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縣博物館

新幹縣博物館

2003年6月,新幹縣博物館建成開館,該館占地面積82畝,主館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館舍造型為出土青銅器臥虎方鼎型。正面大門兩邊飾以獸面紋壁圖,邊柱裝飾有乳丁紋。鼎足上立伏鳥雙尾虎,館上方以四根斜梁擎起雙面神人像的羊角,並豎有一神人像的圓形管插,標誌著天圓地方,吉祥如意。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幹縣博物館
  • 外文名稱:Xingan museum
  • 類別:歷史類
  • 地點:江西省新幹縣環城南路10號
  • 開放時間:淡季9:00~16:00 旺季8:30~16:30
  • 館藏精品:側身羽神人玉飾
  • 票價:免費
  • 開館時間:2003年6月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館藏文物,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新乾商代大墓位於大洋洲鎮程家村委會的澇背沙洲上,迄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了。該墓葬發現於1989年9月20日,當時民眾正在沙洲上取土堆固贛江堤,無意中挖出了幾件青銅器,得到訊息後,縣裡及時採取了保護措施,並由省考古工作隊來到大洋洲進行了為期1個多月的科學發掘。
大墓出土文物十分豐富,有青銅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356件,其中以青銅器特引人注目,其數量之多、紋飾之美,造型之奇,鑄工之精,不僅在南方地區,就是在全國也是罕見的。新乾商代大墓被評為國家“七五”期間十大考古發現和“20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2003年6月,在大墓墓址旁建成新幹縣博物館。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建築布局

2003年6月,新乾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建成開館,該館占地面積82畝,主館建築面積1580平方米,館舍造型為出土青銅器臥虎方鼎型。正面大門兩邊飾以獸面紋壁圖,邊柱裝飾有乳丁紋。鼎足上立伏鳥雙尾虎,館上方以四根斜梁擎起雙面神人像的羊角,並豎有一神人像的圓形管插,標誌著天圓地方,吉祥如意。走進館內,立有一座石形門洞,上臥一隻威風凜凜的老虎,門洞題刻為“虎踞南國”,突出了新乾商代大墓出土文物中蘊含的地方文化特色。展覽共有六大部分。

館藏文物

2003年6月,在大墓墓址旁建成新乾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展覽分為六個部分,即“器以藏禮——青銅禮器”、“兵戎征伐——青銅兵器”、“漁樵耕織——青銅農具、工具、陶瓷器”、“獰厲之美——美石玉器”、“天人合一——青銅神器”和“王氣南來——青銅器綜合”。
伏鳥雙尾虎:長53.5、高25.5厘米、重6.2千克。形類虎尊,坦腹、底不連,內空。虎身體龐大,怒目猙獰,虎視眈眈,作半起欲奔之勢。
四足銅甑 :通高105、甑口徑61.2、鬲高39.5厘米,重78.5千克。為甑、鬲連體式。甑為盤口,立耳,斜腹,箅已失,但有箅托一周。口沿外側飾斜角式雷紋。通體飾牛首紋四組。
雙面神人頭像:通高53、角距38.5厘米,重4.1千克。扁平,雙面人頭形,上寬下窄,中空。方銎。形象猙獰、恐怖、詭怪。
側身羽神人玉飾:通高11.5、身高8.7、背厚1.4、胸厚0.8厘米。呈棗紅色,純潤無瑕,屬青田玉。用圓雕加浮雕琢成,作側身蹲坐狀,兩側面對稱,“臣”字目。在腰背與臀部刻出鱗片紋,兩側及腿部用圓雕技法雕出羽翼。鏈環與羽神人為同一塊玉料雕成。

參觀信息

新幹縣博物館位於江西省新幹縣濱陽路。
開放時間:淡季9:00~16:00 旺季8:30~16:3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