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紅色旅遊公路

新洲紅色旅遊公路

新洲紅色旅遊公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是武漢市新洲區委、區政府2014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全長26.617公里,是新洲聯繫麻城團風等周邊縣市紅色旅遊區域的重要通道。該線路自106國道新洲和黃岡團風縣交界處向東,連線貫通新洲區問津書院道觀河將軍山等多處紅色遺蹟和綠色生態、禪宗文化旅遊景點景區,惠及整個東部地區人民民眾。該公路設計車速60KM/H及30KM/H。雙向兩車道,路基寬度9.0米,行車道寬7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洲紅色旅遊公路
  • 別名:新洲紅色旅遊通道
  • 設計等級:二級公路
  • 設計標準:山嶺重丘區標準
  • 設計車速:60KM/H及30KM/H
  • 車道:雙向
  • 路基寬度:9.0米
  • 行車道寬度:7米
  • 全長:26.617公里
  • 建設時間:2014年
  • 投資總金額:1.6億元
工程介紹,基本信息,建設意義,建設情況,建設中,貫通,難點,工程特色,

工程介紹

基本信息

新洲紅色旅遊公路工程是武漢市新洲區委、區政府2014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全長26.617公里,是新洲聯繫麻城團風等周邊縣市紅色旅遊區域的重要通道。該線路自106國道新洲和黃岡團風縣交界處向東,連線貫通新洲區問津書院道觀河將軍山等多處紅色遺蹟和綠色生態、禪宗文化旅遊景點景區,惠及整個東部地區人民民眾。工程建安費投資5330萬元,設計等級為二級公路,山嶺重丘區標準。設計車速60KM/H及30KM/H。雙向兩車道,路基寬度9.0米,行車道寬7米。

建設意義

新洲紅色旅遊公路既是解決新洲區東部山區人民民眾出行實際困難的一條公路,又是體現新洲紅色旅遊景點特色的一條生態公路。該項目的建設對促進新洲區旅遊業發展,改善山區民眾交通條件,提高公路服務水平和通行能力的意義深遠。

建設情況

建設中

連日來,全長21.5公里的新洲紅色旅遊公路施工正如火如荼進行。
新洲紅色旅遊公路既是解決新洲區東部山區人民民眾出行實際困難的一條公路,又是體現新洲紅色旅遊景點特色的一條生態公路。該項目的建設對促進新洲區旅遊業發展,改善山區民眾交通條件,提高公路服務水平和通行能力的意義深遠。
該工程由新洲區公路局承建。改建工程注重統籌安排,分步實施,在加快進度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截至目前,已完成兩基層穩定土拌和站點的設立,完成K17+900-K23+400段路床調平、路面下基層攤鋪;完成孔子河段基層穩定土拌合站安裝調試工作、備料16000噸;完成K17+900—K2+980路床調平工作,完成底基層試驗路段攤鋪300米。兩套路面作業隊同時進行施工,工程建設正緊張有序地推進中,計畫9月5日前全面建成通車。

貫通

2014年10月27日,串起六個景點的新洲紅色旅遊公路貫通。
這條新建公路穿越新四軍曾經長期戰鬥過的鄂東大別山區,一路串起千年問津書院少潭河大霧山獅子岩、城樓寨和道觀河景區等六個景點,沿線自然和人文景觀宜人,同時,該路解決了新洲東部山區近20萬民眾的出行困難。
據悉,該旅遊線路起於該區辛沖鎮馮畈村,向東穿越新洲東部大別山區,止於道觀河風景區石寨村,全長27.5公里,路寬7.5~9米,為山區二級公路,設計時速60公里,總投資1.6億元。

難點

該項目處於山嶺中丘區,施工路段完全處於峽谷中,路面縱坡大、道路急彎多,對作業人員、施工運輸車輛機械安全都帶來嚴峻的考驗,是新洲區近30年公路建設史上施工環境最惡劣的一條路。面對工程工期緊、施工環境惡劣、資金缺等困難,紅色旅遊公路建設指揮部在區交通運輸局黨組的領導下,科學部署,精心安排,保進度,保質量,保全全,強力推進工程建設。為配合9月28日祭孔活動,指揮部一班人長期駐守指揮部,以工地為家,奮戰在施工一線,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於工程建設中,優質高效完成工程任務,向黨和新洲人民交出一份圓滿的答卷。

工程特色

武漢市新洲區在紅色旅遊通道沿線,種植了80餘畝格桑花。數千市民趕往新洲區舊街的紅色旅遊線路,去觀賞青藏高原的特色之花——格桑花。五顏六色的格桑花迎風招展,令人賞心悅目。格桑花原產於藏區高原,被視為愛與吉祥的象徵。由於適應性極強,近年來內陸地區也紛紛引種。
路人人人觀賞格桑花路人人人觀賞格桑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