時欣然命名為永樂圩,寓意永保平安、百姓安樂。1949年解放以後,更名為新洲鄉。1976年築東三灘,如今,經全鄉人民多年來大興水利,永樂圩堤全長已達15721米,高程19.5-21米(吳淞),堤頂寬6-8米,東三灘圩全長4850米,堤頂高程18.50米,堤頂寬度4-6米。永樂圩防洪達到五十年一遇標準,成功抵禦了98、99年54型特大洪水侵襲而未潰圩。鄉黨委、政府不斷爭取各項資金投入,不斷提高圩堤防洪能力。
新洲全貌
在平面圖上看,就像一片樹葉,東西向狹長、南北向扁窄,更像一葉小舟。內圩地勢西高東低,西側地面高程16米,依次向東遞減,東側地面高程14米。圩內東西向分布著三條水系:南八號套,面積150畝,西寬50米,長2000米;中有七號套,面積450畝,全長4000米,平均寬度75米,口面最寬段達110餘米;北有二號套,長1000米,面積50畝,平均寬度35米。三大水系同星羅棋布的當家塘相連,匯經七號套,並通過新洲電力排灌站同長江相通。在排澇方面:新洲電力排灌站位於永樂圩東側,七號套末端,配有155千瓦電機6台套,設計排水流量12立方米/秒,實際排水流量約為9立方米/秒,排水模已達0.9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即十年一遇最大降雨量180mm並形成徑流,兩天就可排出。東三灘圩配有55千瓦電機2台套,設計流量2立方米/秒,實際流量1.2立方米/秒;排水模0.6立方米/秒·平方公里,在抗旱方面建有固定抗旱站13(需要修改嗎)座總裝機計211(需要修改嗎)千瓦,全鄉抗旱、排澇能力較強。可保證60天無雨不旱,3天降雨180毫米不澇。
全鄉社會經濟狀況
全鄉現有5個村民委員會,7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81人(2017)。經濟以種植業、鄉鎮企業為主,主要種植業有棉花、油菜、蔬菜。近年來,還引進種植甜碗豆、菜芯、荷仁豆2000多畝,全部出口日本,經濟效益好,發展勢頭較強。外灘以種植速生意楊為主,現有林地面積25000多畝,總數一百多萬株。林木蓄積量達數十萬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外灘。鄉鎮企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軋花廠(已拍賣)、植物油廠、水運公司、火柴廠、膠合板廠、新洲建司(已改制)和6家木材半成品加工廠。全鄉2007年實現社會總產值3.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65元。
交通概況
由於四面環江,全鄉對外交通全部依靠水運,全鄉共有4道航線7個渡口,客運渡船3艘,汽車輪渡2艘(安徽公路103號14車位,225客位;安慶客渡088號6車位,10客位),客運中巴車5輛。對內交通道路四通八達,近50公里的三橫三縱交通網分布全鄉,三橫即南木渡口至東三灘碼頭(即柏油路,即將動工改建為水泥路,主幹道6米寬),南木村至康寧村(水泥路)、永存村至天然國小(水泥路);三縱即中學至牛頭山渡口(水泥路),鄉政府至康寧村(水泥路),天然村至六號站砂石路。同時,諸多林間小道與三橫三縱相連並形成網路,延伸至全鄉各個角落。
電力、電信及供水
新洲現有兩條從殷家匯11萬伏變壓所接出的1.0萬伏電力進線,其中一條鋪設於1974年1萬伏油浸式過江電纜,另一條是2003年鋪設的1萬伏乾質銅芯過江備用電纜,兩條線路保證了全鄉供電安全。電信設施先進,全鄉已安裝了程控電話近2000門。移動、聯通公司均建設了機站。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生產生活用水安全衛生。1998年興建的自來水廠經改造擴容日產已達2000噸,安裝用戶已達2200戶。水質各項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指標。
特色農產品
新洲的特色農產品如花生、野生藜蒿、蘆柴筍、長江野生水產及生態放養畜禽以其環保、美味聞名於安慶及周邊城市。
人文概況
新洲鄉均為外來移民,其祖先大部分由桐城、潛山、懷寧、樅陽遷入,深受桐懷文化影響。民風純樸,社會治安狀況良好,從未發生惡性刑事案件,從2006年到2008連續被安慶市評為“平安鄉鎮”和“無毒鄉鎮”。有新洲籍研究生以上學歷20多人,其中出國留學 7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20餘人,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隨著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自發組建了民間劇團、民間舞龍隊等民間藝術團體,文化娛樂活動十分活躍。

發展思路

在安慶市新一輪總體規劃中,安慶市被定性為“長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工貿港口,交通樞紐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並且在這一輪規劃中,特彆強調新洲作為“生態建設功能區和安慶市後花園”。根據這個總體規劃,該鄉申報“省級環保生態示範鄉”,已獲市政府批准,並已轉報省政府待批,2007年被迎江區定為五大功能區之一(現代農業開發區)。現代農業示範園項目已被國家發改委批准實施,首批啟動資金已撥付到位。全鄉圍繞生態建設的總體規劃已經出台,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思路及發展方向。即與有實力的公司合作開發,將新洲建設成為宜居宜游的綠色天堂,並使之融入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旅遊鏈。為安慶及周邊城市的居民提供一個休閒、度假、娛樂、療養的生態聖地。

項目籌劃

土地開發整理
項目簡介:新洲鄉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工程建設規模為1275.44公頃,項目總投資為2238.8萬元,平均每公頃投資1.755萬元。項目計畫2年內實施完成。工期從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跨叄個年度。土地整理總面積1275.44公頃,經整理後新增耕地65.34公頃,占項目區土地整理總面積的5.12%;通過對項目區原有田塊進行合理規劃和平整,完善田間水利設施和交通系統,新建並改造灌排系統,使灌溉保證率達到85%。項目實施後達到改進農業生產條件,改善生態環境,成為渠相通、旱能澆、澇能排、基礎設施完備,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益的現代農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生產經營模式,改良耕作生產方式,可更加充分地發揮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蔬菜基地
項目簡介:規劃建設1650畝蔬菜基地,計畫3年分步實施,主要分布在全鄉各村。該鄉各類蔬菜基地建設2008年新增800畝,2009年新增550畝,2010年新增300畝,正在與農民協商轉包事宜。
生態旅遊示範項目
項目簡介:安慶市生態旅遊農業示範項目建設面積1600畝,分為四個功能區,即花卉苗木觀光區,面積100畝,設施農業栽培及採摘區,面積1000畝,教育園區,面積50畝,特色水產養殖區,面積450畝。農家樂一條街100戶。

計畫目標

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確定的目標,強力推進現代農業、生態農業旅遊項目的發展。下力氣抓好基礎設施、服務環境、社會治安、社會風尚建設,全面提高新洲軟硬體整體水平。為此我們將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進一步加快新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新洲交通、衛生水平;進一步加大社會治安治理力度,提高新洲安全水平;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新洲環保水平;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新洲文明水平。
2、加大跑省跑部力度,力爭將新洲圩堤建設納入國圩建設範疇。進一步提高圩堤建設力度,確保圩堤安全萬無一失。
3、利用項目資金和各項政策支持,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加快新洲開發建設力度和速度。力爭早日完成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示範項目。
4、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推介作用,提升新洲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新洲觀光休閒度假療養。
5、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和教育,提高農民的素質和接待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